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061KY36)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费安裕林咸平叶晓玲方燕李辉军更多>>
相关机构:台州学院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屈光
  • 1篇屈光回退
  • 1篇近视
  • 1篇近视眼
  • 1篇后屈光回退
  • 1篇回退

机构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台州学院

作者

  • 1篇赵春娟
  • 1篇李辉军
  • 1篇方燕
  • 1篇叶晓玲
  • 1篇林咸平
  • 1篇费安裕

传媒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眼;Ⅲ组≥-9.00D,计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3个月,裸眼视力4.4~5.2,平均4.98±0.12,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有36眼视力<5.0且近视屈光度高于-1.00D为屈光回退眼,105眼为正常眼。术后各阶段随访时发现,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角膜最薄处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负性屈光度增大,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033、7.739、6.500,均P<0.01);但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厚度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5.485,P<0.01;其余均P>0.05)。设术后第3个月的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X1为术前近视屈光度,X2为角膜切削比,X3为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4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5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P=0.000)。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欲取得较好疗效,应考虑不同因素,如术前近视屈光度、角膜切削比、术后角膜增殖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改变等因素均有可能对LASIK的疗效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以提高角膜切削比值,减少角膜的前突,将剩余屈光度用日后配戴低度眼镜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出现�
林咸平费安裕李辉军赵春娟叶晓玲方燕
关键词:近视眼屈光回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