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09A023)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苏新星范晓晨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技术
  • 1篇患儿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病
  • 1篇冠状动脉病变
  • 1篇冠状动脉损害
  • 1篇高危
  • 1篇高危因素
  • 1篇高危因素分析
  • 1篇病变
  • 1篇病患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范晓晨
  • 2篇苏新星

传媒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影像学技术在川崎病动物实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川崎病是儿科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性血管炎,并好发于冠状动脉,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冠状动脉损害,是构成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临床研究其发病机制也存在诸多限制,所以,川崎病动物实验的开展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相关影像学技术在动物实验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简单综述。
苏新星范晓晨
关键词:川崎病动物实验影像学技术
115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15例川崎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有冠脉损害(CAL)和无冠脉损害(NCAL)两组,对两组患儿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蛋白、以及发热时间(≥10d)和年龄(≤1岁)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5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39例(33.9%),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蛋白、发病时间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密切观察川崎病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蛋白、发病时间等相关临床特征和指标,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对于预防川崎病发生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苏新星范晓晨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