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Y20100281)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易兴阳池丽芬周强邵敏洁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循环内皮祖细...
  • 1篇预后
  • 1篇祖细胞
  • 1篇细胞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祖细胞
  • 1篇急性
  • 1篇急性脑梗死
  • 1篇急性脑梗死患...
  • 1篇梗死
  • 1篇变化及意义

机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邵敏洁
  • 1篇周强
  • 1篇池丽芬
  • 1篇易兴阳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在评价脑卒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作者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健康体检者32名、具有脑血管危险因素者35例,并将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和稳定性脑梗死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的循环EPC水平。结果 (1)入组时稳定性脑梗死组、进展性脑梗死组、危险因素组EP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稳定性脑梗死组、进展性脑梗死组入组后EPC逐渐上升,第7天达高峰(P<0.05),稳定性脑梗死组EPC水平在第4、7、14天时高于进展性脑梗死组(P<0.05)。(2)脑梗死患者第7天EPC上升值与NIHSS评分改善值呈负相关(r=-0.587,P<0.01)。结论急性期脑梗死1周后EPC明显升高提示预后良好,EPC对预测脑梗死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池丽芬易兴阳邵敏洁周强
关键词:脑梗死内皮祖细胞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