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715)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郑康乐柴荣耀吴建利庄杰云樊叶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稻
  • 3篇基因
  • 2篇性状
  • 2篇抑制消减杂交
  • 2篇杂交
  • 2篇数量性状
  • 2篇穗瘟
  • 2篇消减杂交
  • 2篇QTL
  • 1篇稻穗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叶瘟
  • 1篇英文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数量性状位点
  • 1篇数量性状座位
  • 1篇水稻穗瘟
  • 1篇穗期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郑康乐
  • 3篇庄杰云
  • 3篇吴建利
  • 3篇柴荣耀
  • 2篇樊叶杨
  • 1篇樊叶扬
  • 1篇饶志明
  • 1篇胡海燕

传媒

  • 2篇Journa...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穗瘟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和鉴定(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以遗传背景相近、对叶瘟抗性相同但对穗瘟抗性不同的两个水稻株系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 技术构建穗瘟抗/感消减cDNA文库,经差异筛选及序列分析,共获得90个独立的差异表达cDNA克隆,根据与它们同源的基因功能推测,这些克隆可能参与了对病原菌的防卫反应、信号传导和转录等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利用RT-PCR分析了26个所筛选到的cDNA克隆在抗/感植株接种后的表达,17个基因的表达差异得到验证。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抗感株系接种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谱也进行了RT-PCR的分析。文章首次报道了有关水稻对穗瘟抗性在mRNA水平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水稻对穗瘟抗性的遗传机理打下了基础。
胡海燕庄杰云柴荣耀吴建利樊叶扬郑康乐
关键词:抑制消减杂交水稻
水稻对叶瘟和穗瘟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在一个水稻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选用由感病株系构成的2个亚群体和2个不同的稻瘟病菌小种,进行了水稻对叶瘟部分抗性的QTL定位,还选用由感病而且抽穗期相近的株系构成的亚群体和另一个病菌小种,进行了水稻对穗瘟部分抗性的QTL定位,将病叶面积百分比(DLA)、病斑大小(LS)和病斑数(LN)作为对叶瘟部分抗性的性状,将病斑长度(LL)和孢子量(CA)作为对穗瘟部分抗性的性状.所构建的图谱包含168个标记.应用QTLMapper 1.01b,共检测到11个表现主效应的QTL和28对双因子互作,有3个表现主效应的QTL参与对同一性状的互作.QTL的主效应对单一性状的贡献率为4.7%~38.8%,而上位性效应对单一性状的贡献率为16.0%~51.7%,QTL的主效应对大多数性状的贡献率小于互作效应,表明互作效应对于部分抗性的重要作用.对穗瘟部分抗性的两个性状LL和CA,所检测到QTL总效应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6%和82.6%,表明由排除了主效抗病基因的感病株系组成的亚群体适合于进行部分抗性QTL定位.
饶志明吴建利庄杰云柴荣耀樊叶杨HeiLeung郑康乐
关键词:部分抗性叶瘟穗瘟水稻
水稻对不同小种稻瘟菌抗性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被引量:8
2007年
以同一水稻品种接种不同小种稻瘟菌,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水稻-稻瘟菌非亲和/亲和互作消减cDNA文库。经差异筛选、序列分析及RT-PCR验证,共获得25个独立的差异表达cDNA克隆。根据与它们同源基因的功能推测,这些cDNA克隆可能参与了对病原菌的防卫反应、转录和蛋白合成与修饰等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通过RT-PCR检测了差异表达基因在非亲和/亲和互作早期的表达谱,所有被检测基因在非亲和/亲和互作零点的表达水平均相同,而在接种后的其他时间点,它们的表达在互作反应中或被诱导或被抑制,说明这些表达的变化仅仅与接种的不同小种有关,肯定了所分离到的基因及其表达变化的可靠性。受不同小种病原菌侵染后,由于一些参与防卫反应的基因被诱导或被抑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能导致水稻小种特异的抗性。
胡海燕庄杰云柴荣耀吴建利樊叶杨郑康乐
关键词:稻瘟病抑制消减杂交水稻
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介绍了水稻抽穗期QTL研究的进展,在相同亲本日本晴/Kasalath衍生的不同类型的多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5个QTL;应用高世代回交后代,精细定位了其中 8 个 QTL;将在初步定位时同一区间检测到的 1 个控制种子休眠期 QTL(Sdr1)和1个抽穗期QTL (Hd8 ),分解为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将经过精细定位表明可能具有双重功能的单个孟德尔因子Hd3 ,分解为两个功能不同的紧密连锁的基因Hd3 a 和Hd3 b;根据 QTL近等基因系的光周期反应以及这些座位间上位性互作的研究,明确了其中6个QTL的生物学功能;应用图位法克隆了其中3个QTL,研究了它们的表达和调控,并与拟南芥的同源基因进行比较。为水稻其他数量性状以及其他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
郑康乐
关键词:抽穗期数量性状位点生物学功能基因定位QT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