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7A071)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杨介钻李兰娟何剑琴魏丽赵学辉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2篇实时荧光
  • 2篇染料法
  • 2篇肝炎
  • 2篇肝炎患者
  • 1篇血浆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荧光
  • 1篇人外周血
  • 1篇实时荧光PC...
  • 1篇重型
  • 1篇重型肝炎
  • 1篇重型肝炎患者
  • 1篇转录
  • 1篇外周血浆
  • 1篇细胞
  • 1篇淋巴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杨介钻
  • 2篇李兰娟
  • 2篇何剑琴
  • 1篇俞海英
  • 1篇胡云良
  • 1篇高海女
  • 1篇赵学辉
  • 1篇王建国
  • 1篇邵凤霖
  • 1篇魏丽
  • 1篇盛吉芳
  • 1篇李敏伟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染料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外周血αβT淋巴细胞克隆的条件优化及初步应用
2010年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PCR检测人外周血αβT淋巴细胞克隆性扩增的反应条件及在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克隆特异性T淋巴细胞上的初步应用.方法 染料法(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对6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T淋巴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BV)基因进行扩增,分别就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数等进行比较研究.优化后PCR检测12例慢乙肝患者PBMC来源的TCRBV的24个基因家族,作PCR产物的熔解曲线峰形图,并分析T淋巴细胞克隆性扩增情况.结果 染料法实时荧光PCR检测 TCRBV基因家族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0.6℃,引物终浓度为0.5 μmol/L,循环数为40个,且熔解曲线分析起始温度80℃优于75℃.PCR产物熔解曲线峰形图上发现,慢乙肝患者某些TCRBV基因家族表现为单峰,测序结果表明其为单克隆PCR产物.结论 本研究优化了染料法实时荧光PCR检测TCRBV基因家族方法,熔解曲线峰形图可用于检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扩增,并可能用于检测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克隆特异性T淋巴细胞.
高海女俞海英杨介钻李敏伟何剑琴
关键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扩增
染料法实时荧光PCR检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克隆特异性αβT淋巴细胞
2009年
以染料法(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并结合基因熔解曲线峰形来监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乙重肝)患者(健康献血者为对照)外周血T细胞受体β链基因(TCRBV)克隆特异性扩增情况,从而可能反映慢乙重肝患者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状态。
杨介钻何剑琴邵凤霖王建国盛吉芳李兰娟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检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染料法T淋巴细胞克隆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浆IL-18、IP-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浆中细胞因子IL-18、IP-10水平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33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不同时期的血浆IL-18、IP-10水平,并同时检测其肝功能。结果:抗病毒治疗后,血浆IL-18、IP-10及血清ALT水平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后第12周、第2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8、IP-10与A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9、0.656,P值分别为P<0.05、P<0.01)。结论:IL-18、IP-10在慢乙肝患者肝脏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浆IL-18、IP-10水平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动态,评价抗病毒药物疗效。
赵学辉杨介钻魏丽胡云良李兰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