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W052)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徐承何明燕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抒情
  • 5篇抒情传统
  • 4篇文学
  • 3篇华人
  • 3篇海外华人
  • 2篇美学
  • 2篇汉学
  • 2篇比较文学
  • 1篇新儒家
  • 1篇新文学
  • 1篇新文学运动
  • 1篇徐复观
  • 1篇言志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学
  • 1篇中国美学
  • 1篇中国美学研究
  • 1篇儒家
  • 1篇诗言志
  • 1篇中西比较

机构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徐承
  • 1篇何明燕

传媒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美育学刊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文化与诗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胡适、周作人与中国抒情传统论被引量:2
2013年
原始的抒情传统论脱胎于现代文学革命的现场,正是西方文艺现代性思潮的输入,导引甚至塑造了关于中国文学史中存在有连续的抒情传统之说。胡适的文学正统论和周作人的"诗言志"源流说拓出了一个文学史的研究方向,其后朱自清、闻一多、林庚,乃至陈世骧对抒情传统的越来越清晰的阐说,或多或少以西方现代文学——主要是浪漫主义——的标准反向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史,使之呈现出单向度的历史轨迹。而其思想方法的源头,应该从胡适与周作人这里寻找。
徐承
关键词:海外华人抒情传统新文学运动诗言志
建立美育视野下的比较艺术学
2011年
高级的审美能力是需要教化养成的,人们唯有经过文化的熏习和多种艺术语言的操练,才可能与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推心置腹、往来交通,获得精神空间的扩充。正是在这样一种视野下,笔者提出,要建立一门比较艺术学。比较艺术学之所谓"比较",至少包含两个向度:一、诸种广义的艺术文化学科的复合比较与交叉研究;二、艺术语言学的比较研究。此外,比较艺术学还有一个重要向度,即中西艺术比较。当前的比较艺术学研究,宜取径艺术语言学的中西比较为善。艺术语言学的中西比较,质言之,其实就是中西比较的艺术体类学。所谓艺术体类学,就是研究各种艺术体类的语言特征和美学规律的学问。中西比较的艺术体类学,旨在将中国与西方两大文化系统中各种艺术体类的语言特征和美学风格予以总结性的比较,从而阐明两大艺术传统的整体精神品相。
徐承
关键词:美育比较艺术学可教性中西比较
梁启超与中国抒情传统论被引量:3
2013年
梁启超的文艺思想可以他1919年访欧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他早年所主导的晚清文学革命,承载了过重的社会改良的负担,以至于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轫之初,便为之注入了以主观策略性而非客观学术态度对待古典文学的倾向。后期梁启超以表现情感为文学标准,择取韵文作为正面论述对象,走出了"诗界革命"时期以缺乏叙事性否定中国古诗、"小说界革命"时期以社会改良为由号召重点改造中国小说的思想阶段,为诗体文学确立了崇高的地位。其基本美学立场,由以外在社会功利为导向的文学致用主义,转向对作为情感教育手段的文学审美特征的首肯,或者说,转向了一种指向个体内在的审美功利主义。这些变化,都是抒情传统论得以出场的重要前奏。
徐承
关键词:文艺思想抒情传统文学革命
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论的方法偏限被引量:9
2014年
陈世骧所倡导的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学说,深受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影响,以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想为基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出了一种近似一元论的阐述与塑形。以学术发展的眼光来看,陈世骧的比较文学研究采取了以西律中的方式,并用一元论的强势话语遮蔽了中西文学原有的复杂性。其说作为中西比较文学学科起步阶段吸引西方学者兴趣的权说可矣,但若被当作中国文学唯一的诠释系统加以无限制地扩展,把对具体文学现象的阐发皆归为此一诠释系统的子句或部件,那么文学史研究在有所见的同时必将产生更多"不见"。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后来的发展,便陷身于这种"见"与"不见"的往复轮回之中。
徐承
关键词:抒情传统比较文学海外华人汉学
方东美、徐复观美学思想对观——兼论海外华人中国美学研究的两种模式被引量:1
2013年
将方东美、徐复观的美学思想予以对观,可以发现,两人理想中的审美机制同为天人的同情共感,但对于此交感过程中天与人的主从关系,两人却各执一端、意见相左。方东美以天为价值预设的中心,提出一套建基于形而上学的天赋价值论;徐复观则以人为价值预设的中心,提出一套建基于人性论的价值自觉说。从方法论上判断,之所以造成两家学说的歧异,缘于方东美欲以《易传》统摄儒道,而徐复观则采取了"以孟释庄"的策略。方东美和徐复观思想的对立,为后来者的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两个基本的模型:一种是在天人关系中立足于自心,然后由内向外、由人向天推扩,通过心化、内化来实现人情的对象化;一种是在天人关系中立足于天,然后由外向内,由天到人地顺延,承接天地本身所具足的大美。不妨称前者为徐复观模式,后者为方东美模式。这两种模式得到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继承与发扬,在重建中国美学的主干道上,分别开出了抒情传统和现象主义这两条进路并各擅胜场。
徐承
关键词:方东美徐复观汉学家新儒家抒情传统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统抉择与革新——论台湾“表演工作坊”相声剧的美学路向
2012年
"表演工作坊"相声剧所由诞生的特殊土壤,使其在叙事结构、角色设置等方面,体现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现代台湾人身份认同的困境;在主题上则高度关切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追寻与赓续,并在技术上实验多种传统艺术形式,以此作为从困境中突围的努力方向。台湾相声剧充分汲取民族艺术的养分,用现代剧场观念改造相声这一古老的说唱艺术,不仅开发了民间曲艺的现代潜力,而且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充分借用古典文学的艺术手法开展技术革新,从而造就了一种超越于一般民俗艺术的文人化的高级艺术形态。
何明燕
关键词:表演工作坊多元文化
论闻一多对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的沾溉被引量:1
2012年
闻一多的中国文学研究,与后来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之代表学者的研究路向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闻一多是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在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位思想先驱。他不仅率先提出中国文学传统是以抒情诗为正统的观念,而且在采取比较文学的视野与方法、将抒情诗作为理想文类建构中国美学传统、关注抒情诗的形式与律诗美学、关注抒情诗的诗歌功能等方面,给予"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的研究以实质性的影响。
徐承
关键词:闻一多海外华人抒情传统比较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