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034)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黄定明卢煜罗世高岗桥畅夫段星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大阪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胞菌
  • 3篇牙龈
  • 3篇牙龈卟啉单胞...
  • 3篇卟啉单胞菌
  • 2篇牙髓
  • 2篇牙髓成纤维细...
  • 2篇细胞
  • 2篇纤维细胞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吸收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小鼠
  • 1篇骨吸收
  • 1篇MTT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大阪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3篇黄定明
  • 1篇王瑞
  • 1篇孙拓祺
  • 1篇周学东
  • 1篇罗世高
  • 1篇卢煜
  • 1篇段星宇
  • 1篇岗桥畅夫

传媒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2007年第...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A参与诱导小鼠牙槽骨吸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是否参与该菌引起牙槽骨吸收的作用。方法用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野生菌株感染BALB/c小鼠,建立其诱导的牙周病动物模型。用ATCC33277及其fimA基因敲出的牙龈卟啉单胞菌KDP150变异菌株分别感染实验动物BALB/c小鼠(每组5只小鼠),测量其牙槽骨的改变情况,且与未接种细菌的阴性对照组相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CC33277组小鼠牙槽骨吸收量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fimA基因敲除菌株KDP150与对照组相比较,牙槽骨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菌株组小鼠牙槽骨吸收量高于fimA基因敲除菌株组(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可能是该菌引起牙槽骨吸收的重要毒力因子。
段星宇孙拓祺岗桥畅夫王瑞黄定明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牙周病牙槽骨吸收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髓成纤维细胞胞内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活菌细胞内感染牙髓成纤维细胞的体外模型。方法将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髓细胞以100∶1比例共同孵育0.5、1.0、2.0h,倒置显微镜观察牙髓细胞形态。加入双抗和甲硝唑杀死胞外细菌,牙髓细胞用蒸馏水裂解后厌氧培养细胞裂解液,观察活细菌是否进入牙髓细胞胞内。将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髓细胞以多重感染比(MOI)100、50共同孵育1.0h,采用MTT法检测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后牙髓细胞存活率。结果倒置显微镜下显示,被胞内感染的牙髓细胞培养2.0h未见胞膜破裂,形态完整。采用双抗能彻底杀灭胞外培养基中的细菌而对胞内细菌无影响,共同孵育1.0h和2.0h活细菌能进入牙髓细胞。MTT法显示细菌感染后牙髓细胞仍有一定存活率,其存活率分别是MOI100组74.43%、MOI50组99.07%。结论成功建立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髓成纤维细胞胞内感染的模型。
卢煜罗世高黄定明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髓成纤维细胞胞内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活菌细胞内感染牙髓成纤维细胞的体外模型。方法:将P.g和牙髓细胞以100:1比例在37℃、5%CO2条件下共同孵育0.5、1、2h,加入...
卢煜罗世高黄定明周学东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MTT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