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501)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伦增珉岳湘安王锐吕成远许关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储层
  • 1篇油藏
  • 1篇油藏渗流
  • 1篇油水
  • 1篇润湿
  • 1篇润湿角
  • 1篇渗流
  • 1篇渗透率
  • 1篇渗吸
  • 1篇驱替
  • 1篇驱替过程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效率
  • 1篇黏度
  • 1篇微尺度
  • 1篇相对渗透率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毛管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吕成远
  • 2篇王锐
  • 2篇岳湘安
  • 2篇伦增珉
  • 1篇李贻勇
  • 1篇计秉玉
  • 1篇宋考平
  • 1篇赵宇
  • 1篇许关利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藏渗流物理特征的几点新认识被引量:32
2015年
对于低渗透油藏,油水界面张力、岩石润湿性和孔喉比是影响产量和采收率的重要因素,而润湿指数和润湿角通过毛管数与驱油效率有直接的定量关系。该文提出了一个关联着界面张力、润湿性和孔喉比的修正毛管数概念,建立了基于Amott润湿指数与USBM指数的润湿角表征方法,继而推导出低渗透储层毛管数表达式,并通过岩心实验确定出其与残余油饱和度的关系。以此为基础给出不同界面张力与润湿情况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驱油效率和注入能力的计算公式,揭示了各种油藏物理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为优化低渗透油层化学驱改变界面张力、润湿性控制参数,进而为提高驱油效率和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计秉玉赵宇宋考平许关利
关键词:毛管数润湿角相对渗透率驱油效率低渗透储层
CO_2与油水的相互作用对驱替过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二氧化碳注入过程中,CO2与油水发生的相互作用将会对驱替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不同压力条件下CO2在油水中的溶解实验,结合经典计算模型,得到了溶解CO2后的水、油黏度变化规律。通过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油水乳化实验,考察了溶解CO2前后油水乳化程度(以乳化带体积占油水总体积的百分比表示)。实验结果表明,CO2在油、水中溶解后,地层水的黏度增大,原油的黏度减小,CO2的溶解有利于改善水油黏度比,且初始压力从0.1MPa增至6MPa时,水油黏度比增大至原来的4.672倍。溶入CO2的油水体系的乳化程度远远大于未溶入CO2油水体系的,且含水率为40%时,碳酸水/原油体系的乳化程度可达96.43%。CO2与油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改善水驱微观驱油效率,扩大气驱宏观波及效率,提高原油采收率。
王锐吕成远岳湘安伦增珉
关键词:驱替过程
不同尺度条件下的渗吸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低渗透油藏中水驱难度大,渗吸是主要的作用机理之一。从微尺度和常规岩心尺度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不同管径下的液体自吸实验和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渗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管径较小的微圆管中的自吸能力强于管径较大的;渗透率越低,渗吸相对能力越强,低渗透油藏中渗吸采收率贡献率大于中、高渗油藏。
王锐岳湘安李贻勇吕成远伦增珉
关键词:微尺度渗吸低渗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