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SJB720003)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董德福朱茜葛雷吕春明史云波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文化
  • 1篇当代化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张申府
  • 1篇正义
  • 1篇中国传统思想
  • 1篇中国文化
  • 1篇审视
  • 1篇时人
  • 1篇奇葩
  • 1篇中西
  • 1篇中西文化
  • 1篇中西文化观
  • 1篇主义
  • 1篇文化全球化
  • 1篇文化运动
  • 1篇五四新文化
  • 1篇五四新文化运...
  • 1篇消费性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

  • 5篇董德福
  • 2篇朱茜
  • 1篇史云波
  • 1篇葛雷
  • 1篇吕春明
  • 1篇王峰

传媒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黑龙江史志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和而不同——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被引量:3
2012年
坚持把中国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确立为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是文化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只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中国文化以其独特优势在全球化时代获得光明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史云波吕春明
关键词:和而不同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
梁启超科学观历史内涵与现实价值的理性审视被引量:2
2015年
"科学"一词内涵极其丰富,既有形上层面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也有形中层面的科学方法、科学知识,还有形下层面的科学结果、技术成就。梁启超侧重于从形上、形中层面阐释科学,重科学精神轻科学结果,明确区分"学"与"术",构成五四期间科学启蒙、思想文化启蒙、现代性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后期,他高举人文大旗,反对科学一层论,有利于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和谐。晚年梁启超的科学观常受人诟病,被视为科学的反对派,但他仍一如既往地讴歌科学,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维护科学权威,在科学史研究、引导子女走科学研究之路方面,践行着自己对科学的信仰,是今人学习的楷模。
董德福李相锦
关键词:科学主义
从“生产性正义”到“消费性正义”——论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及其理论空场被引量:4
2015年
奥康纳认为,当今世界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解决这一症结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生态学社会主义,用"生产性正义"代替"分配性正义"。但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还存在着明显的缺失——"消费性正义"的理论空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强调"分配性正义",又要强调"生产性正义",更要强调"消费性正义",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调整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效益,反对腐败浪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真正实现社会正义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葛雷董德福
罗素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观辨正——以《中国问题》为中心
2014年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1920年来华讲学,归国后即出版《中国问题》一书,他的在华言论和在《中国问题》中的见解,在中国留下了复杂的影响,保守派说他太激进,激进派又嫌他太保守。其实,罗素主要不是为中国的出路开药方的,他是站在人类关怀的高度、为人类的未来计发表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看法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对《中国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罗素的言论时至今日,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朱茜董德福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文化
回归“五四”现场:“五四”时人对“五四”的批评、辩护和反思被引量:2
2015年
"五四"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点和弊端。"五四"时人早就对"五四"的缺点和弊端有所认识,并进行了即时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来自于对新文化运动寄予厚望的"五四"知识青年和"五四"新思潮的对立阵营,"新青年"领袖在对这些批评进行辩护的同时,也对"五四"的缺点进行了自我批评与自我反省。"五四"当事人因置身于五四时代而对"五四"的影响感同身受,对"五四"的批评、辩护和反思也最有现场感,是后人研究五四运动的重要参考,也是打破"五四"寓言和"五四"神话值得信赖的重要资源。
董德福王峰
中国化思潮中的奇葩:张申府中国化思想及其独特禀性
2015年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化"社会思潮中,张申府的中国化思想独树一帜。张申府所论"中国化",内涵十分宽泛,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包括民主与科学在内的西方思想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当代化。他的中国化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认为中国化需以当代中国为本位,突出本土化和当代化;二是注重从方法论层面论述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是在中、西、马"三流归一"中实现中国化。与毛泽东等人服务于革命实践的中国化思想有所不同,张申府主要从纯学理的角度致力于中国传统思想当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同时,他的中国化思想还存在着表述含糊不清、脱离革命实践、缺乏系统论证、与"五四"精神若即若离等缺陷。
董德福朱茜
关键词:张申府马克思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