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101101)

作品数:78 被引量:513H指数:13
相关作者:江玲郑家奎王守海万建民庄杰云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怀化市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8篇水稻
  • 34篇杂交
  • 20篇杂交水稻
  • 15篇性状
  • 15篇高产
  • 15篇不育
  • 15篇不育系
  • 12篇选育
  • 10篇杂交稻
  • 10篇基因
  • 8篇杂种
  • 8篇粳稻
  • 8篇QTL
  • 7篇育种
  • 7篇数量性状
  • 7篇籼稻
  • 6篇杂种优势
  • 6篇栽培
  • 6篇核不育
  • 5篇穗期

机构

  • 14篇安徽省农业科...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四川省农业科...
  • 8篇福建省农业科...
  • 7篇广东省农业科...
  • 6篇重庆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怀化职业技术...
  • 5篇湖南杂交水稻...
  • 5篇怀化奥谱隆作...
  • 4篇怀化市鹤城区...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天津科技大学
  • 3篇福州国家水稻...
  • 2篇国家杂交水稻...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南县农业局

作者

  • 9篇郑家奎
  • 9篇江玲
  • 8篇王守海
  • 7篇庄杰云
  • 7篇万建民
  • 7篇魏祥进
  • 7篇张涛
  • 6篇王德正
  • 6篇蒋开锋
  • 6篇唐绍清
  • 5篇王丰
  • 5篇万先齐
  • 5篇吴爽
  • 5篇华泽田
  • 5篇杨莉
  • 5篇杨乾华
  • 5篇陈世建
  • 5篇杜士云
  • 4篇杨联松
  • 4篇黄庭旭

传媒

  • 31篇杂交水稻
  • 5篇中国水稻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作物研究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种子
  • 2篇中国农村小康...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种业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 2篇中国稻米
  • 2篇Rice s...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Journa...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4
  • 3篇2013
  • 15篇2012
  • 19篇2011
  • 36篇2010
  • 1篇2009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Y两优488高产优质制种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Y两优488是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Y58S与自选优质、重穗型恢复系奥R488配组育成的两系迟熟杂交中稻新组合,于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13008)。介绍了Y两优488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湖南怀化山区制种实践经验,总结了该组合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夏兴旺石泽汉王杰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
我国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的遗传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设置长日高温、长日低温、短日高温和短日低温4组环境,对我国西南地区26份主栽粳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进行了分析。西南地区各粳稻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光性和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整体表现适中,品种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回归分析发现,抽穗期长短与品种的感光性呈显著相关,感光性是影响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以一套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以及2个QTL近等基因系为测验品种分析26份粳稻品种的抽穗期基因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携带有显性早熟等位基因Ef-1或Ef-1t,多数品种在E1位点都携带主效显性感光等位基因E1或感光性比E1稍差的E1t;在Se-1位点,大部分品种携带非感光等位基因Se-1e;另外,有22个品种还携带可部分抑制Se-1、E1表达的隐性感光抑制因子hd2。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西南地区粳稻品种的抽穗期基因型,揭示了该地区粳稻品种具有不同程度感光性、感温性和适中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基础,为该地区粳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周振玲魏祥进江玲刘凯徐大勇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感光性感温性
全丰A特征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初探被引量:6
2010年
全丰A不育性稳定,开颖习性好,异交率高,抗稻瘟病,配合力强,米质好。高产种子生产技术,根据父本生育特性合理安排差期,选择适宜的抽穗扬花期,构建丰产苗架,适时适量巧喷"九二○"。
吴志源雷上平张以华谢美珠蔡巨广谢祖钦黄利兴游年顺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生产
两系杂交中籼皖稻153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2008—2009年连续2 a在安徽巢湖制种基地进行两系杂交水稻皖稻153(1892S/RH003)母本直播制种20 hm2,平均单产2.6 t/hm2,最高单产3.75 t/hm2,种子纯度99%以上。提出了该组合母本直播制种优质高产的配套技术。
杨联松郑力平白一松张效忠钱征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皖稻153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大面积发生情况的调查初报被引量:2
2010年
辰溪县2009年中、晚稻不同程度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面积3666.67hm^2,中稻发病率17.96%,晚稻发病率21.18%,一般减产10%-20%,严重田块达70%以上甚至绝收。田间白背飞虱发生量远远大于褐飞虱,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下旬出现两次高峰,而白背飞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导致中、晚稻大面积发生此病。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中,中优288、T优272、Ⅱ117、宜S晚2号、华两优4480等均为易感病品种,发病率达50%以上。而岳优9113的发病率≤5%,比较抗病。
李涛瞿开良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
杂交籼稻子粒QTL标记遗传距离与粒重、粒重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2年
利用与子粒性状相关的QTL标记分析了10个杂交水稻亲本间(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的遗传差异,结合10个亲本所配25个组合的F1表现,研究了基于子粒QTL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粒重及粒重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26*),与对照优势呈显著正相关(r=0.28*),与母本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为分子标记预测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研究奠定了基础。
游书梅曹应江郑家奎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万先齐罗婧
关键词:杂交籼稻粒重QTL杂种优势
植物种子成熟期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对植物种子成熟期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
王芳华泽田
关键词:种子
超级杂交水稻徽两优6号标准化栽培技术被引量:8
2017年
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与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中籼组合。总结了该组合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郑文凯邓正春吴仁明吴平安杨宇杜登科刘国平
关键词:杂交水稻徽两优6号栽培技术
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强大,其利用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杂种F1株高偏高,生育期超亲晚熟,以及结实率偏低,限制了这种优势在生产上的直接利用。针对杂种F1利用上存在三大障碍,本文从育种实践出发,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克服籼粳交障碍,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杂种优势。
万建民
关键词:籼粳交杂种优势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设计育种
湖南省南县一季晚稻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D两优15百亩高产示范技术
2012年
湖南省南县2009~2010年对一季晚稻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D两优15进行了百亩高产示范。文章介绍了D两优15的特征特性和直播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白德朗蔡启发李木良颜育民李孟辉熊小英肖安民
关键词:水稻直播栽培两系超级杂交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