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10063)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田志文魏崇辉石文斌杨玉林更多>>
相关机构:韩山师范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政治
  • 8篇政治价值
  • 3篇主义
  • 2篇政治发展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公共治理
  • 2篇公共治理理论
  • 2篇共治
  • 1篇应然性
  • 1篇政治权力
  • 1篇政治文化
  • 1篇政治制度
  • 1篇政治主体
  • 1篇治权
  • 1篇中国社会
  • 1篇中国社会主义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华民族
  • 1篇中华民族伟大...
  • 1篇社会主义

机构

  • 8篇韩山师范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东莞职业技术...

作者

  • 8篇田志文
  • 2篇魏崇辉
  • 2篇石文斌
  • 1篇杨玉林

传媒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求实
  • 1篇理论导刊
  • 1篇行政论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探索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政治价值的非理性向度
2015年
需要、欲望、本能等政治主体的自然生命要素,情感、激情、兴趣等政治主体的心理体验要素,意志、信念、信仰等政治主体的能动控制要素,体现了政治价值的非理性向度及其在政治价值实践中的动力作用。非理性因素经过社会实践与政治体系的中介与转换,形成为政治主体的政治价值诉求、情感心理体验与能动控制意识,进而在政治价值的生成、发展与实践中发挥动力作用。在一个合宜、正当的政治价值意识结构中,非理性成为理性的动力、前提与基础,理性成为非理性的调适与控制机制。排斥非理性融入的理性是苍白、单调、贫乏的,拒斥理性调适的非理性是盲目、泛滥、为恶的。在政治生活中,唯有彰显主体理性对非理性的规训、导引与渗透以及理性与非理性要素的和谐统一,才能生成健全、合宜、正当、积极的政治价值意识。
田志文
关键词:政治价值非理性
论政治价值的基本功能被引量:1
2014年
政治价值是政治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果,但它一经产生又会反作用于政治主体实践,并产生推动政治社会发展的基本功能。在政治主体实践中,政治价值通过政治价值实践发挥其现实改造与政治发展的基本功能,通过政治价值意识发挥其理性反思与价值导向的基本功能,进而通过理论运思形成政治价值范畴,发挥其理性概括与理论建构功能。
田志文
关键词:政治价值政治发展
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困境及其破解:共识、精英与阶层变迁的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共识的缺失使得公共治理仅仅依靠权力的博弈,这种博弈可能更多局限于精英内部展开,民众更多充当的是旁观者。政治发展会更多沦落为统治阶层内部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做出的最低限度的妥协与退让。主导公共治理理论能否有效适用的是政府。在一定意义上,主导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是精英。精英与政府是一种交叉关系,又拥有各自的定位。精英共谋直接危害公共治理理论的有效适用。对此的破解需要从精英生成着手。后发国家,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过程同时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导向的阶层变迁与精英功用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动态展示,是破解阶层固化的过程,是推动社会成功转型的过程,彰显了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与政治发展密切勾连的关系。
魏崇辉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阶层固化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在政治价值评判问题上的四大界限
2015年
自由主义认为,政治价值是以个体自然权利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先验的个体主体是政治价值标准据以生成、赖以确立的主体根源;政治价值标准是在先验人性、宇宙理性或自然法普遍律令中外生的;评价主体(即评价者)与价值主体(即被评的政治主体)本质上都是先验的同质化单子式个体,因而评价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与价值诉求作为政治价值标准来对被评政治主体身处其中的政治生活与政治社会进行越俎代庖式的价值分析、价值判定与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价值是表征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产生、形成、发展、变迁的政治主体间的社会性价值关系;被评的政治主体的主体尺度和价值需求以及由此生成的政治价值标准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变迁的历史阶段;政治价值标准应是在特定历史时代特定政治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实践生活中汲取、提炼出来的;在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价值要求相互独立的主体的情况下,评价主体不能代替价值主体进行越俎代庖式的价值分析、价值判定与价值选择。
田志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政治价值政治主体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价值目标观
2012年
人类需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目标。生态社会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经济活动是整个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其发展必须取决于人们是否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应当重新考虑人类与自然、与科学和技术以及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它主张社会和自然界的公正;主张基层民主和反对暴力;主张以“生态经济”代替“市场经济”。其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生态价值目标的确立具有不少借鉴作用。
石文斌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跨越期——中国社会主义两个30年被引量:1
2013年
新中国成立至今大体经历了以1978年为界的两个30年,这60多年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跨越期。前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借鉴和挫折中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后30多年,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30年的经验、教训和启迪成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石文斌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迪
论政治价值的辩证内涵被引量:1
2013年
政治价值的辩证内涵包括:实然性与应然性的辩证统一,即政治价值的实然性生发着应然性,应然形态的政治价值引导着政治价值现实的发展;主体尺度与客体内容的辩证统一,即政治价值以政治主体的内在尺度为核心,同时,它不能离开合乎政治主体内在尺度的政治客体而存在;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即具体的历史的政治主体之存在有个体形态,也有团体形态,更有社会形态,同样,政治主体的内在尺度也有个体尺度、团体尺度与社会尺度;冲突性与通约性的辩证统一,即多重主体的多重内在尺度集于一个主体一身,其必然追求多重形态的政治价值,从而导致政治价值某种程度上的冲突性,也使多重政治价值之间存在着最低限度的一致性与通约性。
田志文杨玉林
关键词:政治价值辩证统一
当代中国政治价值的生成根源
2012年
从客观根据与主体根源的视角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价值的生成根源。当代中国的政治价值不是西方政治价值话语在中国的普世化,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改革发展实践活动规律中生成的。当代中国的政治价值是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规定。当代中国政治价值生成的主体根源是最广大人民,当代中国政治价值的享有主体、建设主体和评判主体是最广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其提出者和倡导者。
田志文
关键词:政治价值
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目标、根基与可行路径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考量需要与民主政治发展密切勾连展开。民主政治发展贯穿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二者互相促动,和谐共进。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目标是社会冲突的预防与化解,肯认与生成共识是其根基。冲突的化解与共识的凝练需要政府的回应。政府的有效回应需要公民与公民社会的监督与制约。这是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可行路径。
魏崇辉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民主政治发展回应
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范畴的基本规定被引量:4
2012年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揭示政治范畴的实践内涵与经济本质以及价值范畴的实然内涵与应然内涵,从客体与主体、客观与主观、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得知,政治价值具有实然规定、应然质素以及内在本质三个层面的基本规定。
田志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