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1CZS007)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连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屠杀
  • 5篇南京大屠杀
  • 5篇大屠杀
  • 2篇幸存
  • 2篇幸存者
  • 1篇心理
  • 1篇战争
  • 1篇人口迁移
  • 1篇日军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心理
  • 1篇情感
  • 1篇民间团体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情感
  • 1篇南京大屠杀研...
  • 1篇抗日
  • 1篇抗日战争
  • 1篇抗日战争时期
  • 1篇空袭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连红

传媒

  • 2篇江海学刊
  • 1篇民国档案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被引量:16
2003年
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市民记忆中永远无法忘却的一页。 1982年 ,日本教科书事件后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纪念碑相继建成 ,架通了南京市民连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记忆通道。在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中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民族情感 ,两者相互缠绕 ,共存共生。幸存者对大屠杀的史实记忆刻骨铭心 ,而他们的情感记忆更多的则表现为宽容。南京市民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已超越了原始复仇阶段。创伤记忆理应置换为人类追求和平的宝贵财富。
张连红
关键词:民族情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创伤记忆
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被引量:5
2006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幸存者而言,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并没有随着1945年战争的结束而消除,战争的创伤像梦魇一样一直伴随着所有经历者的一生,甚至影响他们的下一代。60多年过去了,社会各界在重视幸存者证人角色的同时,应加大关爱幸存者晚年生活的力度,投入精力治疗幸存者的战争创伤。
张连红
关键词:幸存者创伤
南京大屠杀前夕南京人口的变化被引量:20
2004年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日本右派学者一直在南京大屠杀的人数问题上大做文章 ,其中一个特别具有煽动和迷惑性的论点就是 ,南京沦陷前夕南京居民只有 2 0万 ,加上 5万的守城部队 ,“怎么会有 30万人被杀呢 ?”日本右派学者“2 0万说”的“根据”究竟为何 ?南京沦陷之前究竟还有多少人留在南京 ?对南京沦陷之前南京人口数字问题的解读为何大相径庭 ?本文认为 ,日本右派学者在论述“战前南京人口”时 ,在史料的选择上 ,他们只采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史料 ,而摒弃对已不利的一切史料 ;在论述过程中 ,他们经常不断置换南京市人口与南京城区人口、南京城区常住人口与南京城内人口等不同概念 ;在论述立场方面 ,则一直试图压低战前南京人口数字 ,以说明屠杀“30万”之不可能。日本右派学者对南京战前人口问题的偏向诠释与解读 ,将不利于两国民众对战争仇恨的化解与共同历史的构建。
张连红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人口迁移抗日战争时期
中日两国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15
2007年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暴的惨案之一。20年来,中日两国学者在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搜集和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日双方以及日本学者内部在南京大屠杀的概念、死亡人数、大屠杀成因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争论至今没有停止。战后日本政府对待侵略战争的态度、国际政治的变幻、学者和社会大众立场身份的限制以及有关南京大屠杀核心史料的缺失等因素扩大了中日之间历史认识的分歧。因此,突破政治制约,构建学术对话平台,并注入人类文明的视角以推动研究的国际化将是中日史学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张连红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之前南京市民的社会心理被引量:19
2002年
自 1 93 7年 8月 1 5日日机首次空袭之后直到 1 2月 1 3日南京失陷 ,南京就一直处在战争威胁之中。在近 4个月的日子里 ,虽然 ,经过政府和一些民间团体的努力 ,市民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在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准备 ,如向内地迁移、将女儿提前出嫁、避难安全区等 ;为应付日机空袭和战争威胁 ,政府及社会团体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民众工作。但是 ,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 ,人们对日军占领南京后可能出现的疯狂暴行 ,其认识显然不足。
张连红
关键词:空袭民间团体暴行南京大屠杀日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