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作品数:121 被引量:794H指数:15
相关作者:卢丽韦跃龙陈伟海邹胜章裴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天文地球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6篇岩溶
  • 19篇地下水
  • 17篇土壤
  • 15篇地下河
  • 14篇岩溶地下
  • 12篇岩溶区
  • 12篇同位素
  • 11篇化学特征
  • 10篇地球化
  • 10篇地球化学
  • 10篇污染
  • 8篇岩溶地下水
  • 8篇水化学
  • 7篇多环芳烃
  • 6篇地球化学特征
  • 6篇地质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5篇地质公园
  • 5篇盐岩

机构

  • 12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国土资源部
  • 7篇桂林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联合国教科文...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河北建筑工程...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8篇卢丽
  • 15篇邹胜章
  • 14篇陈伟海
  • 14篇裴建国
  • 14篇韦跃龙
  • 13篇王喆
  • 12篇夏日元
  • 11篇周长松
  • 9篇杨慧
  • 9篇樊连杰
  • 9篇卢海平
  • 9篇李录娟
  • 9篇罗劬侃
  • 8篇吕勇
  • 8篇梁永平
  • 8篇赵春红
  • 7篇林永生
  • 6篇王华
  • 6篇唐伟
  • 6篇朱同彬

传媒

  • 30篇中国岩溶
  • 6篇地球学报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5篇环境科学
  • 4篇岩矿测试
  • 4篇中国矿业
  • 4篇地球与环境
  • 3篇环境化学
  • 3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水文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热带地理
  • 2篇广西科学
  • 2篇地质通报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12篇2018
  • 15篇2017
  • 18篇2016
  • 22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宁市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确定南宁市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2014年12月沿途采集了13个地下河水样品,利用液液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南宁清水泉地下河水样品的多环芳烃(PAHs)。结果显示,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共检出15种单体;地下河水中∑PAHs浓度范围为162.13-224.99 ng/L,平均值为191.71 ng/L,PAHs以2~3环为主,占PAHs总量的49.36%;地下河水中PAHs的含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是因为污染源不断汇入及地下管道的特殊环境造成的;2~3环PAHs的百分比先升高后减降低,这可能与地下河对4~6环PAHs的吸附作用及沿途排污有关。
王喆卢丽
关键词:地下河多环芳烃
重庆中梁山地区隧道工程影响下岩溶塌陷形成演化模式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2
2021年
重庆市中梁山是重庆市东西向交通通道的天然屏障,严重阻碍城区经济发展,隧道可快速穿越褶皱山区,但隧道工程施工常常诱发严重的岩溶塌陷、地下含水层破坏、地表水疏干等地质灾害,威胁隧道安全施工与当地生态地质环境。越岭隧道施工对区域地下水位疏干的不同阶段,其诱发岩溶塌陷的主控因素发生改变,据此,可将岩溶塌陷发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两种类型:疏干初期突涌型岩溶塌陷和疏干后期降雨型岩溶塌陷。其中,疏干初期突涌型岩溶塌陷的主控因素为真空吸蚀效应;疏干后期降雨型岩溶塌陷的主控因素为岩溶管道裂隙内水气压力突变。
吴远斌殷仁朝雷明堂戴建玲贾龙潘宗源马骁周富彪
关键词:隧道工程岩溶塌陷
典型岩溶山坡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响应过程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为揭示岩溶石山山坡降雨入渗补给机制,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10月期间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进行高分辨率连续监测,研究典型场雨条件下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分析土壤剖面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受前期土壤含水量、降雨量、降雨强度的影响,还与土壤所处的地形地貌有关;表层土壤水分对首次次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与前期土壤含水量有关,响应时间在0.5~4.75h之间,旱季响应时间比雨季长;降雨阈值是引起土壤水分降雨响应的重要条件,旱季6mm降雨量是土壤水分响应的降雨阈值。当降雨量补充土壤水分亏缺后,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响应迅速,响应时间最小为0.25h,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时间一致,说明下层土壤水分可能受到优先流或侧向径流补给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受土壤-大气界面、土壤-植被、土壤-基岩界面控制下的气候条件、植被蒸散发和介质渗透性差异影响。
郭小娇龚晓萍汤庆佳陈长杰姜光辉李鑫邹艳娥
关键词:阈值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与地质背景及洞穴环境的耦合关系——以广西巴马水晶宫为例被引量:16
2016年
运用岩溶地貌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景机制和原理,结合动态耦合的方法和系统的观点,通过"洞穴"这一共同作用的对象,将洞穴的区域地质背景、洞穴外部环境、洞穴内部环境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景过程进行有机联系,创立某一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景耦合系统,概括其内涵、特征和意义。同时通过对广西巴马水晶宫区域地质背景、洞穴外部环境、洞穴内部环境等系统分析和研究,全面系统探讨水晶宫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景耦合过程,并按不同时期区域构造运动的程度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形成特征,将该成景耦合过程划分为4个可往复循环的阶段:1区域构造平稳前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成发育阶段;2区域构造平稳中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大规模发育阶段;3区域构造平稳后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缓慢或停止发育阶段;4区域间歇性构造运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崩塌阶段。
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
关键词:地质背景
西南表层岩溶带土壤中砷的迁移规律实验与模拟被引量:3
2018年
岩溶地下河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水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砷污染物,除通过落水洞等直接进入并污染地下水外,还会在表层岩溶带溶缝、溶隙内吸附、滞留及富集,并在特定条件下再次迁移,成为"稳定次生污染源".以广西某砷污染事件为例,采用窄缝槽物理模型装置进行砷的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并结合地球化学模拟研究砷污染物在表层岩溶带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实验结果显示表层岩溶带对砷的吸附以物理吸附(扩散过程)为主,相比吸附过程而言解吸速率则显得缓慢,而酸溶液相比去离子水可促进砷的解吸过程.地球化学模拟结果表明土壤矿物中以针铁矿对砷的吸附贡献最大,而酸溶液通过溶蚀针铁矿等矿物削弱对砷的吸附能力.因此在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岩溶带系统一旦纳入砷污染物,则解吸过程缓慢,易形成砷污染物的滞留、富集;而酸雨作用下砷的解吸、迁移过程加快,则会提高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风险.
曾斌韦晓青邹胜章李录娟黄荷
关键词:表层岩溶带砷污染地球化学模拟水文地质
基于背景多层次分离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及应用实例被引量:9
2015年
基于背景多层次分离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模型,以地物的波谱特征和遥感技术的物理机制为基础,以"矿化蚀变岩波谱特征分析—视反射率图像计算—"背景"多层次分离—蚀变信息增强—蚀变信息提取"为技术流程,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以新疆焉耆县哈都虎拉山一带为研究区,以最新的Landsat8-OLI多光谱数据为数据源,将该模型用于提取研究区的黄钾铁矾蚀变岩石信息,共提取出80余处黄钾铁矾蚀变岩石出露点,其中有两处黄钾铁矾蚀变岩石集中分布区,为研究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程洋童立强
关键词:掩膜黄钾铁矾
广西浦北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被引量:5
2017年
五皇山地质公园,以浦北岩体为物质基础,是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和S型花岗岩的典型观测点。园区内发育着石蛋、山岳、台地、峡谷、水文遗迹5大类花岗岩景观,它们有序、集中分布于各个相对独立花岗岩山岳的不同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共同构成一个以石蛋群为核心,山岳、台地、潭池群和瀑布群为重要补充,形态典型、雄伟、优美、珍稀的南方亚热带花岗岩景观群及石蛋景观群。在分析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及花岗岩岩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园花岗岩岩体和景观的形成演化过程,认为:1)中三叠世期间,该区域产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历经岩浆侵位、分异、冷凝结晶后,逐渐形成一个时间上连续的、建造上完整的巨型花岗岩岩基——浦北岩体;其后,经历隆升剥蚀出露于地表并成山。2)第四纪至今,受湿热气候、地表流水及原生和后生节理十分发育的花岗岩岩体的共同控制,由山顶→山腰→山脚,它们各自汇聚各种形式地表流水的能力逐渐增强,对应由山顶→山腰→山脚的流水侵蚀程度逐渐增强,而各自的风化作用却逐渐减弱;历经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纵向―横向差异侵蚀、冲蚀和风化作用,逐渐形成公园境内形态典型的南方亚热带花岗岩景观群。
韦跃龙王国芝陈伟海罗书文罗劬侃
岩溶峰丛坡面土壤养分与水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对广西弄拉典型岩溶峰丛山区坡面不同部位的土壤、土壤水、地表径流和表层岩溶泉水进行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坡面上受人为活动干扰的稀疏人工幼林的土壤容重和黏粒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条件下的次生林和灌草丛,而土壤孔隙度、土壤自然含水量较低;岩溶山区土壤养分含量和水化学特征在坡面不同部位差异明显,中坡位表层土壤水的大多离子淋溶特征比其他部位弱,其稳定性也较差,说明其受坡面植被条件以及人为干预的影响较大;Ca2+、Mg2+、HCO3-和游离CO2在坡面径流发生(水土流失)的过程中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对环境的响应较其他离子更为敏感和复杂。
覃星铭蒋忠诚马祖陆邓艳张劲松
关键词:坡面土壤养分水化学特征
北京西山泉域岩溶水系统特征探讨被引量:14
2017年
北京西山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以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进行循环,其水文地质条件、系统结构模式及其水资源的重要性等,在北方具有代表性。文章主要以北京西山鱼谷洞泉域岩溶水系统、黑龙关泉域岩溶水系统、玉泉山泉域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岩溶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循环、地质构造等方面,总结出北京西山泉域岩溶水系统特征主要为:双层含水层结构、多个子系统构成且多点排泄、系统内岩溶水转化关系复杂多样、岩溶水富集带及系统边界集中在逆冲断层处。
赵春红梁永平王维泰唐春雷申豪勇
关键词:岩溶水系统
城市路面塌陷类型与防治对策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路面塌陷已经成为各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路面塌陷一般规模不大且多为单点式塌陷,但一旦发生则成为影响城市生活的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对全国各地公开报道的塌陷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路面塌陷一般可分为岩溶型、管道型、工程施工质量型、防空洞型等四种;城市路面塌陷与城市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与岩溶发育程度的相关性反而不明显;暴雨是路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路面塌陷以单点式塌陷为主,规模不一。进一步地,从前期塌陷隐患识别、中期应急预案、后期工程处置角度出发,对四种城市路面塌陷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案,为今后城市路面塌陷相关研究以及塌陷预防、应急、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吴远斌殷仁朝
关键词:地下管线防空洞潜蚀作用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