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8029)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令安马海强傅盘铭孙江杨捍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近红外单光子探测器被引量:16
- 2007年
- 该单光子探测器在实验中使用半导体制冷器制冷,雪崩二极管工作于盖革模式下,使用交流耦合方式提供门脉冲信号,通过延迟补偿和采样门控消除尖脉冲干扰,采用反馈门控减小后脉冲影响,优化电路参数减小暗计数.经实验测试与分析,温度在-62.5℃,门脉冲宽度为50ns,采样门控为10ns的条件下,最佳工作点的暗计数率小于4×10-6ns-1,量子效率约18%,噪声等效功率为2.4×10-19W/Hz1/2.
- 孙志斌马海强雷鸣杨捍东吴令安翟光杰冯稷
- 关键词:单光子探测半导体制冷雪崩二极管盖革模式
- 布里渊增强非简并四波混频
- 2008年
- 在CS2介质中观测到由声波引起的布里渊增强非简并四波混频(NFWM)和由分子取向栅产生的瑞利型NFWM.研究发现,分子取向栅与声波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声波的存在会破坏瑞利型NFWM和布里渊增强NFWM极化之间的相位关系.
- 刘霞牛金艳孙江米辛姜谦吴令安傅盘铭
- 关键词:四波混频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
- 基于偏振叠加和干涉两种方法的可控光脉冲延时器
- 2010年
- 可控的光信号延时在科研和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两种可控光脉冲延时器的方案,分别基于偏振叠加和干涉原理.通过相位调制器的调制将光脉冲约束在一个环路中,需要时再释放,以达到光脉冲延时的目的.调节环路的长度和循环的次数便可以实现延时时间的可控.这两种方案均可以应用于全光纤光路中,通过集成光学技术可以实现微小尺寸的封装.基于偏振叠加的方案还可以方便地应用于自由空间光延时.
- 赵建领吴令安
- 关键词:偏振
- 光学外差法测量Ba原子的自电离态被引量:1
- 2008年
- 提出了把三光子共振非简并六波混频(NSWM)和双光子共振非简并四波混频(NFWM)应用于研究Ba原子自电离态的光学外差探测方法。采用该方法测量了Ba原子的6P3/219d自电离态,并观察到了三光子共振NSWM和双光子共振NFWM信号干涉引起的信号增强。该方法是一种纯非线性光学方法,具有优秀的空间分辨率和简单的光路。其中双光子共振非简并四波混频信号作为本地振荡光束,三光子共振非简并六波混频信号作为信号光束,通过改变信号光束的频率来达到用光学外差探测法研究Ba原子自电离态的目的。该方法中,实现相位匹配所要求的条件不是很严格,可以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实现相位匹配,而一般的六波混频很难做到相位匹配,并且所测量的信号是相干光,当用窄带宽的激光时,可以获得消多普勒的分辨率。
- 孙江苏红新王延帮郭庆林左战春傅盘铭
- 关键词:四波混频
- 基于偏振纠缠光子对的单光子源被引量:11
- 2009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参量下转换纠缠光子对获得单光子源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的光路、数据采集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实验结果显示,由此方案获得的单光子源的品质要优于弱相干光式的单光子源两个数量级,即多光子光脉冲出现的概率降低了100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有望得到实际应用.
- 马海强王素梅吴令安
- 关键词:单光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