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010106)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延军平李双双李迎春韩雪潘婕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淡水
  • 1篇蛋白核小球藻
  • 1篇地理
  • 1篇地理人才
  • 1篇地域分异
  • 1篇冬小麦
  • 1篇研究员
  • 1篇优化栽培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措施
  • 1篇球藻
  • 1篇小麦
  • 1篇内毒
  • 1篇内毒素
  • 1篇克雷伯菌
  • 1篇肺炎
  • 1篇肺炎患者
  • 1篇肺炎克雷伯
  • 1篇肺炎克雷伯菌
  • 1篇CHLORE...

机构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周玉法
  • 1篇李双双
  • 1篇潘婕
  • 1篇马成学
  • 1篇刘长江
  • 1篇延军平
  • 1篇亓玉心
  • 1篇韩雪
  • 1篇李迎春
  • 1篇刘爽
  • 1篇孙旭
  • 1篇杨文平

传媒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水产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Fe^(3+)浓度对淡水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diosa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在500m L锥形瓶中加入培养基250m L,将氯化铁配制成Fe^(3+)浓度为0μmol/L、3μmol/L、6μmol/L、9μmol/L、12μmol/L、15μmol/L、18μmol/L、24μmol/L、30μmol/L,和36μmol/L 10个梯度,然后在10000Lux光强和恒温28℃下连续培养16d,研究Fe^(3+)浓度对淡水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diosa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Fe^(3+)先是促进藻类生长,第14d时藻种吸光度最大,是起始浓度的80倍左右,15d后开始抑制藻的生长。这可能是引起藻类爆发、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因此治理此类问题时,也要考虑铁离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于洪贤孙旭马成学
关键词:FE3+蛋白核小球藻
肺炎患者体内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肺炎患者体内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因素。方法:查阅文献,对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因素后利用我院保存的肺炎克雷伯菌株进行体外实验,以抗菌药物标准菌株液稀释浓度梯度、培养时间、抗菌药物单用或联用为变量,利用EDS-99细菌内毒素检测仪定量测定内毒素释放量。结果:抗菌药物标准菌株液稀释浓度、培养时间和两种抗菌药物联用是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因素,是否使用M-H肉汤培养基不对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产生影响。同种抗菌药物相同时间下细菌释放内毒素量大小顺序为1倍最低抑菌浓度(MIC)> 10倍MIC> 100倍MIC,同种抗菌药物相同浓度下细菌释放内毒素量大小顺序为8 h> 4 h> 2 h> 1 h,相同时间和浓度下单独使用抗菌药物比联合使用细菌释放内毒素量更多。结论:在临床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选用时,应结合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杨文平刘爽王海滨亓玉心刘长江周玉法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内毒素
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被引量:16
2011年
针对人才地理学对具有特殊专业或学科背景人才研究明显缺失的问题,选取具有地理学背景的教授、研究员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时空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影响其数量、年龄结构及分布特征的因素。结果表明: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布不均衡,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中部,西部最少。青年地理教授、研究员本区比例则呈现东部少于中部,中部少于西部的特征。工作地区域聚集和空间分异现象明显。其特点反映了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除受经济地理环境、政治、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外,还有其自身形成原因。
李双双延军平
关键词:地理人才地域分异研究员
基于DSSAT模型河北省冬小麦优化栽培管理方式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使DSSAT模型在河北省麦区得到应用并制定相应的最佳农田管理措施,本研究利用DSSAT模型模拟了小麦生长中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播和晚播均会减少成熟期最大干物质量,当播种日期在10月9日时小麦最大干物质量和产量均达最高;播种密度为450株/m^2时产量达到最高,低于450株/m^2时小麦产量下降明显,高于450株/m^2时小麦产量也出现轻微下降;施氮量大于240 kg/hm^2时冬小麦产量增长速率降低,施氮量超过360 kg/hm^2时冬小麦产量变化不明显;每次最佳灌溉量在60 mm。因此,通过模型拟合确定的试验区合理播种日期为10/5—10/21,播种密度为450株/m^2,合理施氮量为240 kg/hm^2,每次灌溉量为60 mm。
葛连兴李迎春彭正萍贺勇潘婕韩雪李鸿池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