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103-201-055)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韶菁吴传鸿高健李德凤朱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北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2篇血管
  • 2篇益气
  • 2篇益气解毒
  • 2篇益气解毒方
  • 2篇解毒
  • 2篇解毒方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定量蛋白质组...
  • 1篇心血管
  • 1篇行为学
  • 1篇行为学评分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炎症

机构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河北大学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华润三九医药...

作者

  • 6篇李韶菁
  • 4篇高健
  • 4篇吴传鸿
  • 3篇李德凤
  • 3篇朱丽
  • 2篇杨洪军
  • 2篇杨更亮
  • 2篇陈畅
  • 2篇刘安
  • 2篇杨阳
  • 2篇闫智勇
  • 1篇梁日欣
  • 1篇李雪丽
  • 1篇段飞鹏
  • 1篇张宁
  • 1篇吴宏伟
  • 1篇苏培瑜
  • 1篇方清影
  • 1篇王军玲
  • 1篇黄志英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益气解毒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药益气解毒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银杏叶提取物组(4 mg.kg-1)、益气解毒高、中、低剂量组(25,5,1 mg.kg-1)。给药组于手术麻醉前10 min灌胃给药,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12 h后取血清和缺血脑组织制备组织匀浆液,用酶标仪定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单胺氧化酶(MAO)、髓过氧化物酶(MPO)。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和MAO,MPO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组SOD和GSH-Px显著性升高(P<0.01),MAO,MDA和MPO显著性降低(P<0.05,P<0.01)。结论:益气解毒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朱丽高健吴传鸿刘安苏培瑜李德凤张宁杨阳李韶菁
关键词:益气解毒方局灶性脑缺血氧化应激
基于氨基酸代谢的抗脑缺血益气解毒配伍中药协同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首次从氨基酸代谢的角度探讨有前期基础,针对缺血性脑中风确有疗效的新的益气解毒方3个组分人参总皂苷、盐酸小檗碱和栀子苷的协同作用机制,探索中药整合作用研究的新方法。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通过RRLC-QQQ同时测定脑缺血12h后大鼠血清中12种内源性氨基酸的含量,结合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给药剂量(5、25mg·kg-1)下的益气解毒方3组分的不同给药组合对氨基酸水平的调控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益气解毒方3组分共同给药组(5、25mg·kg-1)中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降低,特别是对于Glu、Asp、Met、Hcy和Phe5种氨基酸的水平调控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给药组合的贡献度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给药量为25mg·kg-1各组中PCI、PC3、PC4三个主成分和给药量为5mg·kg-1各组中PCI-PC5及PC7六个主成分中贡献度最大的给药组合均为益气解毒方3组分共同给药组。结论益气解毒方3组分配伍对于脑缺血后内源性氨基酸水平调节具有较好协同作用,三者共同给药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后内源性氨基酸的代谢水平异常,其作用优于两两组合或是任意单一组分给药,相比而言,人参总皂苷在总方中可能较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王军玲杨阳高健方清影李德凤吴传鸿黄志英杨更亮李韶菁
关键词:脑缺血益气解毒方氨基酸代谢神经行为学评分
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脑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寻找脑中特异的蛋白标记物,对于脑病临床诊断及药物机制研究至关重要。人脑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采用单靶点、非动态、局部的方法不适于脑病研究,而以质谱技术为基础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出现和发展,加快了脑病标志分子的研究进程。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作为精确的蛋白定量方法,是系统、动态的研究方法,为脑病机制和治疗脑病中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朱丽刘安杨洪军陈畅李德凤吴传鸿高健李韶菁
关键词:定量蛋白质组学SILAC脑病神经血管单元中药网络药理学
天母降压散对SHR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以SHR大鼠为模型,探讨天母降压散的降压作用及其相关降压机制,为临床应用天母降压散治疗高血压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HR雄性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缬沙坦组(12 mg·kg^-1),卡托普利组(9 mg·kg^-1),氢氯噻嗪组(6.25 mg·kg^-1),天母降压散低剂量组(0.36 g·kg^-1),天母降压散高剂量组(1.44 mg·kg^-1),以WKY大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16周。采用Softron BP-2010A智能无创血压计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和心率(HR);采用Adobe Photoshop CS5软件分别对左耳廓、后足固定选取区域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对血瘀证的影响;采用Vevo 2100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大鼠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FS),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然后处死大鼠并取材(血液,心脏,主动脉,肝脏,肾脏,胫骨),记录心、肝、肾的质量和胫骨长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脏及胸主动脉病理变化;分离血清血浆,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尿素(UREA)及尿酸(U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各组胸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BP及HR升高(P<0.05),8周和16周后足r值降低,g值升高(P<0.05),LVEF,FS降低,LVESV,LVIDs及IVSd升高(P<0.05),心脏质量,心脏质量/胫骨长,肝脏质量,肝脏质量/胫骨长,血浆MN,UREA及UA含量均显著升高,并促进主动脉iNOS,VEGF蛋白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母降压散给药组可持续降低SHR大鼠SBP,维持HR稳定(P<0.05),升高后足r值,降低后足g值(P<0.05),LVEF,FS升高,LVEDV,LVESV,LVIDd,LVIDs降低(P<0.05),升高血清NO含量,
赵婷婷弓铭代志李雪丽段娟慧杨若聪代耀兰李韶菁闫智勇
关键词:降压心血管血管内皮功能交感神经系统
microRNA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小非编码RNA,能够调节机体内mRNA的转录表达水平。目前,固有免疫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而miRNA在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能够对多种细胞的应答水平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影响、参与全身各器官炎症反应过程,对免疫状态的调节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microRNA在炎症的固有免疫阶段的调节活动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杨若聪段飞鹏曹佳红田朋朋闫智勇李韶菁
关键词:MICRORNA固有免疫炎症
应用快速分离色谱-串联质谱(RRLC-QQQ)定量分析脑缺血后脑组织中内源性氨基酸的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基于RRLC-QQQ建立脑缺血后脑组织中未衍生化的内源性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15 min内同时测定12种氨基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离子源为ESI,正离子扫描模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检测。结果:各氨基酸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6),其检测限低于1.53μg.L-1,定量限低于3.09μg.L-1,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1%。结论: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在脑缺血病理状态下,除N-乙酰天门冬氨酸外,脑组织中其余氨基酸水平均升高。部分氨基酸有显著变化,变化水平在术后12,24 h呈时间依赖性。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寻找脑缺血生物代谢标记物,探索研究脑缺血分子机制以及中药多成分组合药物协同作用机制。
高健杨更亮陈畅杨洪军吴宏伟吴传鸿朱丽梁日欣李韶菁
关键词:脑缺血氨基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