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50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尕藏尼玛洲塔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读音
  • 1篇仪式
  • 1篇正月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分析
  • 1篇字母
  • 1篇族群认同
  • 1篇献祭
  • 1篇供养
  • 1篇古音
  • 1篇法会
  • 1篇佛教
  • 1篇复建
  • 1篇CH
  • 1篇布施
  • 1篇藏传
  • 1篇藏传佛教
  • 1篇藏语
  • 1篇藏族
  • 1篇J

机构

  • 2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甘肃民族师范...

作者

  • 3篇尕藏尼玛
  • 1篇洲塔

传媒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乡土传统复建与边缘族群的认同策略——对“东纳拉卜则”祭场再造和仪式复原的人类学分析
2017年
全球化背景下,诸多文化事项表现在区域和族群间的差异正在缩小并趋于同一,并行且对立的另一种现实是,作为地方性知识表征的"乡土传统"却呈现复兴、重构和再造的态势。"山神祭祀"作为藏族祭祀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东纳藏族地区基本消匿。近年来,东纳藏族部落再造"山神祭场"并复兴祭祀仪式,不仅是族群成员对本土文化及价值观的自主性表达,同时也是面对群体"边缘化"处境的结构性需求。在必须面对的"中心—边缘"的不平等语境下,乡土传统再造成为边缘族群对文化身份认同的象征性建构和主动性策略。
尕藏尼玛付吉力根
关键词:族群认同
走廊南山中的唐蕃古音——东纳藏语中字母c、ch、j、zh、sh的读音辨析
2014年
东纳藏族部落现主要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境内,近日因工作需要整理手头收集到的东纳部落藏语材料时发现,其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特殊的读音习惯,其中,字母c、ch、j、zh、sh的读音表现的尤为突出,检索并对照相关的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与金石碑刻,初步认定东纳藏语方言中这些字母不同于现代藏语读音的现象是唐蕃古音的一种遗存。
洲塔尕藏尼玛
关键词:藏语读音
藏传佛教布施现象初探——以拉卜楞寺正月法会为中心被引量:1
2015年
以藏传佛教寺院——拉卜楞寺正月法会期间的布施现象为案例,基于藏传佛教经典和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布施论述,探讨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力和现实意义。佛教理论强调布施行为的出发点是以善心为前提的。学术领域中将布施行为置于礼物和献祭之间,从交换、互惠和契约的角度,强调其社会功能。综合考虑布施行为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及田野调查结果,认为布施行为的内在动力为一种自我交换机制,通过对有限资源象征化,以实现解脱、成佛等无限的意义。
付吉力根尕藏尼玛
关键词:布施供养献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