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303542)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家祥曾胜男朴圣洁张楠甘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靶材
  • 3篇ITO靶材
  • 2篇烧结法
  • 2篇分散剂
  • 2篇ITO
  • 1篇导电
  • 1篇导电机制
  • 1篇氧化铟
  • 1篇氧化铟锡
  • 1篇粘度
  • 1篇升温速率
  • 1篇素坯
  • 1篇微观结构
  • 1篇微结构
  • 1篇稳定性
  • 1篇相对密度
  • 1篇相组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粉
  • 1篇纳米粉体

机构

  • 8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8篇刘家祥
  • 2篇甘勇
  • 2篇张楠
  • 2篇朴圣洁
  • 2篇曾胜男
  • 1篇吴妲
  • 1篇王玥
  • 1篇刘宸
  • 1篇李亚静
  • 1篇李敏
  • 1篇王海宁
  • 1篇程念

传媒

  • 6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稀有金属
  • 1篇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降温速率对ITO靶材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对400,500,600,700,800,900,1000℃温度下煅烧制得的氧化铟锡(ITO)粉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利用Vegard定律分析得到的衍射数据计算出靶材的晶格常数和氧化锡在ITO靶材中的固溶度,得出ITO靶材中氧化锡的固溶度大小主要与温度有关,氧化锡相在靶材中的固溶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结论。靶材热压烧结降温时,保持120-150℃·h^-1的降温速率可以得到纯度为99.995%,相对密度为99.274%的氧化铟单相ITO靶材。
李亚静刘家祥
关键词:ITO靶材固溶度相组成
胶体法制备透明导电ITO薄膜被引量:4
2005年
以锡盐和金属铟为原料采用胶体法制备ITO前驱物浆料,通过提拉法在镀有SiO2薄层的浮法玻璃基片上制备透明导电ITO薄膜。用TEM测定ITO前驱物浆料颗粒大小;用XRD、SEM、AES分别对ITO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用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电阻仪检测ITO薄膜光电性能。结果表明:ITO前驱物浆料的颗粒粒径为2nm^15nm,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ITO薄膜厚度越大,方电阻越小,平均透过率下降;ITO薄膜在波长为360nm^800nm区的透过率随膜厚增加有不同的影响;退火温度越高,膜方电阻越低;当膜厚为300nm、退火温度600℃时,膜方电阻达到258?/□,其透过率在波长550nm处达到89.6%,且薄膜表面平整。
刘家祥甘勇朴圣洁
关键词:ITO微结构
分散剂对ITO前驱物浆料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以金属铟和结晶四氯化锡为原料,通过加入各种添加剂制备了稳定的ITO前驱物浆料。利用沉降实验、Zeta电位、透射电镜研究了分散剂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考察不同pH值条件下,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对ITO浆料稳定性的作用,探究其分散机理。结果表明,在ITO前驱物浆料中加入离子型分散剂乙醇胺,通过乙酸调节pH值,可使颗粒间具有较高静电效应,在此基础上加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EG、PVP),使得颗粒间又具有空间位阻效应。从而防止了颗粒间的团聚,可得到高度分散的浆料。前驱物浆料颗粒粒度主要分布在10~20nm之间。结果表明,最优的分散剂用量为:PEG10%(质量分数,下同),PVP10%和乙醇胺2.5%。
张楠刘家祥吴妲
关键词:分散剂稳定性ZETA电位PH值
分散剂PEG对ITO前驱物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以金属铟和结晶四氯化锡为原料,加入各种添加剂制备了稳定的ITO前驱物浆料。利用Zeta电位、扫描电镜、沉降试验研究了分散剂PEG对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PEG与ITO前驱物氢氧化物胶粒表面建立了较强的氢键,通过空间位阻稳定作用提高了浆料的稳定性;PEG的加入可使浆料中固体颗粒分散均匀,颗粒粒度主要分布在50~100nm之间;沉降试验和粘度的测定表明,浆料pH值在8.0,分散剂PEG用量在1.0%~2.0%(质量分数,下同),粘度在2.1~2.6mPa.s时,在沉降120h后的浆料中,固体颗粒沉降体积百分比在10%以内,能够保证浆料的相对稳定。
朴圣洁刘家祥曾胜男
关键词:分散剂粘度
纳米级氧化铟锡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氧化铟锡复合粉体前驱物,煅烧得到纳米级氧化铟锡(ITO)复合粉体,用TG-DTA,XRD,TEM,ICP-AES,XRF和BET研究了纳米级ITO复合粉体的性能。前驱物铟锡氢氧化物的分解温度为291.5℃,300℃下烧结即可得到立方结构的ITO结晶粉体,Sn嵌入到In2O3晶格中,形成单相的ITO固溶体颗粒。随着温度的升高,ITO固溶体颗粒结晶更完全,晶粒长大。前驱物铟锡氢氧化物分别在600℃,800℃和900℃煅烧4h得到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粒径为20nm^30nm的类球形ITO复合粉体。600℃煅烧得到的ITO复合粉体的纯度为99.995%,配比为In2O3:90.045%,SnO2:9.955%,比表面积为50.88m2/g。该粉体烧结活性高,将该粉体用简单的烧结工艺在1000℃烧制的ITO靶材相对理论密度达到99.25%。
刘家祥李敏甘勇王海宁
关键词:纳米粉体氧化铟锡
成形工艺对烧结法制备ITO靶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以平均粒径为30nm的ITO粉体为原料,添加少量聚乙烯醇(PVA)造粒,模压成形获得素坯,在氧气氛、1550℃烧结素坯制备IT0靶材。采用100~600MPa的成形压力,添加0.5%,1.0%,2.5%的PVA制备靶材,研究压力和PVA添加量对靶材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压力在100~500MPa内,素坯及靶材密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500MPa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7.5%和99.16%。600MPa时素坯和靶材密度略微降低。成形压力越高,摩擦导致的压力损失越大,素坯脱模越困难。增大PVA添加量,素坯更易脱模,且坯体内密度分布更均一。添加1.0%的PVA时获得的素坯及靶材密度最高,分别为45,21%和98,45%。得出素坯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成型压力400MPa,PVA添加1.0%。
王玥刘家祥刘宸
关键词:粉末冶金ITO靶材素坯PVA
锡掺杂量对胶体法制备I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以金属铟和锡盐为原料采用胶体法制备Sn掺杂三氧化二铟(ITO)前驱物浆料,通过提拉法在镀有SiO2薄层的浮法玻璃基片上制备透明导电ITO薄膜。研究了不同Sn掺杂量5%~20%(质量分数,下同)对I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用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电阻仪检测ITO薄膜,样品的光电性能,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当Sn掺杂量为10%时薄膜的方电阻最小,为153Ω/□,不同Sn掺杂的ITO膜均为单一的立方铁锰矿结构;薄膜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82%。基于对不同Sn掺杂量的ITO薄膜XRD数据分析,研究了ITO薄膜的结构特性,并讨论了薄膜的导电机制。结果表明:胶体法制备的ITO薄膜的自由载流子主要来源于氧缺位提供的导电电子。通过对ITO薄膜吸收系数的线性拟合表明,薄膜中自由电子由价带至导带的跃迁属于直接跃迁,且光学能隙值随Sn掺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Sn掺杂量为15%时为最大值3.65eV。
张楠刘家祥曾胜男
关键词:ITO薄膜掺杂导电机制
升温速率对烧结ITO靶材密度和组织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ITO粉体前驱物,在600℃煅烧粉体前驱物4h,得到粒径为20~30nm的ITO粉体。添加1%的聚乙烯醇(PVA)造粒,模压成型制备ITO靶材素坯,设置不同的升温速率,在1550℃氧气氛下烧结素坯,得到ITO靶材。研究了烧结过程升温速率对ITO靶材密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阶段(0~500℃)升温速率为3℃/min,高温阶段(500~1550℃)升温速率为8℃/min时,ITO靶材相对密度为99.58%,孔洞极少,近乎完全致密,且靶材宏观上无裂纹。
程念刘家祥
关键词:ITO靶材升温速率烧结法相对密度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