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0)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武陈斌王轩周为孙克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素血症
  • 2篇血症
  • 2篇源性
  • 2篇衰竭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 2篇内毒素血症
  • 2篇解毒
  • 2篇解毒化瘀
  • 2篇化瘀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 2篇肠源性
  • 2篇肠源性内毒素
  • 2篇肠源性内毒素...
  • 1篇瘀方
  • 1篇解毒化瘀方
  • 1篇解毒化瘀颗粒
  • 1篇化瘀方
  • 1篇SIGA

机构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周为
  • 2篇王轩
  • 2篇陈斌
  • 2篇李武
  • 1篇彭杰
  • 1篇苏煦初
  • 1篇孙克伟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温阳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动态观察温阳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ITEM)的影响。方法:将8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予乳果糖+三联活菌溶液)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实验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竭ITEM大鼠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小时后处死,其余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2小时、24小时各取10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转氨酶(ALT、AST)、肝组织病理学、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结果:模型组12小时时ALT和AST较正常组升高(P<0.05),24小时时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大面积坏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在造模后12小时各观察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造模后24小时两组ALT和AST、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肝组织病变减轻。结论:D-gal腹腔注射可建立大鼠肝衰竭ITEM模型,温阳解毒化瘀方可通过降低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减轻ITEM而达到抗肝衰竭的效应。
陈斌王轩李武周为
关键词: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动态观察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肠源性内毒血症(ITEM)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造肝衰竭ITEM模型;正常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小时后处死,余两组分别于造模后12、24小时各取10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大鼠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肠道sIgA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12小时时肠道sIgA下降,与给药前比较P<0.05;24小时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与给药前比较P<0.01;肝组织大面积坏死。实验组大鼠12小时时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小时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肠道sIgA分泌较模型组增多(P<0.05);肝组织病变减轻。结论:增加肠道sIgA分泌是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改善ITEM机制之一。
王轩陈斌彭杰苏煦初孙克伟李武周为
关键词: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