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W063)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普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如何的现代,怎样的文学——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探讨并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与"现代"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研究对象范围的选择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盲区,这种现象与现代文学研究界"文学"观念的遮蔽有关。这是因为西方现代"文学"概念引入后,"现代"的"文学"概念与中国文学本身特点及文化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因此,反思现代中国"文学"概念被"现代"的过程,唤醒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是本文的主要任务。
- 赵普光
- 关键词:文学
- 现代文学书话史料的发掘与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判断一个学科成熟与否,其史料建设的完善程度是重要标准之一。在现代文学研究实践中,由于史料发掘研究工作本身的繁杂艰巨、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偏颇僵化等原因,史料建设并不尽如人意,这成为制约该学科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现代文学书话史料的发掘与研究为例,提出了如何进行现代文学史料建设的若干途径:关注"文学群落"中的"灌木"、"草丛";接续文学生成链条中的"读者"环节,从而使"潜在写作"浮出水面;实现现当代文学研究视野的扩大与视角的转换等。这些方面的实践,是现代文学史料建设得以推进与拓展的必要选择。
- 赵普光
- 关键词:现代文学书话史料
- 序跋论学体例的新创获及其研究意义——以曾祥芹序跋为中心
- 2011年
- 曾祥芹序跋文数量很多,内容丰富。研究作为语文教育家、文章学家、阅读学家的曾祥芹先生,其写作的序跋文字就为我们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途径和独特的视角。曾祥芹序跋有重要的价值:一、曾氏序跋是有着深厚传统的序跋论学体例的新创获;二、曾祥芹序跋体现着著者内心世界、人生体验、治学经验。本文就曾祥芹先生的序跋文做以考察梳理,试图探究曾祥芹先生的学术世界与心路历程。
- 赵普光
- 抗拒上帝的信仰者——周作人书话对基督教的选择和接纳被引量:1
- 2016年
- 周作人是现代中国极为重要的书话作家。他的书话作品表明,在其阅读视野中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精神占有重要的部分。致力于新文学理论建构的周作人,在对宗教的选择接纳时,最看重的是其中倡扬人性解放、个性自由的成分。这是他汲取外来文化时的参照,同时这种选择也会影响和促使他阅读兴趣和关注重心的形成。其间二者又发生着复杂纠合与变异。
- 赵普光
- 关键词:基督教个人主义
- 对象、方法与视角: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书话是百年中国文学中一个具有庞大创作群体和丰富创作实绩的存在;书话作为文化现象,是一个有着悠久写作历史渊源的写作实践的存在。无论作为研究途径,还是作为研究对象,书话在此前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极少有人涉及,遑论系统深入梳理。本文指出书话之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以边缘的书话文体为途径去探究现代中国文学的诸种问题,是极佳的途径;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将书话放置在现代中国文学的视野中进行考察,意义重大。
- 赵普光
- 关键词:书话现代中国文学
- 《知堂书话》版本变迁与书话文体认知
- 2011年
- 周作人是公认的现代最突出的书话家。目前钟叔河编《知堂书话》已出四种版本。对比这四种版本的《知堂书话》,意义不容小觑。四种版本的变迁体现出1980年代至今30年间对书话文体的认知变化,折射出周作人研究的曲折历程。这无论对书话研究还是对周作人研究都大有裨益。
- 赵普光
- 关键词:周作人研究
- 论作为现代中国文学边缘性存在的书话
- 2013年
- 在百年中国文学当中,书话写作流脉一直不绝如缕,不仅有着庞大的写作群体,而且有着突出的创作实绩。但是因为书话文体独特的性质,处于创作与述学、趣味与思想之间,这一方面使得书话内容丰富、形式繁杂,极具张力,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书话的边缘性存在,因而一直为研究者所忽略。本文对书话的概念、书话的渊源、书话的分类进行系统的考察,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书话研究乃至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
- 赵普光
- 关键词:书话渊源
- 现代书话与鲁迅想像
- 2013年
- 鲁迅书话是中国现代书话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本人的许多谈书人、书事的文章也都可以看作比较典型的书话作品。鲁迅与现代书话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书话创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鲁迅、研究鲁迅的新视角。活在书话中的鲁迅别有一种风采,鲁迅书话也体现出鲁迅复杂的自我体认。
- 赵普光
- 史料、理论及观念:作为现代文学史料的书话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作为非虚构文本,书话呈现了历史旧迹,保留了作家对文学现象的评价,成为还原文坛原貌,接近作品历史评价的有效途径。同时,将书话作为文学新史料来看待,还有利于透视现当代文学生态群落的完整与丰富。这必将对旧的现代文学观念构成挑战。
- 赵普光
- 关键词:书话现代文学新史料
- 游走在“文”与“学”之间——书话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书话是现代中国文学中具有庞大创作群体与丰富创作实绩的重要存在。源自传统读书杂记、藏书题跋、笔记随札的书话,大都游弋于创作与述学、文学与文化之间,葆有颇为有趣的弹性和张力。本文对既是创作又属研究,既具审美性又涵学术性的书话进行系统考察辨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书话研究乃至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这种游走在"文"(创作)与"学"(研究)之间的书话,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的"文"、"学"合一著述方式的呼应,更是对"五四"之后文学观念日趋狭隘单一现象的警醒与反拨。
- 赵普光
- 关键词: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