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632007-1C)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莫雪安杨龙秀张泰鹏陈志刘金萍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血管性痴呆
  • 4篇干细胞
  • 4篇痴呆
  • 3篇行为学
  • 3篇治疗血管性痴...
  • 3篇甘露醇
  • 3篇大鼠行为
  • 3篇大鼠行为学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系统
  • 1篇胆碱乙酰转移...
  • 1篇血管性痴呆大...
  • 1篇血性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莫雪安
  • 4篇杨龙秀
  • 3篇刘金萍
  • 3篇陈志
  • 3篇张泰鹏
  • 1篇孔德燕
  • 1篇秦超
  • 1篇阳玉群
  • 1篇石胜良
  • 1篇农伟东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现状
2008年
孔德燕莫雪安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干细胞移植
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胆碱能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全骨髓培养结合细胞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1)甘露醇预处理BMSCs组:造模4w后,先进行尾静脉注射20%甘露醇,10~30m in后,再尾静脉注射BMSCs;(2)BMSCs组:造模4w后,经尾静脉注射等量BMSCs;(3)培养基组:造模4w后,经尾静脉注射等量BMSCs基础培养基;(4)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干预。BMSCs移植4w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和大鼠海马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检测。结果甘露醇预处理BMSCs组的ChAT和AChE活性均比BMSCs组、培养基组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其行为学亦较BMSCs组、培养基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甘露醇预处理后进行静脉注射移植BMSCs,使VD大鼠模型海马胆碱能系统的活性明显增强,并进一步改善V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张泰鹏莫雪安刘金萍杨龙秀陈志
关键词:甘露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性痴呆胆碱乙酰转移酶
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3区突触素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甘露醇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iTowmesenchymalstromalcells,BMSCs)静脉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lr dementia,V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区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采用间隔3d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模型,设立假手术组。造模4周后将V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培养基组、甘露醇组、BMSCs组、甘露醇预处理BMSCs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实验干预措施。观察干预4周后实验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区突触素的表达水平。结果甘露醇预处理BMSCs组行为学表现较其他实验组有明显改善,其第5天逃避潜伏期(s)比BMSCs组、模型组、培养基组、甘露醇组明显缩短(9.3±2.9,14.1±3.5,23.5±4.4,22.8±4.4,23.2±2.8,F=43.900,P=0.ooo),平台象限滞留时间(S)比BMSCs组、模型组、培养基组、甘露醇组明显延长(40.8±6.3,34.9±5.8,26.4±4.8,27.4±7.0,28.5±6.2,F=13.000,P=0.000),其海马CA3区突触素表达水平(39624±7798)亦比BMSCs组、模型组、培养基组、甘露醇组明显提高(27060±4668,18294±6446,19956±4244,18946±4953,F=39.206,P=0.000)。结论甘露醇预处理后静脉移植BMSCs显著改善VD大鼠行为学表现,并使其海马CA,区突触素表达增加。甘露醇预处理明显提高静脉移植BMSCs治疗VD大鼠的效果。
农伟东莫雪安阳玉群杨龙秀秦超石胜良
关键词:甘露醇间质干细胞移植突触海马
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甘露醇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以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培养基组8只(注射1 mL无血清培养基)、BMSCs移植治疗组11只(注射1×10^6个BMSCs 1 mL)及甘露醇预处理BMSCs移植治疗组9只(注射1.5 g/kg甘露醇后,在10-30 min之内注射1×10^6个BMSCs 1 mL)。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移植治疗前与移植4周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各组之间差异。结果:与培养基组比较,BMSCs移植治疗组和甘露醇预处理BMSCs移植治疗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都有改善,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平台象限区滞留时间延长(P〈0.05);与BMSCs移植治疗组比较,甘露醇预处理BMSCs移植治疗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更加明显,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平台象限区滞留时间延长(P〈0.05)。结论:甘露醇预处理后BMSCs静脉移植组治疗血管性痴呆与单独BMSCs静脉移植组大鼠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其机制可能与甘露醇能开放血脑屏障(BBB),增加进入脑内的BMSCs数量相关。
杨龙秀刘金萍张泰鹏陈志莫雪安
关键词:甘露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性痴呆行为学
甘露醇预处理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甘露醇预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全骨髓培养结合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取健康雄性sD大鼠7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69只)。采用间隔3d分别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VD模型。造模后4周,将纳入的32只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甘露醇预处理BMSCs移植组(简称甘露醇预处理组;尾静脉注射甘露醇1.5g/kg,预处理10~30min后,经尾静脉注射1×10^6/ml BMSCs 1ml)、BMSCs移植组(注射等量的BMSCs,不注射甘露醇)和培养基对照组(注射等量的基础培养液)。剔除死亡大鼠,上述3组分别有9、11、8只,假手术组7只纳入统计。干预后4周,采用Morris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DNF的含量。结果({)4组相同时间点的比较,BMSCs移植组比培养基对照组逃避潜伏期缩短(均P〈0.01),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延长(P〈0.05);甘露醇预处理组比BMSCs移植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延长(P〈0.05),且均与假手术组水平接近(P〉0.05)。②在额叶皮质和海马区,BMSCs移植组的BDNF含量均高于培养基对照组(P〈0.01);甘露醇预处理组则高于BMSCs组(P〈0.01),但均低于假手术组的水平(P〈0.01)。结论与单独静脉注射BMSCs比较,甘露醇预处理后BMSCs静脉移植治疗VD大鼠模型,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更佳;额叶皮质和海马中BDNF的表达量更高。
刘金萍莫雪安杨龙秀张泰鹏陈志
关键词:骨髓细胞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