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007B-05)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峥嵘方晓彤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行政伦理与责任
- 2013年
- 在变革传统的"政治———社会"关系和新的政治生态主题中,作为公共行政重要的实践场所和理论反思的良好契机,公共文化服务以其公共性和所涵盖的现代民主价值决定了行政伦理将是揭示其本质特征、价值诉求及其与行政行为关联的必要框架。同时,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践领域中,行政伦理不仅确认了政府的价值规范及其意义,也界定了公共行政的责任和界限。在此过程中,其"伦理身份"及其所界定的责任和方向才是明确的和可以操作的。
- 王峥嵘
-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行政伦理公共行政
- 西方公共文化发展的理论视界与实践模式被引量:1
- 2014年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为发达国家文化行政改革和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各国在公共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实践模式,尤以"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分权化模式"最为典型。当代中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文化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的借鉴,可以更好地促使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持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 方晓彤
- 关键词:理论视域
- 公共文化发展中的地方治理及其变革路向
- 2013年
- 在变革传统的"政治——社会"关系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语境下,文化发展的现实性和创新政府的前瞻性越来越多的显现出公共文化发展中社会义务和地方秩序的重要性。而地方治理从本质上深化和确认了我们对于社会义务和地方秩序的认知,基于政治取向的响应,地方治理是最重要而自然的民主形式,而出于对效率取向的考量,地方治理则是公共政策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基本保障。在新的民主参与形式和政治生态主题中,地方治理就成为探索多元化的地方参与的必然视角和选择。
- 王峥嵘
- 关键词:公共文化公共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