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639013)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姜春华宋怀宇杨建荣梁列新黄钧更多>>
- 相关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人肠黏膜通透性的方法学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人肠黏膜通透性的方法学研究,同时应用此方法研究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检测30例健康人(正常组)和90例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以此两项指标来反映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并将两组加以比较。(2)将90例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乳果糖组,谷氨酰胺组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乳果糖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10g,3次/d;谷氨酰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颗粒10g,3次/d。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肝功能、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DAO、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T淋巴细胞亚群、L/M等,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加以比较。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L/M的变化,甘露醇和乳果糖能得到很好地分离,乳果糖的线性范围为0.65~13.0μg/L(r=0.9980),甘露醇的线性范围为0.74~14.7μg/L(r=0.9983)。乳果糖和甘露醇日内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6%、0.65%(n=6),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77%、0.99%(n=6)。乳果糖的加样回收率为98.68%~100.4%,平均值为99.51%;甘露醇的加样回收率为99.52%~100.5%,平均值为99.94%。乳果糖在尿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94.2μg/L,甘露醇在尿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9.9μg/L。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L/M、DAO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乳果糖组TBIL、ET、TNF-α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酰胺组治疗后ALT、TBIL、TNF-α、ET、IL-2、L/M、DAO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果糖组与谷氨酰胺组相比,治疗后ALT、TBIL、TNF-α�
- 杨建荣宋怀宇姜春华陈秋虹黄钧黄云花梁列新邓永青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肠道屏障乳果糖谷氨酰胺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其的影响。方法(1)检测30例正常人和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和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并加以比较。(2)将9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乳果糖组及谷氨酰胺组(GLN)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而乳果糖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乳果糖10gtid,GLN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谷氨酰胺颗粒10gtid,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肝功能、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DAO、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T淋巴细胞亚群、L/M等,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加以比较。结果(1)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L/M、DAO水平明显升高(P=0.007及P<0.0001)。(2)2周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乳果糖组治疗后TBIL、ET、TNF-α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GLN组治疗后ALT、TBIL、TNF-α、ET、IL-2、L/M、DAO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果糖组与GLN组相比,治疗后ALT、TBIL、TNF-α、IL-2、L/M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的早期损伤。(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对减轻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反应,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无法改善肠道屏障损伤。而加用谷氨酰胺则能纠正肠道屏障损伤,减轻内毒素血症与炎症反应,加速肝功能恢复。
- 宋怀宇姜春华杨建荣陈秋虹黄钧黄云花梁列新
-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内毒素血症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人肠黏膜通透性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分析法(HPLC-ELSD)测定尿液中的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排泄率,进而间接反映人肠黏膜通透性变化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分别检测30例正常人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口服乳果糖和甘露醇混合液后6h内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排泄率的变化,以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的比值(L/M)反映上述2组人群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采用该方法甘露醇和乳果糖能得到很好的分离,乳果糖的线性范围为0.65~13.0μg/L(相关系数r=0.9980),甘露醇的线性范围为0.74~14.7μg/L(相关系数r=0.9980)。乳果糖和甘露醇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1.56%、0.65%(n=6),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77%、0.99%(n=6)。乳果糖的加样回收率为98.68%~100.4%,平均值为99.51%;甘露醇的加样回心率为99.52%~100.5%,平均值为99.94%。乳果糖在尿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94.2μg/L,甘露醇在尿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9.9μg/L。正常人的L/M比值为0.0315±0.0134,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L/M比值为0.0430±0.019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检测肠道通透性的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方法简便,是目前临床评价肠黏膜通透性变化的实用方法。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明显增高。
- 宋怀宇姜春华杨建荣陈秋虹梁列新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乳果糖甘露醇肠黏膜通透性
- 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中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中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显色基质鲎实验法测定30例正常人和3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水平正常人组为(0.071±0.022)EU/ml,肝炎组为(0.186±0.051)E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水平明显升高,内毒素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 杨建荣宋怀宇姜春华黄钧梁列新
-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