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443)

作品数:44 被引量:143H指数:6
相关作者:朱耀斌范祥明李志强刘迎龙张伟华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6篇心脏
  • 13篇动脉
  • 12篇深低温
  • 11篇低温停循环
  • 11篇深低温停循环
  • 11篇停循环
  • 10篇先天
  • 10篇先天性
  • 10篇先天性心脏
  • 9篇心脏病
  • 9篇手术
  • 9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冠状
  • 6篇肺动脉
  • 5篇畸形
  • 5篇冠状动脉
  • 4篇血管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外循环
  • 4篇海马

机构

  • 4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篇郑州大学第一...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瑞典隆德大学...
  • 9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北京市心肺血...
  • 3篇郑州颐和医院
  • 2篇郑州人民医院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家心血管病...
  • 1篇日喀则市人民...

作者

  • 34篇朱耀斌
  • 23篇范祥明
  • 20篇刘迎龙
  • 20篇李志强
  • 16篇张伟华
  • 15篇刘东海
  • 15篇乔晨晖
  • 15篇张晶
  • 14篇刘扬
  • 14篇杨尧
  • 13篇苏俊武
  • 12篇廖秋明
  • 11篇李刚
  • 6篇许耀强
  • 6篇樊星
  • 6篇贺彦
  • 5篇刘爱军
  • 5篇续玉林
  • 5篇张新
  • 5篇罗鸿

传媒

  • 33篇中华实用诊断...
  • 4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Chines...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K双叶机械瓣应用于二尖瓣置换术机械功能评价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评价GK双叶机械瓣应用于二尖瓣置换术近中期的机械功能。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以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为主要病变的20例患者。其中10例应用GK双叶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GK组),男5例、女5例,年龄40~69(56.4±8.9)岁;另10例应用Medtronic Open Pivot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Medtronic组),男4例、女6例,年龄30~69(50.2±8.0)岁。比较两组术前基础资料、术中及术后资料。术后3年通过心脏CT血管造影评价人工机械瓣膜的在体形态和瓣叶开放角度,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死亡,无瓣周漏、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二次开胸止血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3年随访资料显示,术后近中期的机械瓣膜功能无明显差异,未见血栓形成及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心脏CT血管造影及心脏彩超检查示两组患者人工机械瓣膜的在体形态良好。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后3年GK双叶机械瓣膜具有良好的机械瓣膜功能,与Medtronic双叶机械瓣效果相当。
张伟华李杰张新张亮朱耀斌罗鸿马宁刘东海臧素华乔晨晖李继峰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功能评价
HP100XD心脏保存液低温保存猪离体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功能的效果评价
2014年
目的评价低温心脏保存液HP100XD对猪离体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功能的保存效果。方法瑞典家猪10只,全身麻醉及全身肝素化后取出心脏,经冠状动脉开口滴注氧和Krebs溶液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液,于手术显微镜下游离前降支远端血管,并切成1mm长的血管环。随机将血管环分为新鲜对照组、24h保存组和48h保存组,新鲜对照组将血管环直接置入器官浴槽内,24h保存组和48h保存组将血管环置入4℃HP100XD溶液中分别保存24、48h。3组采用高钾Krebs溶液和血栓烷A2相似物(U-46619)检测平滑肌的收缩功能,采用罂粟碱诱导血管环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评价平滑肌的舒张功能。结果新鲜对照组由高钾Krebs溶液和U-46619诱导的收缩反应值分别为(22.3±3.3)、(16.4±3.6)mN,24h保存组分别为(21.8±3.4)、(16.3±2.3)mN,48h保存组分别为(22.3±3.3)、(17.3±2.2)mN,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管平滑肌的最大舒张百分数均为100%。结论 HP100XD溶液可完整保存离体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功能达48h,是一种较好的心脏保存液。
张伟华马宁张新罗鸿乔晨晖廖秋明Steen Stig李继峰朱耀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离体平滑肌
肺血减少肺动脉低压时肺小血管的病理形态观察和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紫绀型肺血少动物模型,对肺血减少时未成熟肺小血管进行形态观察和半定量分析,观察肺血减少时未成熟肺小血管的发育特点。方法取紫绀型肺血少动物肺组织,进行固定、制片及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半定量测量分析肺小动脉中膜厚度(media thickness,MT)及中膜厚度百分比(percentage of media thickness,MT%)、中膜面积(media section area,MS)及中膜面积百分比(percentage of media section area,MS%);计数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目(arterial numbers of per square centimeter,APSC)和单位面积肺泡数量(mean alveolar nunber,MAN);计算同一张切片所有泡内肺动脉(intraacinar pulmonary arteries,IAPA)中肌型动脉(circular muscular artery,CMA)、部分肌型动脉(partially muscular artery,PMA)和无肌型动脉(non-muscular artery,NMA)的比例。结果同对照组(C组)相比,光镜观察肺血减少组(D组)肺小动脉中层退化和发育不良,管腔扩大,形态不规则,管壁厚薄不均,部分弹力纤维层中断、缺失。PMA和NMA比例较C组高,而CMA比例相对较低(P<0.001)。D组肺小动脉MT、MT%及MS、MS%均显著小于C组(P均<0.001)。D组APSC较C组减少(P<0.01),而MAN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镜下显示D组肺小血管内皮细胞胞质肿胀,基膜变薄;弹力纤维排列不整齐,有的区域萎缩变薄或中断;血管中层平滑肌轻度萎缩;细胞器减少,线粒体空泡化;部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明显,板层体丰富。结论肺血流减少时肺小血管发育不良或退化,形态结构异常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尽早改善肺血少状态是促进肺血管发育和改善全身状况的关键。
许耀强刘迎龙苏俊武李刚朱耀斌
关键词:肺动脉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紫绀
单纯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单纯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二尖瓣成形术单纯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检查提示中度反流8例,重度反流7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瓣环有不同程度扩大。结果术中证实15例二尖瓣瓣环均有扩大,11例存在瓣裂,其中前瓣瓣裂4例,后瓣瓣裂3例,4例前、后瓣均存在瓣裂,余4例中1例为瓣叶增厚瓣膜发育短小并脱垂致对合不良,1例存在副瓣致关闭不全,2例A2区无腱索附着致前瓣脱垂。15例均行瓣环环缩术,其中加用成形环2例,缝合瓣裂11例,2例行腱索转移,1例将副瓣与前瓣缝合折叠并环缩相应瓣环。无手术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80.3±19.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0.9±16.6)min,ICU住院时间(10.5±192.0)h,术后住院时间(8.5±3.2)d;术后并发心包积液、一过性结性心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各1例,均治愈;出院时超声提示二尖瓣无反流5例,轻微反流6例,轻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1例;随访1.7~49.4个月,二尖瓣无反流6例,轻微反流6例,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例。结论单纯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多为二尖瓣瓣膜发育异常,及时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应根据病理改变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李晓锋朱耀斌苏俊武张晶范祥明李志强许耀强李玲曹跃丰贺彦张辉程沛刘迎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术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术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250例行CABG患者,术前检测血清FFA水平,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及术后早期和随访1a内心血管相关并发症等不良结果的发生情况。绘制ROC曲线,根据AUC评估术前血清FFA水平对不良结果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术前血清FFA水平预测CABG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615,AUC为0.76(95%CI:0.62~0.91,P=0.003);预测术后1a再发心绞痛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415,AUC为0.72(95%CI:0.63~0.82,P<0.001);预测术后1a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615,AUC为0.71(95%CI:0.57~0.84,P=0.006);多因素分析调整后的术前血清FFA水平对术后1a再发心绞痛、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术后1a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值分别为0.69(95%CI:0.57~0.81,P=0.042)、0.75(95%CI:0.57~0.93,P=0.130)、0.70(95%CI:0.54~0.85,P=0.096)。结论术前血清FFA水平可较好预测CABG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后1a再发心绞痛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陈伊杜娟郑哲邹亮张志鹏杨立猛王新洁王欣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游离脂肪酸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脓毒血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脓毒血症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68例脓毒血症患者为脓毒血症组,根据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分为危重组32例和非危重组36例,6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和血生化检查等,观察并比较各组全部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每5min NN间期的标准差均值(SDANN)、全部NN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占总NN间期数的比例(PNN50),以及血乳酸、皮质醇、空腹血糖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分析心率变异性与脓毒血症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脓毒血症组RMSSD[(20.19±6.03)ms]、SDANN[(76.78±18.90)ms]、SDNN[(92.32±16.45)ms]、PNN50[(9.15±2.79)%]均低于对照组[(36.87±11.43)ms、(98.57±19.43)ms、(122.56±19.36)ms、(15.46±4.64)%](P<0.05),乳酸[(2.42±1.01)mmol/L]、皮质醇[(334.3±80.5)μg/L]、空腹血糖[(7.03±2.15)mmol/L]高于对照组[(1.03±0.62)mmol/L、(165.9±53.7)μg/L、(4.54±1.28)mmol/L](P<0.05);脓毒血症危重组SDANN[(59.45±9.03)ms]、SDNN[(72.36±13.57)ms]、PNN50[(7.81±2.98)%]均低于非危重组[(88.24±15.36)ms、(107.46±16.49)ms、(9.92±3.04)%](P<0.05),RMSSD[(19.79±6.21)ms]与非危重组[(22.01±5.64)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危重组乳酸[(3.67±1.34)mmol/L]、皮质醇[(387.8±61.3)μg/L]、空腹血糖[(10.42±2.42)mmol/L]均高于非危重组[(1.78±1.21)mmol/L、(283.7±52.5)μg/L、(6.35±1.05)mmol/L](P<0.05);脓毒血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SDANN、SDNN呈负相关(r=-0.476,P=0.008;r=-0.451,P=0.006),与乳酸、皮质醇和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73,P=0.000;r=0.674,P=0.000;r=0.696,P=0.000);SDANN诊断脓毒血症预后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20、82.6%、99.8%和82.4,SDNN诊断脓毒血症预后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52、96.9%、89.2%和86.1。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心率变�
陈伟荣爱红欧珠朱耀斌张晶李志强范祥明刘东海张伟华廖秋明杨尧刘扬乔晨晖
关键词:脓毒血症心率变异性预后
小儿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个体化外科治疗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效果。方法 78例主动脉弓部病变患儿,其中19例单纯主动脉弓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或合并小的房间隔缺损、轻度瓣膜反流等采用左后外侧切口,切除COA狭窄段行端端吻合;31例COA合并心内畸形采用体外循环下一期矫治弓部病变和心内畸形,端端吻合技术矫治;28例COA合并弓发育不良、心内畸形需一期矫治及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on of aortic arch,IAA)者采用扩大端侧吻合技术行主动脉弓重建。结果 3例死亡,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右侧上下肢动脉压差由术前中位数压差43.2mm Hg下降至术后中位数压差2.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检查跨狭窄段压差由术前(41.1±20.8)mm Hg下降至术后(16.3±11.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1.2±3.1)个月,未发生吻合口再狭窄。结论个性化选择手术方式治疗小儿主动脉弓部病变,近、中期效果良好。
李志强刘爱军朱耀斌范祥明苏俊武程沛刘迎龙
关键词:心脏畸形心脏手术
手术治疗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2例Ebstein畸形患者,1例Carpentier分型D型行双向Glenn术,44例(Carpentier分型A型6例、B型34例、C型4例)行改良Carpentier法三尖瓣成形术,17例(Carpentier分型B型2例、C型15例)行改良Carpentier法三尖瓣成形术+双向Glenn术;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者均同期进行矫治;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者视三尖瓣瓣口面积和右心房压力决定是否保留部分或全部房间隔或卵圆孔。记录手术情况,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体外循环时间61~14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1~10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5h^24d,ICU住院时间1~40d;围术期死亡3例,余59例术后6~106d出院,随访1个月~6a,心功能及活动能力正常,均未出现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Carpentier法三尖瓣形成术和/或双向Glenn术矫治Ebstein畸形,解剖学上可获得满意的纠正,术后远期效果优良。
许耀强刘迎龙苏俊武贺彦范祥明孔繁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三尖瓣成形术双向GLENN术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是一组能与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发生共价结合的蛋白。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SUMO可通过与不同底物蛋白的结合调节机体各种生物学过程。SUMO与底物蛋白结合的过程称为SUMO化,是可逆过程。脑缺血时脑组织中SUMO化水平明显升高,且在深低温和中度低温情况下SUMO化水平明显升高。这种缺血后激活的SUMO化被认为是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反应。本文对蛋白质的SUMO化修饰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斌朱耀斌杨尧张晶范祥明李志强刘迎龙
关键词:脑损伤脑缺血
A novel rat model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for 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without blood priming被引量:3
2014年
Zhang WeihuaZhang YanboLiu DonghaiZhu YaobinQiao ChenhuiWang JiaxiangXu YulinLiu YangLi BinYang Yao
关键词:深低温大型动物动力学参数灌注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