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2139)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6
相关作者:李霞秦艳杰聂竹兰周伯文段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塔里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刺参
  • 10篇仿刺参
  • 5篇体壁
  • 5篇组织学
  • 3篇形态学
  • 1篇亚显微结构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缝合
  • 1篇总RNA提取
  • 1篇总RNA提取...
  • 1篇组织化学
  • 1篇显示法
  • 1篇显微结构
  • 1篇相关基因
  • 1篇消化道
  • 1篇化道
  • 1篇基因
  • 1篇MRNA差异...
  • 1篇表皮再生
  • 1篇超微

机构

  • 7篇大连水产学院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作者

  • 11篇李霞
  • 4篇秦艳杰
  • 3篇聂竹兰
  • 2篇赵丽娜
  • 2篇段晶晶
  • 2篇周伯文
  • 2篇周海燕
  • 2篇陈秋实
  • 1篇李雅娟
  • 1篇周贺
  • 1篇姜泽东
  • 1篇魏杰
  • 1篇王霞
  • 1篇辛涛
  • 1篇郑珂
  • 1篇孙毅
  • 1篇郭娜
  • 1篇辛俊宏

传媒

  • 5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仿刺参消化道的再生形态学与组织学被引量:12
2007年
通过解剖和组织切片观察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消化道再生的外部形态和组织学变化过程。再生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原基形成阶段,食道和胃伸长,出现去分化现象,肠系膜游离端边缘增厚;肠腔形成阶段,食道和胃仍处于去分化状态,胃和泄殖腔两端沿增厚的肠系膜相向形成肠腔,组织分为肠腔上皮层、结缔组织层和体腔上皮层;分化阶段,消化道逐渐具备功能,食道和胃的组织结构开始重建,消化道黏膜上皮由多层立方细胞逐渐分化为单层柱状细胞,肌肉层逐渐形成;生长阶段,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变化仅表现在生长上。
王霞李霞
关键词:仿刺参消化道形态学组织学
仿刺参体壁手术缝合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试验材料,建立了一种海参体壁手术缝合的方法。将体质量为(55±2.6)g的仿刺参放入盛有0.54 mol/L硫酸镁溶液的解剖盘中麻醉1 h,然后用灭菌手术刀沿腹后部1/3处往前纵向切开约2 cm切口,深至体腔。采用单纯对合缝合法进行缝合,缝合后放回加有抗生素的水槽中培育。结果表明:试验组仿刺参伤口经缝合后,创口在10 d时已基本愈合,20 d时切口处组织与正常组织没有区别,且在培育过程中,化皮率为10%,死亡率仅为5%;对照组伤口未经缝合,其创口愈合时间较试验组平均慢10 d,且化皮率高达58.7%,死亡率为51.7%。该方法可应用到海参的创伤试验研究以及养殖生产中。
赵丽娜李霞李雅娟秦艳杰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手术缝合
仿刺参体壁再生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用手术刀片切掉仿刺参体壁表皮层和结缔组织层,深度至体腔膜。术后将仿刺参放入正常海水中饲养,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仿刺参体壁再生的外部形态和组织学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抗人角蛋白19(CK19)的表达。形态学观察表明:术后1 d,伤口呈凹陷状,体腔膜上增生出一薄层乳白色结缔组织;术后7 d伤口表面出现色素;术后11 d凹陷基本变平;术后21 d,伤口处体壁形态与颜色恢复至术前。组织学观察表明:术后1 d,疏松结缔组织直接暴露,创伤面附近有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聚集;术后3 d,结缔组织外层有上皮细胞聚集;术后4 d,结缔组织间可见一条带状间隙;术后7 d,表皮外层出现角质层;术后11 d,上皮层厚度接近正常组织,但结缔组织较松散;术后21 d,上皮细胞数量、排列以及结缔组织的排列同正常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CK19在正常的仿刺参体壁中表达得比较分散;术后3 d,CK19在创伤面附近集中表达。
李霞周海燕秦艳杰郭娜孙毅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形态学组织学
仿刺参体壁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被引量:19
2007年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自外向内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体腔上皮层组成。上皮层主要包括一层薄的角质层和2—3层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层内含丰富的胶原纤维,肌肉层主要是平滑肌,体腔上皮层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各层(除体腔上皮层外)均富含糖类和蛋白质,不含脂类;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在体壁中存在酶活性的部位相同,主要在结缔组织层的空洞状结构处以及结缔组织层与肌肉层交联处。
聂竹兰李霞辛涛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组织学组织化学
仿刺参体壁总RNA提取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通过对TRIzol一步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从富含胶原蛋白、多糖及色素的仿刺参体壁提取总RNA的有效方法。方法:样品在液氮中研磨并用TRIzol匀浆后再进行抽提;对TRIzol一步法提取的总RNA进行DNaseⅠ消化和酚氯仿抽提,用2.5mol/L的醋酸钾沉淀,并加入适量糖原(10mg/mL)与RNA共沉淀。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RT-PCR检测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基因组DNA、蛋白、多糖及色素的污染,RNA的产率提高。结论:制备的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好,能够满足mRNA差异显示RT-PCR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是一种提取仿刺参体壁及其他富含黏多糖、胶原蛋白和色素的动物组织总RNA的有效方法。
郑珂陈秋实李霞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总RNA提取
仿刺参β-actin基因的克隆及在各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09年
参考海葵Nematostella vectensis在GenBank中的β-actin基因mRNA部分序列(XM_001630533)设计引物,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进行特异的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再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仿刺参专用β-actin引物ACT1/ACT2,对不同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条件下的该基因RT—PCR产物进行了对比。本研究中首次克隆了仿刺参的β-actin基因,为今后仿刺参目的基因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
段晶晶李霞周伯文姜泽东周贺
关键词:仿刺参Β-ACTIN
仿刺参纵肌带再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2013年
采用人工创伤的方法剪断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体腔背部的纵肌带,然后缝合切口处的体壁,将其在添加抗生素(100IU/mL的青霉素和100ug/mL的链霉素)的海水中继续饲养。通过形态学和组织学方法对仿刺参纵肌带再生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形态学结果显示,创伤后0h,由于纵肌带的收缩,断端出现0.5~1cm的间隙;创伤15d,创伤处出现乳白色絮状组织,暂命名为肌前组织;创伤30~45d时,肌前组织逐渐增厚并将断端肌肉组织连接起来;创伤60—90d,肌前组织已转化成纵肌带,并且其厚度增至正常纵肌带的1/2;创伤后110-130d,新生纵肌带进一步增粗,形态上与未创伤处组织没有区别,只是直径略小一些;创伤150d,再生的纵肌带厚度同正常状态。组织学结果显示,创伤后15d,在损伤处出现结缔组织及单个的肌纤维,形成一条不规则的细长条带,即肌前组织;创伤后30—45d,肌前组织中肌细胞数量大量增加,并与体壁间形成一些“桥状”连接;创伤后60~90d,肌前组织几乎被肌纤维占据,且“桥状”连接数量增加,此时肌前组织已转化为肌肉带(纵肌带);创伤后110~130d,新生肌纤维数量大量增加,和体壁相连的“桥状”连接数量减少,创伤150d,新生的纵肌带基本达到正常的结构,且“桥状”连接消失。分析认为仿刺参纵肌带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且新生的肌细胞来源于体壁结缔组织细胞和体腔上皮细胞。
李霞赵丽娜秦艳杰
关键词:仿刺参形态学组织学
仿刺参横切再生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旅顺龙王塘海区自然生长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材料,将仿刺参放入含0.54 mol/LMgSO4的海水中麻醉30 min,然后用手术刀从麻醉仿刺参身体的前1/3处、后1/3处和身体中间完全横切,切后放入正常海水中饲育,定期取样观察仿刺参的消化道和体壁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仿刺参横切后1 h,体壁伤口便开始收缩,部分个体将体内剩余的消化道由体壁断面处排出体外;切后第6 d,体壁切口基本愈合;切后第20 d,排出消化道的仿刺参开始再生出新的消化道;再生出具有摄食与排泄功能的完整个体大约需要100 d。
聂竹兰李霞
关键词:仿刺参
利用差异显示法研究刺参表皮再生相关基因被引量:6
2008年
应用mRNA差异显示法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正常表皮组织和手术后再生的表皮组织的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利用经本实验室摸索改进的mRNA差异显示体系,获得了若干差异片段,将其测序结果在GenBank数据库中比对发现,其中一个差异片段与CD151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且采用RT-PCR的方法对差异片段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基因可能与表皮的再生密切相关。
陈秋实李霞段晶晶周伯文
关键词:刺参表皮再生MRNA差异显示
仿刺参体壁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仿刺参体壁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H.E染色结果显示:仿刺参体壁从内向外分为4层——体腔内皮层、肌肉层、结缔组织层和表皮层。体腔内皮层由单层扁平细胞组成;肌肉层为内环外纵排列的平滑肌;结缔组织层由纤维和少量的结缔组织细胞构成;表皮层包括2~3层上皮细胞和其外很薄的角质层。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个,呈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细胞骨架主要由密斑、密体和中间丝组成。结缔组织中有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较少。细胞类型主要有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表皮层大多为多边形细胞,角质层细胞界限不清,结构不完整,细胞核和细胞器已经完全消失。
李霞周海燕秦艳杰辛俊宏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