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265)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封志纯李秋平马兴娜许靖马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支气管
  • 7篇支气管肺发育...
  • 7篇气管
  • 7篇发育不良
  • 7篇肺发育
  • 7篇肺发育不良
  • 6篇血管
  • 5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产儿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网膜
  • 4篇小鼠
  • 3篇血管生成
  • 3篇早产儿视网膜
  • 3篇早产儿视网膜...
  • 3篇肺部
  • 3篇肺部疾病
  • 3篇干细胞

机构

  • 9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常州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封志纯
  • 9篇李秋平
  • 3篇许靖
  • 3篇马兴娜
  • 2篇张小英
  • 2篇周丽
  • 2篇马倩倩
  • 1篇尹晓娟
  • 1篇孔祥永
  • 1篇马新娜
  • 1篇程莉萍
  • 1篇董建英
  • 1篇王自珍
  • 1篇商明霞
  • 1篇王春枝
  • 1篇张英娜
  • 1篇章晟
  • 1篇杨永辉
  • 1篇章晟
  • 1篇王春枝

传媒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进肺血管生成发育的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随着产前和产后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新型"BPD理论中指出肺泡结构简单化和肺微血管发育异常最终导致肺气血交换的功能减弱是BPD发病的核心机制,因而肺微血管发育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肺血管生成及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参与,这其中最重要的有VEGF/VEG-FR信号通路、Ang/Tie信号通路、Ephrins/Eph信号通路、Notch/Jagged1信号通路等,这些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在肺血管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兴娜李秋平封志纯
关键词:肺血管血管生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细胞因子信号通路
长期高氧暴露对新生小鼠肺微血管发育及Ephrin-B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长期高氧暴露对新生小鼠肺微血管发育及Ephrin-B2表达的影响。方法2日龄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每组24只。高氧组采用吸入70%浓度氧气制作新生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于3、7、14、21日龄每组各处死6只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行辐射状肺泡计数,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微血管情况,并计数微血管数量。采用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phrin-B2表达定位及其光密度,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Ephrin-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肺组织病理及辐射状肺泡计数和微血管密度:随日龄增加,高氧组小鼠肺组织渐呈典型的BPD样改变,主要表现为肺泡发育简化,肺微血管数量减少。高氧组14日龄时辐射状肺泡计数和微血管密度均显著低于空气组[(6.067±0.432)与(6.950±0.243)个,t=4.365,P<0.05;4.133±0.476与4.867±0.472, t=2.680,P<0.01],21日龄时降低更加明显[(8.050±0.362)与(9.817±0.487)个,t=7.127,P<0.05;4.333±0.532与6.017±0.937,t=3.828,P<0.01]。(2)Ephrin-B2蛋白定位及表达强度:Ephrin-B2主要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肺泡间隔亦有少许表达。高氧组7、14和21日龄Ephrin-B2表达强度(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46±0.013、0.140±0.007和0.138±0.008,均低于空气组(分别为0.153±0.009、0.161±0.006和0.166±0.009,t值分别为-2.049、-9.442和-10.087,P值均<0.05)。(3)Ephrin-B2 mRNA和蛋白含量:高氧组Ephrin-B2 mRNA在14和21日龄时明显低于空气组(0.65±0.14与1.05±0.16,0.57±0.09与1.13±0.18,t值分别为4.609和6.816,P值均<0.01);高氧组Ephrin-B2蛋白含量(相对灰度值)在21日龄时低于空气组(0.13±0.03与0.29±0.08,t=4.587,P<
李秋平马兴娜马倩倩封志纯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微血管
携带血管生成素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早产儿视网膜病模型小鼠的干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携带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氧诱导视网膜病模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将出生7天的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空气对照组和高氧模型组(其中包括注射Ang-1+BMSCs组、单纯BMSCs组及高氧PBS组),每个亚组12只。除空气对照组之外,其余组均放入氧分压65%±5%的氧箱内饲养5天后取出。将携带Ang-1的BMSCs和不携带Ang-1的BMSCs各2 ml(内含细胞总数为1×105)在鼠龄第7、12、17日分别腹腔注入高氧模型组中的Ang-1+BMSCs组和单纯BMSCs组小鼠体内,空气对照组和高氧PBS组注入相同剂量的PBS缓冲液。于鼠龄17天时取小鼠眼球做标本固定,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g-1蛋白、qRT-PCR法检测Ang-1蛋白mRNA、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及明胶墨汁灌注眼底视网膜血管,比较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结果高氧模型各组每只眼球均可见突出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其中Ang-1+BMSCs组、单纯BMSCs组与高氧PBS组相比较,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氧PBS组比较,Ang-1+BMSCs组及单纯BMSCs组血管走形较直,Ang-1蛋白表达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被黄染的胞浆较丰富;Ang-1+BMSCs组与单纯BMSCs组相比,前者血管走行较直,周边新生血管覆盖率降低,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数目减少,Ang-1蛋白的表达量增多。结论高氧能诱导新生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Ang-1基因与BMSCs结合与单纯应用BMSCs相比,前者能更有效地改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增生状况。
马倩倩李秋平马兴娜封志纯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血管生成素1间质干细胞移植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早产儿呼吸管理的回顾、现状与展望被引量:8
2015年
呼吸管理是早产儿救治的基本手段。由于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脱离母体后易发生各种肺部疾病,严重者可因呼吸窘迫致死,呼吸管理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半个多世纪以来,早产儿呼吸管理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取得了许多革命性的进展[1]。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得以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尽管如此,目前早产儿呼吸管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争议,早产儿存活后呼吸相关并发症尤其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 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仍未明显降低,对早产儿呼吸管理的探索之路依然漫长。本文回顾了早产儿呼吸管理走过的历程,对近年来有关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秋平封志纯
关键词:呼吸管理早产儿PULMONARY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并发症肺部疾病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细胞治疗被引量:4
2013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发现之初主要见于胎龄较大的长期氧暴露和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窘迫早产儿,呈典型的早期肺膨胀异常及后期的肺囊样变、纤维化等病理过程.近30年来,随着产前激素、肺表面活性物质以及先进通气方式和温和治疗策略的应用,经典型BPD逐渐被以肺泡和微循环发育阻滞为病理特征的新型BPD替代.该新型BPD主要见于胎龄28周以下的极早早产儿,由于肺发育极不成熟,在炎性介质、通气损伤和氧自由基等的影响下,肺泡与肺循环的发育出现阻滞,逐渐呈现对氧或机械通气的依赖.随着近年来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升高,新型BPD逐渐增多,不仅成为极不成熟早产儿的主要死因,对其远期预后亦影响巨大.BPD导致的心肺功能异常可延续至成年,甚至伴随终生,与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和神经发育延迟紧密相关.
李秋平张小英封志纯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细胞治疗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慢性肺部疾病低出生体重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干细胞在视网膜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大量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这些实验中主要采用的是人类脐带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用于治疗视觉障碍性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BMSCs属于成体多能干细胞,能够无限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最近较多研究主要通过此类细胞能够分化成特征、形态与视网膜受损结构相似或者功能相同的特点,将其广泛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无论在体内试验还是体外试验,BMSCs有分化成神经样细胞的潜力,因此对视网膜损伤及修复带来了帮助。现针对BMSCs的生物学特性、在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马倩倩封志纯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视网膜病变
床旁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3
2016年
总结了30例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围术期护理。术前对环境、用物及患儿做好充分准备,如对辐射台进行消毒、预热,备齐眼部用药、急救器材、禁食水、散瞳等;术中熟练配合医生行表面麻醉、抽吸抗VEGF药液、固定体位、观察生命体征,紧急情况下给予相应急救处理;术后重视患儿眼部护理、体温管理、营养管理等。本组30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
程莉萍董建英李秋平张英娜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围术期护理
Gateway技术构建小鼠血管生成素-1慢病毒表达载体及其病毒包装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方法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携带DsRed荧光蛋白的Ang-1慢病毒载体,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后,与辅助质粒pLV/helper-SL3、pLV/helper-SL4及pLV/helper-SL5混合采用脂质体法制备DNA-Lipofectamine 2000复合物,并共同转染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产生相应慢病毒颗粒,通过荧光表达情况来测定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结果通过PCR、基因测序证实,Ang-1慢病毒表达载体PLV.Ex3d.P/puro-CMV>Ang-1>IRES/DsRed-Express2构建成功。经转染293FT细胞包装出具高效感染力的慢病毒,经测定病毒滴度为5×108TU/ml。结论成功构建Ang-1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包装出具高效感染力的慢病毒颗粒,为进一步研究Ang-1基因功能及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李秋平马新娜张小英许靖章晟王春枝封志纯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慢病毒GATEWAY技术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干细胞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眼底疾病,多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儿童致盲和视觉损害的主要原因。1942年,Terry首先在早产儿中发现并报道了ROP,最初称为“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李晓香杨永辉李秋平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干细胞治疗低出生体重儿纤维增生症眼底疾病视觉损害
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鼠肺微血管发育及CD34表达情况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鼠模型肺微血管发育和CD34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持续高浓度氧暴露建立致新生小鼠BPD模型,将48只2日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BPD组和空气组,每组24只,BPD组养殖箱内氧气浓度维持70%±5%,于生后第3、7、14、21天两组分别处死6只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和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al alveolar counts,RAC),用免疫组化检测CD34表达水平,image pro plus6.0软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结果与空气组比较,BPD组肺组织CD34表达量减少,MVD明显减少,肺泡数量简化。BPD组生后第7、14、21天RAC低于空气组,生后第14、21天MVD和平均AOD均低于空气组(P<0.05)。结论持续高浓度氧吸入可导致新生鼠肺微血管发育异常,MVD减少,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BPD发生的重要机制。
李秋平马兴娜张小英许靖章晟王春枝封志纯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微血管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