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487065)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5
相关作者:孙圣刚谭来勋张双国吴旭管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突触
  • 9篇胶质
  • 9篇胶质细胞
  • 8篇星形
  • 8篇星形胶质
  • 8篇星形胶质细胞
  • 6篇梗死
  • 5篇海马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大鼠海马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多巴胺能
  • 3篇多糖
  • 3篇脂多糖
  • 3篇神经元
  • 3篇鼠脑
  • 3篇突触可塑性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6篇孙圣刚
  • 11篇谭来勋
  • 6篇张双国
  • 3篇黎钢
  • 3篇管强
  • 3篇王细林
  • 3篇童萼塘
  • 3篇吴旭
  • 3篇曹学兵
  • 3篇段申汉
  • 2篇马嵘
  • 2篇肖伟忠
  • 1篇袁光雷
  • 1篇叶心国
  • 1篇吴秀枝
  • 1篇姚源蓉
  • 1篇徐岩
  • 1篇曾非
  • 1篇臧卫周
  • 1篇李效宽

传媒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梗死大鼠运动训练后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和运动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大鼠运动训练后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突触和运动功能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将120只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组、抑制组、盐水组和对照组,以横木行走试验评定运动功能,在7,21,42d应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突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素等的变化。结果康复组大鼠3周末的运动功能评分为(3.2±0.3)分,6周末为(5.8±0.9)分,对照组3周末为(1.8±0.5)分,6周末为(2.6±0.8)分;抑制组3周末为(1.6±0.9)分,6周末为(2.1±0.7)分。康复组比对照组和抑制组高,P<0.01。在8000倍电镜视野下,康复组3周末脑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为(5.8±0.3)个,6周末为(8.5±0.8)个;3周末突触数目为(12.3±1.3)个,6周末为(16.3±1.4)个。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数目呈同步增多,两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和抑制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显示,康复组脑梗死周边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素阳性信号密度值也在3,6周末高于对照组和抑制组(P<0.01)。结论脑梗死大鼠运动训练可促使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加强突触重建和功能修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可能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谭来勋孙圣刚张双国吴旭管强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脑梗死运动功能评分突触素训练后
发育期大鼠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研究它们在发育期大鼠海马中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安捷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ZORBAX,XDB,C18,4.6mm×250mm,5μm,Agilent),异硫氰酸苯酯为柱前衍生剂,在柱温38℃下采用二元梯度洗脱,于254 nm波长处用VARIAN-Prostar 325紫外检测器和LC-WORKSTATION-V6.2色谱数据处理系统检测和处理对照品和大鼠海马样品的氨基酸色谱数据,并计算乳鼠、幼鼠和成鼠海马氨基酸含量.结果氨基酸含量在Asp0.036~0.586 mg/ml、Glu0.027~0.4336 mg/ml、Gly0.053~0.8438 mg/ml、Tau0.039~0.6312 mg/ml和GABA0.0268~0.4288 mg/ml时,其峰面积与氨基酸含量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五种氨基酸回收率在96.0%~106%之间.三组样品间五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别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该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灵敏,特异性好,且分析时间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随大鼠海马的发育而增高.
谭来勋孙圣刚王细林李效宽梅之南张双国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大鼠海马紫外检测器
7β-羟基胆固醇对创伤性癫痫大鼠海马谷氨酸转运体表达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7β-羟基胆固醇(7-βOHCH)对创伤性癫痫大鼠谷氨酸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5只大鼠脑内立体定向单侧杏仁体注射三氯化铁(FeCl3)建立创伤性癫痫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7-βOHCH治疗组(C组),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脑电图变化、海马区域GFAP和谷氨酸转运体mRNA表达。结果:A组大鼠术后无明显行为学改变;术后30 d时,B组94.2%大鼠出现癫痫样发作而C组为74.3%(P<0.05)。A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导联均以α和β波为主要节律的基础脑电图,B、C组出现与痫性发作一致的高幅棘波、棘慢波综合和尖波。注射侧海马组织各区B组均有大量胶质细胞增生而C组无(P<0.01)。海马3种谷氨酸转运体mRNA的表达与A组比较,B、C组均呈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结论:7β-OHCH通过抑制海马区域胶质细胞增生、上调GLAST和GLT1的表达,发挥治疗创伤性癫痫的作用。
曹学兵孙圣刚姚源蓉臧卫周
关键词:创伤性癫痫谷氨酸转运体
脂多糖对大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神经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术向大鼠脑黑质注射5 μg LPS,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1、3、7、14、21、30 d)观察经腹腔注射阿朴吗啡后大鼠的旋转行为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黑质-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多巴胺(dopamine,DA)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的变化.结果 LPS注射后14、21、30 d大鼠出现向注射侧的旋转行为,黑质-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随时间延长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而5-羟色胺(5-HT)仅有短暂下降,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无变化.TH阳性细胞数在第3天开始下降为对照组的45%,14 d时为对照组的5%~10%,30 d时几乎完全消失.结论 LPS注射黑质后能特异性损害DA能神经元,可用于建立PD免疫炎症动物模型.
黎钢孙圣刚马嵘曹学兵肖伟忠袁光雷徐岩童萼塘
关键词:帕金森病脂多糖炎症反应
通心络制剂对大鼠脑梗死灶周突触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大鼠脑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突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通心络组、抑制组、盐水组和对照组,以横木行走实验评定运动功能,在5、10、15d应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突触数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素等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运动功能评分10d、15d分别为(3.2±0.3)和(5.8±0.9)分,高于对照组、抑制组(P<0.01);电镜观察,10d、15d脑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为(5.7±0.3)、(8.4±0.7),突触数目分别为(11.9±1.1)、(15.9±1.3)(个/8000×HP),两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和抑制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梗死周边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素阳性信号密度值也在10d、15d高于对照组和抑制组(P<0.01)。结论通心络治疗可使脑梗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加强突触重建和功能修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谭来勋叶心国曾非孙圣刚
关键词:通心络星形胶质细胞突触可塑性
大鼠脑外伤灶周突触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对GM1的反应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脑外伤病灶周围(A区)突触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其的作用。方法经落体撞击法将120只大鼠造成左顶脑挫裂伤,随机分为外伤、抑制、GM1和盐水组;每组在病程7、14和28 d分别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区星形胶质细胞(AC)和突触数目、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突触素(SYP)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免疫反应强度。结果第7、14、28天外伤组大鼠A区突触和AC数目,GFAP和SYP免疫反应强度均高于抑制组,均随病程而显著增加;GM1和盐水组各数据又均高于外伤组(P<0.01)。结论大鼠脑外伤A区突触数目增多、功能增强与AC增殖及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GM1对此有益。
谭来勋孙圣刚
关键词:脑外伤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运动训练诱发大鼠脑梗死周边区域神经突触变化的机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大鼠脑梗死周边区域突触变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150只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并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生理盐水组、阿糖胞苷抑制组、美伐他丁组及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于脑梗死7、21及42d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观察其脑梗死周边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突触素表达值和胆固醇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运动训练组大鼠脑梗死周边区域GFAP、突触素阳性信号密度值(%)和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阿糖胞苷抑制组(均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又显著高于阿糖胞苷抑制组(均P<0.01);美伐他丁组突触素表达值及胆固醇含量均低于运动训练组(均P<0.01)。结论运动训练可促进脑梗死大鼠加强神经突触重建及功能恢复,运动训练致使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增强及刺激胆固醇分泌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谭来勋孙圣刚张双国
关键词:突触胆固醇星形胶质细胞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周边区(A区)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的关系及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经大脑中动脉闭塞(MACO)制成脑梗死模型后,随机分90只大鼠为抑制、盐水和对照组,以横木行走试验(BWT)评定运动功能,每组在7、21、42 d应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A区星形胶质细胞、突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突触素(SYP)表达值的变化。结果3、6周末,抑制组大鼠运动功能、A区突触和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及GFAP和SYP表达值均明显较盐水和对照组差(P<0.01)。结论脑梗死大鼠A区星形胶质细胞可促进突触数目增多、功能增强,这可能是其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
谭来勋孙圣刚管强张双国吴旭
关键词:脑梗塞星形细胞突触
大鼠颅脑损伤灶周突触数目和功能变化机制被引量:4
2006年
急性脑外伤后,突触的数目、功能均发生很大变化。我们研究了落体擅击法造成的大鼠左顶脑挫裂伤灶周突触数目和功能变化规律和机制,以期为治疗脑外伤提供新依据。
谭来勋陈谦学孙圣刚
关键词:突触颅脑损伤脑外伤后脑挫裂伤
脂多糖诱导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中小胶质细胞的反应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小胶质细胞活化规律与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变性的关系。方法 脑立体定位注射LPS入大鼠脑黑质后 ,采用特异性抗体OX 4 2标记不同时间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 ;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 hydroxylase ,TH)免疫组织化学观察DA能神经元损害变化。结果 小胶质细胞在LPS注入黑质 6h后开始出现部分激活。 12h大部分激活 ,为“灌木丛样”小胶质细胞 ;2 4h已完全激活 ,呈现“阿米巴样” ,在随后的 30d内 ,基本维持在此形态。而TH阳性细胞数在第 3d开始出现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下降达 4 5 % ,14d时下降至 5~ 10 % ,至30d时几乎完全消失。结论 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先于DA能神经元变性 ,其激活介导的炎症反应在PD发病中具有重要的神经破坏作用。
黎钢孙圣刚董大翠曹学兵胡波童萼塘
关键词:脂多糖小胶质细胞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