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ZW007)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鲁枢元徐国超朱鹏杰马治军潘华琴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陶渊明
  • 5篇生态批评
  • 3篇文学
  • 2篇人心
  • 2篇诗人
  • 2篇《喧哗与骚动...
  • 1篇得失
  • 1篇学史
  • 1篇言外之意
  • 1篇言语
  • 1篇幽灵学
  • 1篇元问题
  • 1篇札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时代
  • 1篇师古
  • 1篇诗话
  • 1篇诗学
  • 1篇视点
  • 1篇私有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鲁枢元
  • 2篇徐国超
  • 1篇马治军
  • 1篇朱鹏杰
  • 1篇潘华琴
  • 1篇王惠

传媒

  • 3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阅江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问题:人与自然——关于陶渊明与卢梭、梭罗的比较陈述被引量:6
2011年
"人与自然"问题是一个"元问题",在时间上先于、在空间上笼罩其他所有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遗憾的是,现代人对它的解答长期处于层层迷误之中。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法国18世纪思想家卢梭、美国诗人兼学者梭罗,三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哲人,面对"人与自然"这一元问题,却给出相近的答案:热爱自然,顺应自然,珍惜人的天性,像大自然一般自然地生活,在与自然的交流融汇中享受天地间至高的精神愉悦。本文以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为背景,在对三位诗哲的比较陈述中,探究"人与自然"的当代意义。
鲁枢元马治军
关键词:元问题陶渊明卢梭梭罗古代诗人
古典乌托邦·乌托邦·反乌托邦——读陶渊明札记被引量:5
2010年
在空间上,桃花源是一个封闭自守、绝不与外交通的世界;在时间上,桃花源中的时间如果不说是停滞的,也该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桃花源正是由于守护了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才成了与外面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将莫尔、培根们的"乌托邦"对照陶渊明的"桃花源",莫尔、培根的社会理想尽管各有侧重,但都是建立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理性主义传统之中的;陶渊明的桃花源则是建立在老庄哲学的社会理想之中的,如果还要将其称为乌托邦,那么西方莫尔、培根的社会理想是一种"光明的"、"进取的"的乌托邦,东方陶渊明的桃花源则是一种"幽晦的"、"退隐的"古典的乌托邦。20世纪以来日渐强化的"反乌托邦"运动以挖苦、嘲弄、批判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启蒙主义乌托邦的"反拨",却有意无意地表达了对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深切关怀。陶渊明的古典乌托邦思想在当今地球人类面临的生态时代,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及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鲁枢元
关键词:乌托邦生态批评
“言外之意”——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被引量:1
2007年
文学言语活动与个体生命有着密切关联,"言外之意"的生成与衍化,"言外之意"的存在并非由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所导致,相反,"言外之意"是个体生命内在情感私密性的留存,同时也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
潘华琴
关键词:言外之意
闲逸与生态时代劳动伦理——关于陶渊明回归诗学的再阐释被引量:1
2012年
在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中,像陶渊明这样长期生活在底层、亲自从事劳动生产的诗人的确不多。因此,‘唠动”便成为当代陶渊明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并被予以高度评价。
鲁枢元
关键词:陶渊明研究生态时代诗学诗人
中国传统自然主义文学精神的消亡——从陶渊明之死谈起被引量:3
2012年
陶渊明是中国传统自然主义文学精神的代表,随着"自然"的价值与意义在中国文学思潮中的流变,陶渊明的文学地位也在随之变化。20世纪以来,在现代启蒙理性与革命政治理念的双重挤迫下,陶渊明已经渐被时代遗弃。依据德里达的"幽灵学"理论,本文作者仍期待陶渊明的精神遗传能够对自然生态惨遭破坏、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当前人类生活产生微妙的影响。
鲁枢元
关键词:陶渊明文学史幽灵学
素心清谣:清贫自守与消费社会——读陶渊明札记被引量:1
2012年
一种健康的、淳朴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被堕落的消费主义文化所取代,并对地球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消费文化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和谐的社会关系、适当的劳作和自主的闲暇,并不绝对地依赖富有。要解救消费主义引发的整个人类文明的悲剧,务必保持批判的"反话语",给消费社会举荐一个高尚、纯洁的灵魂,本文认定那就是中国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他曾经在贫苦生活中获取精神的最高愉悦,在最低"消费"的前提下,为人类文化作出最大贡献。陶渊明的清贫操守更接近道家精神。"清",则有益于精神生态的陶冶,"贫"则有助于自然生态的养护。陶渊明的诗歌也应视为"生态文学"的楷模。
鲁枢元
关键词:消费文化陶渊明生态批评
另类的批判——《喧哗与骚动》的批判视点及其后现代启示被引量:1
2008年
在生态批评理论中,地方、女性与人心具有某种天然的同一性。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正是以这三个维度作为批判的视点,使作品在深层次上渗透着一种解构现代性意识形态假设的后现代精神。福克纳希望借此为现代人找回那种清冽、干净的感觉,为美的精神制造哪怕是微弱的回声。
徐国超
关键词:生态批评人心
地方·女性·人心——《喧哗与骚动》的生态批评视界被引量:3
2008年
在生态批评理论中,地方、女性与人心具有某种天然的同一性。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正是以这三个维度作为批判的视点,使作品在深层次上渗透着一种解构现代性意识形态假设的后现代精神。福克纳希望借此为现代人找回那种清冽、干净的感觉,为美的精神制造哪怕是微弱的回声。
徐国超
关键词:女性人心生态批评
论《沧浪诗话》的“师古”思想体系及其得失
2007年
本文从师法的对象——“以汉魏晋盛唐为师”、师法的原因——“盛唐诸人惟在兴趣”和师法的方法——从“识”到“妙悟”三个角度对严羽《沧浪诗话》“师古”思想体系进行了梳理和阐发,并对之作出了准确的特点、原创的意义和超越性的价值等正面评价以及矛盾、错讹和疏漏的负面评价。
王惠
关键词:《沧浪诗话》师古
中国“精神生态”研究二十年被引量:19
2010年
"精神生态"作为一个学术用语,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余年,但国内学界对其并未形成一致的理解,使用上显得较为紊乱,更缺少系统的阐发。"精神生态"一语的发生、发展历程和使用现状表明,"精神生态"关注人类精神领域的健康洁净,关注作为精神性主体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所倡导的价值观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学艺术是精神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精神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朱鹏杰
关键词:精神生态文学艺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