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358)

作品数:15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费小明汤郁朱彦王丽霞雷芳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骨髓
  • 5篇干细胞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骨髓瘤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瘤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微环境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狼疮
  • 3篇骨髓微环境
  • 2篇地塞米松
  • 2篇地塞米松治疗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鼠骨
  • 2篇通路

机构

  • 15篇江苏大学附属...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5篇费小明
  • 13篇汤郁
  • 9篇朱彦
  • 7篇王丽霞
  • 7篇雷芳
  • 4篇陆化
  • 4篇芮金兵
  • 4篇李晶
  • 4篇徐欣欣
  • 4篇夏雷
  • 4篇裘影影
  • 3篇杨姣
  • 3篇王韵
  • 3篇陆益龙
  • 3篇崔婷
  • 3篇宋冬明
  • 2篇王欢
  • 2篇罗鸣
  • 2篇庄琴
  • 2篇李皎

传媒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GFR2、MMP-1和CCL7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趋化因子7(CCL7)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MM患者(A组)和健康人群(B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RT-PCR检测FGFR2、MMP-1和CCL7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两组BMSCs均以梭形为主,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别。与B组相比,A组FGFR2和CCL7基因表达降低(0.0126±0.0293vs.0.0015±0.0013和0.1156±0.2616vs.0.0014±0.0022)(P<0.05),而MMP-1基因表达增加(0.0480±0.0650vs.0.1216±0.2152)(P<0.05)。结论 FGFR2、MMP-1和CCL7在MM患者的BMSCs中表达异常,可能在M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夏雷杨姣徐欣欣陈诗婧陆化汤郁朱彦陆益龙庄琴王丽霞王韵费小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质金属蛋白酶-1
(R)-CHOP方案中阿霉素平均每周剂量强度影响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CHOP方案是目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标准方案。CD20单抗美罗华(rituximab,R)与CHOP方案联合后,R-CHOP方案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的提高。本研究着重分析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每疗程剂量、时间剂量强度等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经(R)-CHOP方案治疗的DLBCL初诊患者52例。分析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CHOP方案中的强的松、环磷酰胺和阿霉素的平均每疗程剂量强度(DIPC)和平均每周剂量强度(DIPW)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病例的中位随诊时间为34个月(6-95个月),在经Pearson Chi-Square统计后发现,患者起病时的强的松DIPW〈166.7mg/m2、IPI评分、Ann Arbor分期(A或B)可以影响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均P〈0.05)。在将上述与CR有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强的松DIPW〈166.7 mg/m2和IPI积分为与CR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对患者总生存(OS)资料进行Kaplan-Meier分析发现,经Log-rank检验后,IPI积分、阿霉素〈16.7 mg/(m2·周)、环磷酰胺〈250 mg/(m2·周)与DLBCL患者的OS有关。在将上述与OS有关的因素进行Cox regression分析后,发现阿霉素〈16.7 mg/(m2·周)、IPI积分为与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用(R)-CHOP方案的初诊DLBCL患者,不但起病时的IPI积分、Ann Arbor分期(A或B)等与治疗结果相关,而且治疗因素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的平均每周剂量强度也影响预后。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按预定治疗方案给药。
陈施婧朱彦雷芳吴玉姣汤郁王丽霞余先球费小明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肿瘤坏死因子预处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潜能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后,对其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通路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BMMSCs阴性对照组(A组)、TNF-α预刺激1 d组(B组)及TNF-α预刺激7 d组(C组)。预刺激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IκBα和p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BMMSCs中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和肝细胞受体B4(erythroprote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receptor B4,EPHB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骨保持素(osteoprotegerin,OPG)、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e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加成骨诱导剂诱导后,茜素红及碱性磷酸酶检测各组成骨分化能力。同时观察加用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TNF-α作用的影响。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EPHB4、IGF-1、OPG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IL-7及MMP-1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成骨分化能力增强,而加用NF-κB抑制剂后,B组和C组的成骨分化能力减弱。结论:体外实验表明,BMMSCs经TNF-α预处理后,可以促使BMMSCs成骨分化活性,并且多次刺激较单次刺激效果明显,其促进成骨分化效果至少部分是通过NF-κB通路介导的。
杨姣夏雷汤郁陆化费小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炎症NF-ΚB成骨分化
骨髓瘤细胞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暂时和(或)长期性改变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与骨髓瘤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MSC的全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目前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就对此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正常人骨髓MSC与骨髓瘤细胞株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培养前后,用全基因表达芯片检测MSC全基因mRNA的表达谱,比较正常MSC在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MC组)或共培养后去除骨髓瘤细胞后继续单独培养的MSC(MA组),和MSC单独培养的对照组(MK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MC组与MK组相比较,在所有分析的10 000个基因中共发现837个差异基因(837/10 000,8.37%),其中有472个基因表达上调(472/837,56.39%),365个基因表达下调(365/837,43.61%)。而MA组与MK组相比较,共发现367个差异基因,其中有218个基因表达上调(218/367,59.40%),149个基因表达下调(149/367,40.60%)。从芯片结果中筛选出MMP1、FGFR2、ANGPTL4、MFAP5、TGM2、STC1、CCL7和IL-32这8个基因,经定量PCR验证后的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骨髓瘤细胞可以诱导正常骨髓MSC多种基因表达改变,并且有些改变即使在骨髓MSC脱离骨髓瘤细胞后仍可存在;此外,初步筛选到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个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既往未见报道,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李俊霞李皎王欢汤郁杨姣夏雷朱彦陆化王丽霞费小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基因表达谱
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鼠骨BMP/Smads信号通路状态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狼疮鼠(MRL/lpr)骨BMP/Smads信号通路表达情况。方法 :分离小鼠股骨制备组织切片,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骨质情况;免疫组化观察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a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细胞爬片后免疫荧光法观察BMP-2、p-Smad1/5/8蛋白表达情况;BMP-2诱导BM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RT-PCR法检测BMMSCs ALP、Runx2基因m RNA水平,ALP染色鉴定早期成骨情况。结果:狼疮鼠骨皮质较正常鼠减少,皮质骨占骨体积比例较正常鼠减低(P<0.01);狼疮鼠股骨BMP-2表达与正常鼠无明显差别(P>0.05);细胞免疫荧光显示狼疮鼠BMMSCs BMP-2、p-Smad1/5/8表达减弱(P<0.05);狼疮鼠BMMSCs BMP-2刺激7 d后ALP活性较正常鼠减低,BMP-2刺激3 d后ALP m RNA水平较正常鼠减弱(P<0.01),Runx2 m RNA水平较正常鼠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狼疮鼠骨BMP/Smads信号通路处于抑制状态。
宋冬明崔婷裘影影芮金兵费小明徐欣欣李晶汤郁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骨组织
TNF-α预处理MC3T3-E1细胞后上调N-cadherin并影响骨髓血液生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肿瘤环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处理小鼠前成骨细胞株MC3T3-E1对其血液生成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NF-α处理MC3T3-E1细胞后,N-cadherin、p-Erk1/2和p-Akt的表达水平;将TNF-α预处理的MC3T3-E1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联合造血生长因子SCF、TPO和Flt3-配体,体外扩增分选的小鼠Sca-1(+)细胞7 d后,检测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形成单位(BFU-E)和前B淋系形成单位(CFU-pre-B)。并检测Erk抑制剂FR180204对MC3T3-E1细胞N-cadherin和p-Erk水平的影响。结果:MC3T3-E1细胞经TNF-α预处理后,N-cadherin和p-Erk的表达上调,p-Akt没有明显变化。饲养层细胞联合造血生长因子体外扩增Sca-1(+)细胞7 d,与对照组比较,TNF-α预处理组中的总CFU、BFU-E及CFU-GM数目下降(P <0.05),但CFU-pre-B数目明显升高(P <0.05)。Erk抑制剂FR180204处理MC3T3-E1细胞可下调Erk的同时上调N-cadherin水平。结论:TNF-α可能通过影响骨髓微环境中造血支持细胞而间接影响血液生成和造血干细胞向各系列的分化;调节成骨细胞Erk1/2的磷酸化和N-cadherin的表达,可能是TNF-α影响骨髓血液生成的机制之一。
卢冰费小明汤郁陆萍李晓蕊
关键词:骨髓微环境MC3T3-E1TNF-ΑN-CADHERINP-ERK1/2
奥沙利铂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及地塞米松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DHAX±R方案(地塞米松、大剂量阿糖胞苷、奥沙利铂±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接受DHAX±R方案化疗的NHL患者20例,其中初发患者7例,复发难治性13例,中位年龄67岁。观察NHL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初发和复发难治性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9.2%。20例患者随访3-33个月,4例初发患者和7例复发难治性患者死亡。复发难治性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无3-4级非血液学毒性,无肾毒性。结论 DHAX±R方案治疗NHL的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可耐受,适合于老年患者。
王丽霞朱彦陈施婧雷芳汤郁费小明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阿糖胞苷奥沙利铂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
MRL/lpr狼疮鼠骨TNF-α/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MRL/lpr)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核因子-κB p50(nuclear factor-κB p50,NF-κB p50)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选取C3He/HeJ小鼠(对照组)和MRL/lpr狼疮小鼠(狼疮组)各6只,饲养4个月后常规制备小鼠股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骨质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NF-α、NF-κB p50蛋白表达情况;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贴壁法筛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然后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BMMSCs中TNF-α、NF-κB p50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狼疮组小鼠骨小梁松散,出现骨质疏松,股骨TNF-α和NF-κB p50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BMMSCs中TNF-α和NF-κB p50蛋白表达亦升高(P<0.05或P<0.01)。结论:狼疮鼠骨TNF-α/NF-κB信号通路处于异常活化状态。
崔婷宋冬明裘影影芮金兵吴玲费小明李晶汤郁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HMs)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用H-L卡方检验、ROC曲线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肝功能损害、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化疗强度、急性白血病、肥胖症是HMs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L卡方检验(χ2=13.236,P=0.0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844,0.895),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及鉴别效度;验证组验证该模型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分别是72.7%、87.4%、87.3%、73.0%、80.0%。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HMs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情况。
雷芳朱彦王丽霞王韵陆益龙罗鸣庄琴汤郁费小明
关键词:血液肿瘤LOGISTIC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瘤细胞株H929集落形成能力及miRNA-15a/16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表现有骨破坏和骨髓微环境的异常。近来发现MM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有多种异常。既往研究发现经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预处理的骨髓MSC成骨分化潜能增强。本实验进一步研究TNF-α预处理的骨髓与骨髓瘤细胞株H929共培养后,对H929的影响。方法 :骨髓MSC经TNF-α单次(T+1组)或多次预处理(T+7组)后,与H929直接共培养3 d后,收集H929细胞分别检测其集落形成能力,定量RT-PCR检测POU5F1、SOX2和NANOG基因,以及微小RAN(miRNA)-15a/16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各组H929细胞均有POU5F1、SOX2、NANOG和miRNA-15a/16的检出。与对照组和T+1组相比较,T+7组的POU5F1和SOX2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5a/16表达水平均上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CFU数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NF-α多次预处理的骨髓MSC与MM细胞相互作用后,抑制MM细胞作用更加明显,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徐欣欣夏雷杨娇汤郁陆化朱彦费小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微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