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022094)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肖洪广高俊林勇平徐德意谢天赐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ARS冠状病毒S蛋白RBD片段抗原多肽的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的抗原优势表位,合成多肽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固相Fmoc法合成spike蛋白三条多肽CQ19、LV11、TY14,与KLH肽链结合,免疫小鼠。结果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KLH-CQ19、KLH-LV11和KLH-TY14三条多肽,用KLH-CQ19多肽片段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结论 KLH-CQ19片段免疫小鼠获得有效多克隆抗体,为SARS的抗体后续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 徐德意肖洪广高俊
-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RBD
- SARS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和鉴定
- 2007年
- 目的为了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和跨种属传播机制,从来源于人和果子狸的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基因中,克隆病毒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用PCR方法扩增RBD基因,先经T-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双酶切后进一步亚克隆至质粒pGEX-6p-3,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并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表达情况。结果扩增了RBD的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hsRBD和pGEX-6p-3-csRBD,RBD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良好的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000。结论本工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了两物种来源的SARS冠状病毒的RBD,两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配基受体结合实验,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及跨种属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 高俊肖洪广林勇平
- 关键词:SARS-COV融合蛋白表达
- RACE技术扩增及克隆中华菊头蝙蝠ACE2基因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中华菊头蝠体内扩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跨种属传播机制。方法利用基因的种属保守性分别设计用于扩增5’未端和3’端cDNA的引物,从中华菊头蝠小肠组织中提取总RNA,在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cDNA 5’端和3’端序列基础上,进一步PCR扩增ACE2开放阅读框并克隆到pcDNA3.1。结果成功获得了中华菊头蝠的ACE2基因全长序列,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ACE2。结论利用RACE技术扩增并构建了中华菊头蝙蝠的ACE2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及跨种属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 高俊徐霞肖洪广谢天赐林勇平
- 关键词:CDNA末端快速扩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