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VEB2009KFKT005)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宋铭忻路义鑫韩彩霞李晓云赵风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旋毛虫致小鼠心肌损伤的试验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对重度感染旋毛虫后小鼠心肌损伤的研究。通过对小鼠接种旋毛虫,1 000条/只,分别于不同时间对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H-FABP、CK-MB和cTnT进行动态检测,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H-FABP比CK-MB、cTnT敏感性高(P<0.05),出现及达到高峰的时间最早;感染旋毛虫后19d~24d,心肌组织损伤最为严重。H-FABP可用于早期旋毛虫病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赵风强韩彩霞路义鑫徐佳张子群谢晓峰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心肌损伤H-FABP
- P49重组抗原检测旋毛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建立被引量:6
- 2011年
- 以纯化的本地毛形线虫P49排泄分泌(ES)重组蛋白包被微量反应板,建立检测旋毛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定了最适反应参数:抗原包被浓度4μg/mL;血清稀释度1∶100,作用时间90min;酶标二抗稀释度1∶10 000,作用时间60min;最适封闭液为5g/L聚乙烯醇(PVA);最适稀释液为含20g/L PEG6000的PBS;底物最佳显色时间15min。ELISA体系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且可用于不同种株旋毛虫感染的P49血清抗体检测。
- 李晓云路义鑫韩彩霞朱江巍宋铭忻
- 关键词:本地毛形线虫间接ELISA
- 感染旋毛虫昆明小鼠心肌中的脂肪酸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
- 为探讨旋毛虫致心肌炎的发生机制以及宿主抗旋毛虫感染的机制,分别取感染旋毛虫5、7、35 d后的小鼠心肌和健康小鼠心肌组织,利用AIB法提取心肌中总脂类,并经14%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做GC-MS分析。结果显示,感...
- 韩彩霞路义鑫张子群李晓云谢晓峰赵风强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心肌脂肪酸
- 文献传递
- 旋毛虫感染小鼠后TNF-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试验观察
- 2012年
- 为探讨旋毛虫致小鼠心肌损伤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途径,分别取感染前后不同时期小鼠心肌,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细胞凋亡与抗凋亡基因mRNA表达量,并应用TUNEL法对心肌细胞凋亡形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旋毛虫感染后第9天,TNF-αmRNA的相对表达量由感染前的0.02迅速增加到0.88,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凋亡指数为10.70%;TNF-α表达量约于感染后第19~24天达到峰值,此时凋亡指数达29.79%,细胞凋亡明显(P<0.05);第42天TNF-α表达量逐渐下降至0.29,细胞凋亡逐渐减少,凋亡指数降至10.46%。TNFR 1、FADD、Caspase 8和Caspase 3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TNF-α相似。
- 韩彩霞路义鑫李晓云张子群赵风强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TNF-Α细胞凋亡心肌损伤
- 旋毛虫HSP7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 利用RT-PCR方法扩增旋毛虫HSP70基因,将其扩增产物克隆到pEASY-Blunt Simple载体中,经限制性酶切后与pET-28a(+)载体连接,进一步转化至感受态细胞Transetta(DE3)中,用IPTG诱...
- 宋铭忻路义鑫韩彩霞李巍李晓云徐佳王泽
- 旋毛虫致小鼠心肌损伤的研究
- 本研究旨在对重度感染旋毛虫后小鼠心肌损伤的研究,为旋毛虫病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特异而敏感的生化指标,对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鼠接种旋毛虫,1000条/只,分别于不同时间段对血清中心肌损...
- 韩彩霞路义鑫张子群谢晓峰李晓云赵风强徐佳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心肌损伤H-FABP
- 文献传递
- 旋毛虫28S rRNA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在分类学上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探讨所采集旋毛虫的分类,利用PCR方法克隆了猪旋毛虫黑龙江隔离种核糖体28S rRNA序列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猪旋毛虫黑龙江隔离种与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的进化关系较近,确定为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为传统的分类学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李成魏颖袁金钱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RRNA隔离种
- 感染旋毛虫昆明小鼠心肌中的脂肪酸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为探讨旋毛虫致心肌炎的发生机制以及宿主抗旋毛虫感染的机制,分别取感染旋毛虫5、7、35 d后的小鼠心肌和健康小鼠心肌组织,利用AIB法提取心肌中总脂类,并经14%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做GC-MS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旋毛虫的小鼠与健康小鼠心肌中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感染后的心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总n-6脂肪酸明显减少,主要是亚油酸的含量明显减少,由正常的17.23%±2.10%下降至9.21%±1.25%(P<0.05)。饱和脂肪酸则高于健康心肌的36.93%±2.53%,主要是因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增加所致。受感染的心肌中C18:2和C20:4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先减少后恢复正常,而C22:5和C22:6的含量则先增加后降至正常水平。
- 赵风强张子群路义鑫韩彩霞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心肌脂肪酸
- 感染旋毛虫小鼠心肌损伤致病机制的试验被引量:2
- 2012年
- 本试验旨在对感染旋毛虫后小鼠心肌损伤的致病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小鼠接种旋毛虫,1 000条/只,分别检测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瘦素(Leptin)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PKB、Bax、Caspase9、Apaf-1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Leptin和MIF及线粒体凋亡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感染旋毛虫后,T-SOD及NO含量均在14d出现峰值,ATP酶含量呈下降趋势。试验结果为旋毛虫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基础数据。
- 韩彩霞张子群路义鑫李晓云赵宇宋铭忻
- 关键词:旋毛虫心肌损伤凋亡
- 旋毛虫感染小鼠心肌中TNF-α的表达及其信号传导
- 为探讨TNF-α在旋毛虫感染小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以1 000蚴/只的感染剂量,将旋毛虫肌幼虫经口感染成年健康昆明鼠,建立旋毛虫感染小鼠心肌损伤模型,然后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8种与TNF-α诱导细胞凋亡...
- 韩彩霞路义鑫李晓云张子群赵风强宋铭忻
- 关键词:TNF-Α旋毛虫心肌损伤信号传导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