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B01-4)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叶宽李隆云马鹏钟国跃崔广林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选育
  • 1篇叶产量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措施
  • 1篇青蒿
  • 1篇青蒿素
  • 1篇种子
  • 1篇黄花蒿

机构

  • 2篇重庆市中药研...

作者

  • 2篇李隆云
  • 2篇吴叶宽
  • 1篇崔广林
  • 1篇胡莹
  • 1篇钟国跃
  • 1篇马鹏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花蒿种子生产优化措施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黄花蒿栽培因子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为黄花蒿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2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栽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各因素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在本试验条件下,密度13 000~15 000 株/hm2;同时施用尿素186~242 kg·hm-2,过磷酸钙874~1 023 kg·hm-2,氯化钾135~165 kg·hm-2,黄花蒿种子可获得570~600 kg·hm-2。结论: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肥料用量可以提高黄花蒿种子产量。
吴叶宽李隆云胡莹
关键词:黄花蒿种子农艺措施数学模型
青蒿新品种“渝青1号”的选育及其示范推广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阐明青蒿新品种"渝青1号"的选育方法、过程,确定新品种的推广价值。方法:在青蒿主产区收集青蒿优良种质资源,筛选优良种质,采用青蒿素质量分数测定和单株干叶产量测定,应用单株母系系统选育法和混合选择制种方法,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相结合,选育和示范推广青蒿新品种。结果:选育的青蒿新品种干叶产量达3000kg.hm-2,较野生青蒿增产10%以上;青蒿素质量分数在1.0%以上,比野生青蒿中青蒿素质量分数提高0.2%以上。结论:采用单株母系系统选育和混合选择制种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可明显提高青蒿的产量和青蒿素质量分数,是青蒿新品种培育中的一种切实可行、简便快速的育种方法。经生产验证和示范推广证明,选育的青蒿新品种"渝青1号"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李隆云吴叶宽马鹏崔广林钟国跃王美胜李方义
关键词:青蒿青蒿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