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10815000399)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4
- 相关作者:向垒李彦文莫测辉吴小莲黄献培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基因型空心菜对环丙沙星及恩诺沙星的吸收累积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人类医疗和动物养殖均大量使用抗生素,通常大部分以药物原形随粪尿排出,造成环境污染[1-4]。珠三角地区、天津市等地蔬菜基地土壤、蔬菜中普遍检出抗生素[5-8],危害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筛选污染物低累积蔬菜品种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策略。对于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等污染物低累积蔬菜品种筛选已有一些报道[9-11],但对于抗生素低累积蔬菜品种筛选尚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广州地区7种主要基因型空心菜-水培系统(设置污染水平Ⅰ、Ⅱ、Ⅲ分别为0.05、0.25、1mg·L-1)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吸收累积与残留特征,以期为农产品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 尹倩黄献培李彦文莫测辉吴小莲向垒朱莉张可池梦洁
- 关键词:空心菜抗生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
- 农田土壤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1
- 2015年
- 蓝藻水华释放的微囊藻毒素(MCs)通过灌溉、堆肥沤田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HPLC-MS/MS)研究了滇池周边35个代表性农田土壤样品中3种典型微囊藻毒素(MC-LR、MC-RR、MC-YR)的含量、分布特征及风险水平.结果表明,MCs检出率为85.7%,总含量为n.d.~7.8μg/kg,平均含量为1.6μg/kg,其中MC-RR检出率(82.9%)和含量(n.d.~5.3μg/kg)最高.3种MCs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健康风险以MC-YR最大,生态风险以MC-LR最大.儿童以口腔暴露MCs为主,成人以皮肤暴露MCs为主,儿童暴露MCs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 詹晓静向垒李彦文莫测辉邓哲深黄缤慧温宏飞蔡全英赵海明
- 关键词:农田土壤污染特征滇池
- 长期施用粪肥蔬菜基地蔬菜中典型抗生素的污染特征被引量:27
- 2013年
-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分析了珠三角地区某长期施用粪肥蔬菜基地蔬菜中16种典型抗生素的含量,并初步评价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抗生素不同程度被检出,检出率为11%~100%,大多数含量<5μg·kg-1(干重),最高为23.88μg·kg-1,平均为0.91μg·kg-1,以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嘧啶为主.各蔬菜样品中至少检出1种抗生素,最多达10种.蔬菜不同器官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为地下部>地上部.人体通过食用研究区蔬菜摄入抗生素的量低于日允许摄入量(ADI),表明其健康风险较小,但多种抗生素的联合毒性及其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
- 吴小莲向垒莫测辉姜元能严青云李彦文黄献培苏青云王纪阳
- 关键词:蔬菜抗生素
- 水稻幼苗对纳米氧化铜的吸收及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响应被引量:12
- 2015年
- 以纳米氧化铜nano-Cu O(10,100mg/L)为研究对象,以微米氧化铜micron-Cu O(10,100mg/L)及铜离子Cu2+(1.4,2.3mg/L)为对照,通过水培实验,探讨水稻对nano-Cu O的吸收积累及其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响应.结果表明,各浓度(10,100mg/L)nano-Cu O处理条件下,水稻根部及地上部铜含量(根351~1444mg/kg dw;地上部9~45mg/kg dw)总体高于micron-Cu O处理(根248~817mg/kg dw;地上部1.57~1.60mg/kg dw)及Cu2+处理(根147~220mg/kg dw;地上部14~26mg/kg dw),且在水稻幼苗根及茎透射电镜图片中均观察到nano-Cu O的存在,指示水稻可通过纳米颗粒的形式吸收、转运nano-Cu O.Nano-Cu O在水稻根细胞中主要存在于核内体中,指示内吞作用是其进入根细胞的主要方式.Nano-Cu O对水稻幼苗根系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对各根系形态指标的抑制率为28%~74%,其中总根长、根体积和比表面积为最敏感;nano-Cu O的吸收累积及纳米效应是其水稻根系毒性的主要原因.低浓度nano-Cu O(10mg/L)胁迫时,水稻幼苗根系活力显著提高,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无显著差异;高浓度nano-Cu O(100mg/L)胁迫时,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和总吸收面积显著降低.
- 刘涛向垒余忠雄莫测辉李彦文赵海明蔡全英李慧
- 关键词:纳米氧化铜水稻根系生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