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A101)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滕浩周圣明林辉王军黄涛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发光
  • 2篇陶瓷
  • 2篇透明陶瓷
  • 2篇近红外
  • 2篇红外
  • 2篇发光研究
  • 1篇下转换发光
  • 1篇溅射
  • 1篇共掺
  • 1篇光谱
  • 1篇光学
  • 1篇光学特性
  • 1篇光致
  • 1篇光致发光
  • 1篇光致发光谱
  • 1篇半导体
  • 1篇半导体材料
  • 1篇薄膜光学
  • 1篇PR3
  • 1篇YB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林辉
  • 2篇周圣明
  • 2篇滕浩
  • 1篇黄涛华
  • 1篇王军
  • 1篇李文杰
  • 1篇贾婷婷
  • 1篇侯肖瑞
  • 1篇李宇焜

传媒

  • 2篇光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b^(3+),Yb^(3+)共掺Y_2O_3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其下转换近红外发光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真空烧结制备了透明度良好的Tb3+,Yb3+共掺的(Tb0.01Y0.99-xYbx)2O3(摩尔分数x=0,0.02,0.05,0.1)透明陶瓷。在484 nm的蓝光激发下,通过Tb3+离子的敏化作用,实现了Yb3+离子的下转换近红外发光。由Tb3+到Yb3+主要的能量传递机理为:Tb3+吸收484 nm的光子后将所吸收该光子的能量通过合作下转换的方式传递至两个Yb3+离子的激发态2F5/2能级,进而实现两个Yb3+离子的近红外发光。真空烧结对Tb4+的抑制、Y2O3晶格本身对Yb2+的抑制、Tb4+-Yb2+电荷转移态与Tb3+离子5D4能级之间较大的能隙以及Y2O3较低的声子能量等因素使得在484 nm激发下,由Tb3+经Tb4+-Yb2+电荷转移态后部分无辐射跃迁至Yb3+离子2F5/2能级的影响变得较小。另外,Y2O3较低的声子能量加之Tb3+离子5D4能级与Yb3+离子2F5/2能级之间较大的能隙(约1×105cm-1)使得由Tb3+离子5D4能级无辐射跃迁至Yb3+激发态2F5/2,进而实现一个Yb3+离子的近红外发光在下转换近红外发光中的贡献也较小。
林辉周圣明侯肖瑞李宇焜李文杰滕浩贾婷婷
关键词:透明陶瓷近红外
LiGaO2衬底上ZnO外延膜的结构与光学特性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001)、(100)及(010)LiGaO2衬底上制备了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透过光谱以及光致发光谱(PL)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GaO2衬底不同晶面上制备的ZnO薄膜具有不同的择优取向,在(001)(、100)及(010)LiGaO2上分别获得了[0001][、1100]及[1120]取向的ZnO薄膜;不同取向的ZnO薄膜表面形貌差异较大;薄膜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在ZnO薄膜的光致发光谱中只观察到了位于378 nm的紫外发射峰,而深能级发射几乎观察不到,(1100)取向的薄膜紫外发射峰强度最大,半高宽也最小,薄膜光致发光性质的差异主要和晶粒尺寸有关。
黄涛华周圣明滕浩林辉王军
关键词:薄膜光学半导体材料ZNO薄膜磁控溅射光致发光谱
Pr3+,Yb3+共掺Y2O3透明陶瓷中的下转换近红外发光研究
采用真空烧结制备了透明度良好的Pr3+/Yb3+共掺的Y2O3透明陶瓷。在482nm的蓝光激发下,通过Pr3+离子的敏化作用,实现了Yb3+离子的下转换近红外发光。由Pr3+到Yb3+主要的能量传递机理为:Pr3+吸收4...
林辉周圣明滕浩侯肖瑞贾婷婷
关键词:透明陶瓷近红外下转换发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