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57-005)

作品数:18 被引量:221H指数:6
相关作者:孙玉豹卢祥国孙永涛马增华林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流体
  • 8篇多元热流体
  • 8篇油田
  • 6篇海上油田
  • 5篇热采
  • 5篇稠油
  • 4篇物理模拟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油藏
  • 3篇稠油油藏
  • 2篇调驱
  • 2篇水平井
  • 2篇吞吐
  • 2篇平井
  • 2篇热损失
  • 2篇海上稠油
  • 2篇采收率
  • 1篇调堵
  • 1篇调剖
  • 1篇调剖效果

机构

  • 8篇中海石油(中...
  • 7篇中海油田服务...
  • 6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孙玉豹
  • 5篇卢祥国
  • 5篇孙永涛
  • 3篇林涛
  • 3篇马增华
  • 3篇张卫行
  • 2篇周彦霞
  • 2篇刘海涛
  • 2篇牛丽伟
  • 1篇杨兵
  • 1篇王荣健
  • 1篇薛宝庆
  • 1篇刘进祥
  • 1篇李敬松
  • 1篇林珊珊
  • 1篇王少华
  • 1篇梅伟
  • 1篇姬辉
  • 1篇胡建波
  • 1篇杨海林

传媒

  • 2篇油田化学
  • 2篇海洋石油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石油石化节能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渗流力学进展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上稠油油藏“调驱+热采”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渤海稠油油藏具有原油黏度高、油层渗透率高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常规注水开采时油井产能低,开发效果差,亟待采取强化措施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热力学等理论为指导,以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渤海NB35-2油藏储层地质和流体为实验平台,开展了调驱、热力采油和"调驱+热力"联合作业增油效果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蒸汽发生器向岩心内注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实验方法相比,通过在岩心中不同区域饱和不同黏度原油来模拟热流体注入即热采过程,不仅能够更好地模拟热采过程中储层内原油黏度分布,而且技术简单。与单独热采或调驱措施相比较,"调驱+热采"联合作业增油效果较好,并且采收率增幅大于二者之和,产生了协同效应。"调驱+热采"联合作业优化工艺参数:Cr^(3+)聚合物凝胶段塞尺寸范围为0.025PV^0.075 PV,C_P为1 200~1 600 mg/L,m(聚):m(Cr^(3+))=(180:1)^(270:1)。热流体作用范围小于3/10注采井距,作用范围内原油黏度50~120mPa·s。
刘义刚王荣健卢祥国周彦霞庞长庭
关键词:稠油油藏调驱热采物理模拟
海上油田特殊黏弹性流体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2013年
采用黏度计、流变仪、动态光散射仪、岩心流动实验和调驱实验装置,研究了具有特殊黏弹性的交联聚合物凝胶和相应聚合物溶液的黏度、黏弹性、分子线团尺寸Dh、流动特性和调驱增油效果等性能特征。结果表明,调整交联剂浓度可以使相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生成以"分子内"交联为主的凝胶或以"分子间"交联为主的凝胶。"分子内"交联会使样品的黏弹性大幅度增加。与相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相比,"分子内"交联的凝胶的黏度接近,D_h略增大,黏弹性明显较大,阻力系数增加了50多倍,残余阻力系数增加了100多倍,驱油效率提高了6.2%。
胡建波刘进祥卢祥国赵小平李辛付春明刘健
关键词:黏弹性交联机理
海上油田采出污泥性质及其无害化处理方法研究——以SZ36-1油田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与陆地油田相比较,海上油田具有储层渗透率较高、非均质性较严重、岩石胶结强度较低和原油黏度较高等特点,水驱开发采收率较低。此外,海上油田操作费用较高,平台使用寿命较短,客观上要求加快开发速度。因此,早期注聚成为加快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但由于注聚导致压力大幅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岩石结构破坏,采出液含泥量明显增加,这不仅造成平台油水分离系统工作效率降低,而且采出污泥无害化处理也成为海上油田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以油藏工程学、高分子材料学和物理化学为理论指导,以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SZ36.1油田储层和采出污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储层性质和污泥组成及其储层适应性研究,进行了污泥聚合物溶液调剖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采出污泥由水、泥土颗粒和油组成,泥土颗粒大小不一、外观不规则,主要由氧、碳、硅等元素组成。当聚合物浓度0.06%~0.3%和泥土浓度小于0.6%时,由它们组成的污泥聚合物溶液可以满足泵送和储层大孔道封堵技术要求。与传统聚合物凝胶和颗粒类调剖剂相比较,污泥聚合物溶液不仅封堵强度高,而且成本较低,采出污泥回注地层是海上平台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宋文礼刘义刚牛丽伟
关键词:海上油田调剖效果物理模拟
强碱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及其影响因素——以大庆油区喇嘛甸油田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驱油剂的协同效应,会使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大幅度下降,原油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色谱分离现象也会破坏其协同效应和完整性,揭示色谱分离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三元复合驱油效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油藏工程和分析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为技术途径,并以大庆喇嘛甸油田典型区块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为研究对象,开展强碱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前置高浓度聚合物段塞后,可以有效扩大波及体积,但表面活性剂与碱和聚合物之间无因次等浓距增加,色谱分离现象加剧。大庆油区喇嘛甸油田不同区块油水性质差异对色谱分离现象存在影响,原因在于部分重烷基苯石油磺酸进入油相,影响水相中浓度检测值。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与碱和聚合物之间色谱分离程度比较严重,碱与聚合物之间较弱。
周彦霞卢祥国王宝江王磊曹豹徐典平张纪英
关键词:色谱分离影响因素物理模拟
海上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隔热工艺被引量:5
2013年
海上稠油油藏埋深多在1000 m以上,采用普通光油管注汽,井筒热损失大、热能利用率低,同时,套管及水泥环经受高温作用易变形损坏。为此,根据不同环空隔热工艺技术及海上油田热采作业特点,优选隔热油管+环空注氮作为海上油田热采隔热工艺。利用室内实验及理论计算:确定采用高真空预应力、内连接、P110钢级隔热油管,综合考虑管柱承压、隔热效果及安全等因素:环空注氮压力小于20 MPa、纯度大于97%。现场应用情况表明,隔热油管+环空注氮隔热措施现场操作方便,能够满足现阶段海上稠油热采工艺及安全控制要求。
孙玉豹孙永涛山金城邹剑张卫行
关键词:海上油田热力采油隔热措施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注采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受关键技术耐高温高压限制,海上稠油热采一直采用注采两趟管柱作业模式来进行注热和生产,既长期占用平台场地资源,又增加热采作业投资,且频繁洗压井影响热能利用率。为降低热采作业成本,提高热采整体经济效益,对海上多元热流体注采一体化关键技术的高温过电缆封隔器、井下安全阀、电缆穿越器等进行了技术攻关。该技术具有结构原理简单、技术性能突出及耐高温高压的特点,一体化注采管柱整体耐温为250℃,耐压为21.0 MPa,实现了注热、放喷、生产一体化作业要求,是一种低成本的热采工艺技术。该工艺为海上油田多元热流体注采一体化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
张华刘义刚周法元邹剑韩晓冬
关键词:稠油多元热流体海上油田
海上多元热流体气窜凝胶调堵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渤海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气窜及现有泡沫体系封堵强度较低的问题,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对封堵强度相对较高的凝胶体系的流变性和封堵性进行了评价和优选。同时,对含油率、平台污水对封堵体系性能的影响,以及封堵体系对产出液破乳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优选的凝胶体系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且可采用平台污水配液。体系耐油性能较强,且体系的使用不会对产出液破乳产生较大影响。在总结大量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不同油藏和气窜条件下的凝胶配方选择图版,以指导现场气窜调堵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韩晓冬邹剑王秋霞刘义刚孟祥海
关键词:稠油油藏热采气窜
渤海油田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被引量:155
2013年
总结了渤海油田稠油资源特点,对目前主要开发方式及开采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同类型稠油油藏开发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所应对的措施对策和技术发展方向,对今后高效开发渤海油田稠油油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郭太现苏彦春
海上油田热采延长测试产出液外输沿程温度计算分析
2013年
海上稠油油田探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延长测试,由于产液速度大、周期时间长,钻井平台无法容纳大量产出液,必须通过外输管线至环保船,但海上环境恶劣,为弄清外界环境温度、风速及保温措施对产出液在外输管线沿程温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产出液在外输管线流动沿程热损失计算模型,并对环境温度、风速及保温措施对产出液温度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指导海上探井热采延长测试产出液外输管线的优化设计。
孙玉豹孙永涛林涛马增华刘海涛
关键词:海上油田外输管线温度计算
微粒沉积导致孔喉尺寸变化的Lattice Boltz-Mann模拟研究
2017年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微粒在孔喉内的沉积会导致孔喉有效尺寸减小,流体流动能力降低。为研究微粒沉积对孔喉尺寸的影响及孔喉尺寸变化规律,以毛管模型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和LBM模拟结合的方法对微粒沉积后孔喉有效半径进行求解,并选取不同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随微粒粒径的增大,孔喉有效半径减小,且微粒越大有效半径减小越快;微粒沉积位置越靠近入口端,孔喉有效半径越小;孔喉长度与宽度比值越大时,孔喉有效半径值越大。最后通过回归建立了微粒沉积后孔喉有效半径的计算数学模型,可对从微观尺度研究微粒沉积导致储层伤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韩晓冬
关键词:多孔介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