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中医药重点研究计划

作品数:495 被引量:3,317H指数:22
相关作者:王万铁王真陈芝芸丁志山严茂祥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1篇细胞
  • 54篇中医
  • 28篇中药
  • 24篇蛋白
  • 23篇肿瘤
  • 22篇慢性
  • 20篇益气
  • 19篇综合征
  • 18篇动脉
  • 18篇小鼠
  • 18篇疗效
  • 17篇低氧
  • 17篇肠癌
  • 16篇中医药
  • 16篇胃癌
  • 16篇骨质
  • 16篇骨质疏松
  • 14篇血管
  • 14篇阻塞性
  • 13篇血清

机构

  • 245篇浙江中医药大...
  • 71篇浙江省中医院
  • 61篇浙江中医药大...
  • 34篇浙江省立同德...
  • 3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7篇浙江大学
  • 26篇浙江省肿瘤医...
  • 2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4篇浙江省人民医...
  • 1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3篇杭州市第三人...
  • 11篇温州医学院
  • 1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1篇浙江医院
  • 1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0篇丽水市中医院
  • 9篇浙江省中医药...
  • 9篇温州市人民医...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4篇王万铁
  • 15篇王真
  • 15篇陈芝芸
  • 14篇严茂祥
  • 14篇季聪华
  • 14篇丁志山
  • 13篇郭勇
  • 12篇尹华
  • 11篇许爱娥
  • 10篇章建华
  • 10篇蒋福升
  • 10篇童培建
  • 9篇王均炉
  • 9篇曹岗
  • 9篇刘忠达
  • 9篇张尊敬
  • 9篇毛威
  • 7篇王坤根
  • 7篇杨珺超
  • 7篇虞彬艳

传媒

  • 59篇中华中医药学...
  • 35篇中华中医药杂...
  • 29篇浙江中医药大...
  • 22篇浙江中医杂志
  • 16篇浙江中西医结...
  • 15篇浙江临床医学
  • 14篇中国现代医生
  • 13篇中国药学杂志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0篇中国中医药科...
  • 10篇中国现代应用...
  • 10篇新中医
  • 8篇中医杂志
  • 7篇中国应用生理...
  • 6篇中医文献杂志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医学研究杂志
  • 5篇中成药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9篇2023
  • 28篇2022
  • 29篇2021
  • 28篇2020
  • 29篇2019
  • 39篇2018
  • 35篇2017
  • 44篇2016
  • 31篇2015
  • 41篇2014
  • 39篇2013
  • 43篇2012
  • 37篇2011
  • 18篇2010
  • 16篇2009
  • 17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4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郁胶囊对小鼠抑郁症模型的影响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研究苏郁胶囊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应激,利血平所致小鼠行为学缺损、体温下降及眼脸下垂,小鼠慢性应激孤养等抑郁模型,观察苏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结果:苏郁胶囊能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P<0.001)及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剂量为5.7 g·kg-1时,作用最佳;苏郁胶囊具有拮抗利血平致小鼠体温降低(P<0.001)及小鼠眼睑下垂作用(P<0.01),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苏郁胶囊高、中剂量(22.8,11.4 g·kg-1)能明显改善利血平致小鼠行为学缺损(P<0.05);苏郁胶囊能显著增加慢性应激孤养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NA,5-HT)及其代谢物(5-HIAA)含量(P<0.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苏郁胶囊具有一定的抗小鼠实验性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钟晓明毛庆秋黄真魏佳平
关键词:抗抑郁小鼠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术围术期脑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的脑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选择脑瘤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选取双侧合谷、曲池和足三里、三阴交两组穴位,用HANS穴位刺激仪从麻醉前30min开始实施TAES至术毕,刺激频率2/100HZ,强度8~12mA。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维库溴胺维持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颅内操作60min(T1)、术毕(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颈内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ET水平在T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GRP水平在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IL-6在T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在T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在T1、T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S可以调控CGRP/ET,使脑组织微循环得以改善,还可能通过调节IL-6水平而降低其介导的促炎性反应,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等,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王均炉任秋生沈财成谢文霞郑瑞献倪剑武
关键词:颅脑手术经皮穴位电刺激生物活性物质
不同浓度南葶苈子水提液对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南葶苈子水提液在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模型组(HF group)、南葶苈子-5 g/kg组(HF+DS-A 5 g/kg group)和南葶苈子-10 g/kg组(HF+DS-A 10 g/kg group)。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术制作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除外)。4周后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检测心功能、HE染色和电镜观察心室重构;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模型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明显增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南葶苈子-5 g/kg组及南葶苈子-10 g/kg组LVPWd均明显偏低,而LVEF、FS显著增加(P<0.05);南葶苈子-5 g/kg组及南葶苈子-10 g/kg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左室收缩末压力(LVESP)指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南葶苈子-5 g/kg组及南葶苈子-10 g/kg组大鼠的LVEDP和LVESP指标显著降低(P<0.05);南葶苈子-10 g/kg组LVEDP与LVESP的值相较南葶苈子-5 g/kg组偏低,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发现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致密;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切片见心肌细胞肥大且排列错乱,细胞间隙增大;南葶苈子-5 g/kg组和南葶苈子-10 g/kg组心肌细胞肥大不明显,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电镜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心肌纤维组织排列规则,线粒体嵴致密有序。模型组心肌纤维紊乱;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在南葶苈子-5 g/kg组及南葶苈子-10 g/kg组中,心肌细胞轻度肿胀,膜结构较清晰,肌原纤维排列较整齐,线粒体轻度肿胀。TUNEL染色法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南葶苈子-5 g/kg组及南葶苈子-10 g/kg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降低(P<0.05);南葶苈子-5 g/kg组与南葶苈子-10 g/kg组比较细胞凋亡数
董竹琴罗颖杨明孙志强林冬铭窦丽萍黄抒伟
关键词:南葶苈子心力衰竭心功能
痞痛舒降低内脏高敏感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痞痛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s,MC)活化、脊髓背角c-fo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痞痛舒低剂量组、痞痛舒中剂量组、痞痛舒高剂量组,以碘乙酰胺蔗糖法制作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28d,各组大鼠行胃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胃黏膜MC并计数,免疫组化检测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Real-time RT-PCR检测c-fos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1.模型组胃EMG振幅、胃组织黏膜MC数、脊髓背角c-fos蛋白、c-fos m 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E染色镜下观察胃组织未见明显炎症改变。2.与模型组相比,痞痛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MC数量明显减少(P<0.05),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痞痛舒高剂量组的大鼠脊髓背角c-fos蛋白及m 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痞痛舒中、高剂量组c-fos m RNA的表达、ERK1/2磷酸化水平低于模型组和痞痛舒低剂量组(P<0.05)。[结论]痞痛舒治疗FD的机制可能是抑制胃黏膜MC活化,减少末梢神经刺激,抑制c-fos表达和ERK磷酸化,降低中枢敏感,从而降低内脏高敏感。
智屹惠沈炜王坤根林友宝黄立权沈淑华孙洁蔡利军
关键词:FDC-FOSERK内脏高敏感经验方
苏郁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浆ACTH、皮质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苏郁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苏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2.8,11.4,5.7 g·kg-1)及氯米帕明组(0.02 g·kg-1)。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模型,造模同时各组ig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氯化钠溶液,qd,共21 d。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变化、糖水消耗量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ACTH和皮质醇含量;测定各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苏郁胶囊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明显加快(P<0.05),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苏郁胶囊3个剂量组的总液体消耗量及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高、中剂量组血浆中ACTH和皮质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脾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苏郁胶囊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内分泌异常改变及促进机体的免疫机能相关。
钟晓明毛庆秋黄真魏佳平梁泽华
关键词:抑郁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免疫功能
益骨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制备益骨口服液,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确定处方组成,拟定该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按醇提水沉法制成口服液,并分别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结果本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9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姚新苗黄绳武施昕磊万全庆吴刚
关键词:临床疗效
针刺人迎穴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针刺人迎穴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杭州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人迎穴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祛风解毒活络汤联合针刺人迎穴治疗。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水平;评价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血清SOD和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分级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人迎穴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血清MDA、SOD、NO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杨芳姚庆华
关键词:针刺人迎穴周围性面瘫
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转移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转移作用。方法将H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玉米油组,环磷酰胺组(40 mg/kg),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干预21 d后,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生长、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肿瘤远端肺及淋巴道转移灶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IL-6、IL-2、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玉米油组比较,多糖各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及抑制肿瘤远端肺转移和淋巴道转移能力增加(P<0.05,P<0.01),多糖高剂量组抑瘤率为43.07%,血清TNF-α、IL-2、IL-6、IFN-γ水平升高(P<0.05,P<0.01);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多糖各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升高(P<0.01)。HE染色显示,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均可见坏死区域,多糖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坏死现象更为明显。结论三叶青地上部分多糖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抑制肿瘤远端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坏死而发挥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转移作用。
王碧旭卢静静孙棱程雯周芳美朱炳祺丁志山
关键词:多糖醇提物H22荷瘤小鼠抑瘤抗转移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2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21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银杏叶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GbE进行干预;6周后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P21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21蛋白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应用不同剂量的GbE干预后,大鼠肝组织P21蛋白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鼠肝细胞凋亡与P21蛋白呈明显正相关(r=0.624,P<0.01)。结论:P21过表达有促进肝细胞凋亡的作用,GbE抗肝纤维化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下调P21蛋白表达水平,减少肝细胞凋亡有关。
何蓓晖陈瑜陈芝芸赵振中孟爱红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肝纤维化P21
降气化痰汤加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降气化痰汤加味联合比索洛尔对心血管神经症病人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评分、心电图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痰气交阻型心血管神经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抗焦虑治疗,观察组(61例)应用降气化痰汤加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治疗周期为12周。所有病人在开始治疗及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结束时),分别进行中医证候评分、HAMD-24评分、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评分、心电图、动态血压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2周后HAMD-24评分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医证候评分、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评分、心电图、动态血压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气化痰汤加味联合比索洛尔可以减轻心血管神经症痰气交阻型病人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HAMD-24评分,与抗抑郁药相似,而副反应少于抗抑郁药,同时可改善心电图及血压的异常。
吴力吴燕朱之清楼屹洪善贻
关键词:心血管神经症比索洛尔抗抑郁药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