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72011)

作品数:11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作者:米杰赵小元黎明程红张美仙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儿童
  • 8篇肥胖
  • 6篇脂肪
  • 5篇代谢
  • 4篇代谢综合
  • 4篇代谢综合征
  • 4篇脂肪细胞
  • 4篇综合征
  • 4篇儿童青少年
  • 3篇脂肪细胞因子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儿童
  • 2篇血压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联素
  • 2篇瘦素
  • 2篇高血压
  • 2篇儿童肥胖
  • 2篇超重
  • 1篇代谢紊乱

机构

  • 7篇首都儿科研究...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米杰
  • 7篇赵小元
  • 6篇黎明
  • 4篇程红
  • 4篇张美仙
  • 3篇侯冬青
  • 3篇王天有
  • 2篇丁秀原
  • 2篇阴津华
  • 2篇万乃君
  • 1篇张金山
  • 1篇陈晓波
  • 1篇王亚军
  • 1篇杨静
  • 1篇杜军保
  • 1篇巩纯秀
  • 1篇孙淑英
  • 1篇梁璐
  • 1篇张葵
  • 1篇吴从愿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胖类型与儿童脂肪细胞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肥胖类型与儿童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调查总样本中3508例(男1788例,女1720例)6-1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结合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WC)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外周型肥胖组226例,腹型肥胖组192例,复合型肥胖组1004例,非肥胖组20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空腹血浆胰岛素、血清瘦素、血清抵抗素和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肥胖与非肥胖组间脂肪因子的差异;不同肥胖评价指标对脂肪因子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不同类型肥胖预测脂肪因子异常的作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复合型肥胖组胰岛素、瘦素水平高于非肥胖组和其他肥胖类型,脂联素水平相反,抵抗素水平腹型肥胖组最高;在所有依据BMI诊断为肥胖的儿童中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偏回归系数(β)显示,空腹胰岛素[β(WC)=0.158 P〈0.001;β(BMI)=0.137 P〈0.01]、瘦素[β(WC)=0.243 P〈0.001;β(BMI)=0.109 P〈0.05]和脂联素[β(WC)=-0.106 P〈0.05;β(BMI)=0.023 P〉0.05],WC均比BMI作用大;而WC[β(WC)=-0.004 P〉0.05)和BMI[β(BMI)=0.075 P〉0.05]与抵抗素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按非肥胖、外周型肥胖、腹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组的顺序,胰岛素、瘦素和脂联素异常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趋势检验,χ2(胰岛素)=640.065 P〈0.001;χ^2(瘦素)=932.667 P〈0.001;χ^2(脂联素)=131.174 P〈0.001]。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性别、年龄和青春发育期,以非肥胖组为参照,外周型肥胖、腹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预测高胰岛素血症的OR(95%CI)分别为3.46(2.44-4.91)、5.41(3.87-7.57)和10.10(8.26-12.35);高瘦素血症OR(95%CI)为5.83(4.02-8.45)、7.07(4.97-10.05)和20.82(16.49-26.28);低脂联素血症OR(95%CI)为1.47(1.05-2.07)、2.0(1.
张美仙米杰黎明赵小元程红侯冬青
关键词:肥胖类型腹型肥胖儿童
北京市超重 肥胖儿童青少年中黑棘皮症检出率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分析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黑棘皮症(A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诊断胰岛素抵抗提供临床线索。方法以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调研中筛查出的1877例6~18岁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体重指数、腰围,并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HOMA-IR)法,评价个体胰岛素抵抗状况。结果超重、肥胖儿童中黑棘皮症检出率分别为12·7%和26·3%;合并AN者的腰围、胰岛素、甘酰甘油(甘油三酯)、血压均分别显著高于单纯超重、肥胖者,肥胖合并AN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单纯肥胖者;超重、肥胖组中AN阳性者的HOMA-IR指数几何均值(P25~P75)分别为2·81(2·13~4·12)mU/L和3·69(2·53~5·34)mU/L,分别显著高于两组AN阴性者[2·03(1·45~3·01)mU/L;2·45(1·72~3·61)mU/L](P<0·001)。结论超过1/4的肥胖儿童罹患黑棘皮症;具有黑棘皮症表型特征的超重、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代谢异常指标的改变,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加重;黑棘皮症可以作为筛查胰岛素抵抗患儿的临床表型特征。
万乃君米杰黎明张金山孙淑英夏秀兰王亚军王天有赵小元陈晓波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黑棘皮症胰岛素抵抗
儿童肥胖及代谢综合征被引量:26
2007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行为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患病率迅猛上升。肥胖已被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就儿童青少年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趋势、对健康的危害作一介绍,以引起儿童保健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关注。
米杰
关键词:肥胖代谢综合征儿童
高灵敏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脂肪细胞瘦素分泌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建立高灵敏、特异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脂肪细胞瘦素的分泌。方法制备兔抗人瘦素多克隆抗体和鼠抗人瘦素单克隆抗体,建立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方法(BA-ELISA),观测原代培养的人网膜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瘦素的分泌及曲格列酮对其影响。结果BA-ELISA方法灵敏度可达0.03ng/ml,曲线工作范围0.05—5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7.4%和9.3%,平均回收率97.8%。测定经柱层析分离的混合人血清或脂肪细胞培养上清,仅显示单峰游离瘦素。观测到人网膜前脂肪细胞随诱导分化成熟而瘦素分泌量递增;10μmol/L曲格列酮可使瘦素的分泌峰值增加1倍。健康成人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均值:7.6ng/ml vs 3.2ng/ml,P〈0.001),与体重指数均有较强的相关性(r=0.61、0.67;P〈0.001)。结论建立了高灵敏的BA-ELISA测定游离瘦素水平,尤其适于瘦素浓度低的临床血样本测定及基础研究之用。
黎明阴津华张葵吴从愿
关键词:瘦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脂细胞
曲格列酮对人网膜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和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大网膜前脂肪细胞。曲格列酮干预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分化状态,ELISA测定脂肪细胞因子分泌水平,RT-PCR观察分化转录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mRNA表达,以期从内脏脂肪的储脂和内分泌功能角度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曲格列酮能促进人前脂肪细胞分化,提高脂肪细胞储脂能力;显著增加脂联素分泌;调节瘦素分泌;抑制抵抗素分泌,提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谱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通过促进PPARγ2、C/EBPα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等基因的表达。脂肪细胞的增加和瘦素分泌的改变可能部分解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增加体重的负面效应。
阴津华杨静黎明
关键词:曲格列酮前脂肪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因子
肥胖及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儿童血清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肥胖及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儿童、青少年的血脂代谢特征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典型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中等水平的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7~18岁儿童及青少年,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问卷、身体测量、腹部B超脂肪肝检查及血生化检测。从中选取各项调查资料完整的60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肥胖儿童280例,肥胖伴NAFLD儿童65例(肥胖伴NAFLD组),正常体质量儿童26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经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测量数据以x-±s表示;血清三酰甘油(TG)、脂联素、ALT和AST生化指标呈偏态分布,以几何均数和四分位间距(P25~P75)表示,经自然对数转化为正态分布后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肥胖组及肥胖伴NAFLD组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儿童的空腹血浆葡萄糖、血脂、脂联素及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肥胖伴NAFLD组儿童的ALT、AST明显升高;控制可能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单纯肥胖组比较,肥胖伴NAFLD组MS及组分高TG、高血压的检出率明显增加,罹患MS的相对风险增加尤为显著(P<0.001)。结论肥胖及肥胖伴NAFLD对儿童、青少年的肝功能和血脂代谢均造成危害,其血清脂联素水平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脂联素作为胰岛素的增敏激素,连接脂肪组织和整体糖代谢,脂联素可作为MS的评估指标之一。
赵小元丁秀原孟铃慧张美仙米杰
关键词: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联素儿童
儿童青少年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血中胰岛素、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与肥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调查总样本中的3511例(男1790例,女1721例)6~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依据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重组1626例、超重组655例和肥胖组1230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空腹血脂肪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超重组、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间脂肪细胞因子的差异;不同肥胖程度对预测脂肪细胞因子异常的作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超重、肥胖组儿童血中胰岛素、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并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具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脂联素水平则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抵抗素水平仅见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和青春发育期,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儿童青少年血中胰岛素、瘦素、脂联素水平与肥胖程度密切相关,脂肪细胞因子异常检出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控制体重、降低肥胖程度对预防"儿童成人慢性病"至关重要。
程红丁秀原张美仙赵小元米杰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肥胖脂肪细胞因子代谢综合征
北京市超重和肥胖学龄儿童中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被引量:47
200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6~18岁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中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状和临床表型特征;比较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的标准诊断儿童青少年 MS 的差异。方法以2004年北京儿童青少年 MS 调查中筛查出的超重和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一组正常体重儿童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符合以下5项指标中3项及以上者为 MS:腹型肥胖(腰围≥P_(90))、高血压(≥P_(90))、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 mmol/L(40 mg/dl)]、高甘油三酯[≥1.24 mmol/L(110 mg/dl)]和空腹血糖升高[>15.6 mmol/L(100 mg/dl)]。结果 (1)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定义,MS 检出率分别为,对照组0.9%,超重组7.6%,肥胖组29.8%,高于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的检出率(0.1%,5.2%,28.6%);两定义标准诊断的 MS 检出率均呈现随体重指数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趋势检验,P<0.001);(2)肥胖儿童中 MS 单项异常检出率依次为:腹型肥胖81.6%,高血压47.7%,高甘油三酯35.6%,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9%,高空腹血糖13.4%;超过四分之一的超重儿童具有高血压(29.8%)、腹型肥胖(27.4%)和高甘油三酯(26.0%);随体重指数增加,MS 指标多项异常者和胰岛素抵抗者呈增加趋势(P<0.001)。结论北京市肥胖儿童青少年中 MS已呈现严重流行趋势;腹型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是超重肥胖儿童最常见的代谢异常。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定义的儿童 MS 检出率高于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的检出率。
万乃君米杰王天有段佳丽黎明巩纯秀杜军保赵小元程红侯冬青王俐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代谢综合征X
儿童期Korotkoff第Ⅳ、Ⅴ音的差异及对成年高血压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期Korotkoff第Ⅳ音(K4)与第Ⅴ音(K5)的差异及对成年高血压的预测价值,为选择血压测量方案和制定儿童血压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追访1987年建立的“北京儿童血压研究”队列人群,基线儿童期K4、K5作为舒张压(DBP),采用WHO1996年标准诊断基线儿童期高血压;成年期记录K5作为DBP,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诊断成年期高血压。比较儿童期K4、K5的差异及对成年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1987年基线调查6~17岁学龄儿童2505人,2005年追访到412人。基线K4-K5差值的几何均数为(10.1±1.7)mmHg(1mmHg=0.133kPa),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除青春期外,其他年龄男女之间K4-K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K4-K5差值的分布构成有统计学意义(P〈0.001),6~9岁、10~12岁、13~15岁、16~17岁分别有59.6%、60.5%、56.3%和45.1%的儿童K4与K5差值大于10mmHg。按WHO标准,采用K4、K5为DBP诊断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5.0%和2.4%。儿童期K4与成年期血压的相关程度优于K5;且能预测成年期高血压。结论当使用汞测压计测量儿童血压时,采用K4记录DBP,能更真实地反映儿童血压水平,使不同儿童的DBP水平具有可比性;并且K4与成年DBP的关联度更高,即轨迹现象更强,更能体现儿童血压水平对成年高血压的预测价值。
梁璐米杰张明明王友发王天有
关键词:高血压儿童青少年
瘦素和脂联素在儿童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瘦素和脂联素在儿童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项目的现况调查结果,非随机选择3502名6~18岁学龄儿童(其中男1784名,女1718名)为研究对象,按照超重(包括肥胖)和高血压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正常体重正常血压组(对照组,1497名)、正常体重高血压组(HBP组,125名)、超重但血压正常组(OB组,1349名)和超重合并高血压组(OB+HBP组,531名)。通过比较4组人群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以及瘦素和脂联素与血压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探讨其与肥胖和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肥胖人群BMI、血压、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HBP组与对照组BMI、瘦素、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组和OB+HBP组与对照组比较,BMI、SBP、DBP、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HBP组比较仍可见BMI、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OB组比较,OB+HBP组BMI和胰岛素水平及男性的瘦素水平明显升高。血压与年龄、BMI、胰岛素、瘦素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0.643,P<0.01),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r=-0.171^-0.332,P<0.01)。但在调整胰岛素或BMI后,瘦素、脂联素与血压的相关性减弱或消失。结论超重人群血压、胰岛素及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人群,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人群。瘦素、脂联素可能通过肥胖或胰岛素抵抗与血压相关。
张美仙米杰赵小元黎明程红侯冬青
关键词:瘦素脂联素肥胖高血压儿童青少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