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7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705)
-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3
- 相关作者:梁国华顾铭洪赵祥强王军王宝和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优良的水稻株型是水稻能够获得高产的骨架,塑造理想株型是超级稻育种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水稻株型相关基因的克隆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提供了条件。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水稻新矮源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对分蘖和穗型进行转基因调控的研究也已展开。随着越来越多的株型基因被克隆,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将大有可为,这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赵祥强杨学明王军张宏根梁国华顾铭洪
- 关键词:水稻株型转基因高产育种
- 籼稻多蘖矮半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被引量:15
- 2006年
- 对籼稻标记基因系材料多蘖矮的遗传分析表明,其矮生性状是由2对隐性半矮秆基因控制的,分别为sd1和一个新的半矮秆基因,该基因初步定名为sdt3。以多蘖矮与南京6号杂交F2的分离群体为基础,应用SSR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将半矮秆基因sdt3定位于第11染色体的SSR标记SSR98和SSR35之间,分别相距0.06 cM0、.13 cM,二者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93kb。以南京6号为轮回亲本与多蘖矮进行回交和自交获得由半矮秆基因sdt3控制的近等基因系(新多蘖矮),以赤霉素处理表明,由sdt3控制的半矮秆系新多蘖矮对赤霉素不敏感。
- 隋炯明梁国华李欣吴书俊严松赵祥强张正球顾铭洪
- 关键词:籼稻半矮秆基因基因定位赤霉素
- 矮泰引-3中半矮秆基因的分子定位被引量:11
- 2005年
- 矮泰引 3的矮生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半矮秆基因控制 ,利用SSR标记将这两个矮秆基因分别定位到第1和第 4染色体上。等位性测交的结果表明 ,位于第 1染色体上的矮秆基因与sd1是等位的 ,所以仍然称其为sd1 ;而位于第 4染色体上的矮秆基因是一个新基因 ,暂命名为sdt 2。利用SSR标记将sd1定位于RM 2 97、RM 30 2和RM 2 1 2的同一侧 ,而与OSR3共分离 ,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是RM2 97 RM 30 2 RM2 1 2 OSR3 sd1 ,遗传距离分别为 4 7cM、0cM、0 8cM和 0cM ,这与sd1在第 1染色体长臂上的确切位置是基本一致的。利用已有的SSR标记和拓展的SSR标记将sdt2定位于SSR332、RM1 30 5和RM 5 6 33、RM30 7、RM 4 0 1之间 ,它们的排列位置可能是SSR332 RM 1 30 5 sdt2 RM 5 6 33 RM 30 7 RM4 0 1 ,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1 1 6cM、3 8cM、0 4cM、0cM和 0 .4cM。
- 赵祥强梁国华周劲松严长杰曹小迎顾铭洪
- 关键词:水稻半矮秆基因SSR标记分子定位
- 一个水稻新黄绿叶突变体基因的分子定位被引量:43
- 2006年
- 在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中发现了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经过多代自交形成了稳定的突变系。该突变系和武运粳7号的正反交F2代的遗传分析表明该材料的黄绿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命名为ygl-2。利用已有的微卫星(SSR)标记和新发展的SSR标记将ygl-2基因定位于RM1340、RM7269、RM6298、SSR6-16和RM7434、SSR6-5、SSR6-9、RM5957之间,排列位置为RM1340-RM7269-RM6298-SSR6-16-ygl-2-RM7434-SSR6-5、SSR6-9-RM5957,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38、0.37、0.00、0.62、0.74、0.49、0.86和1.62cM,这为ygl-2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 王军王宝和周丽慧徐洁芬顾铭洪梁国华
- 关键词:水稻微卫星标记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