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05061)
- 作品数:26 被引量:171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春华韩钦史明霞廖联明李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Flk1^+间充质干细胞减轻四氯化碳导致的肝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许多慢性肝脏疾病都会发生肝纤维化,但是目前尚缺乏对肝纤维化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实验发现,Flk1(fetalliverkinase)阳性间充质干细胞(MSC)能够减轻四氯化碳(CCl4 )所致小鼠肝纤维化。取雄性BALB c小鼠骨髓,分离培养Flk1+ MSC ,用CCl4 制作雌性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CCl4 损伤后立即或1周后经尾静脉注射Flk1+ MSC ,2或5周后检测受体小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供体细胞的植入。结果发现,CCl4 损伤后立即注射Flk1+ MSC ,可以使肝脏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减少胶原沉积,使肝脏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纤维化指标显著下降;而损伤1周后注射细胞则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证实,在受体肝脏中有供体细胞植入,呈上皮细胞形态,并表达白蛋白,但是数量很少。因此,Flk1+ MSC具有潜在的植入肝组织的能力,并可能启动肝组织的内源性修复,减轻CCl4 导致的肝纤维化。
- 史明霞房佰俊廖联明杨少光刘煜昊赵春华
- 人胚胎胰腺组织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纯化被引量:1
- 2007年
- 分离人胚胎胰腺组织中的胰岛细胞于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的方法对其中的胰腺干细胞进行鉴定,并应用免疫磁珠的方法纯化其中的干细胞。结论是人胚胎胰腺组织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干细胞,可以作为体外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分化的细胞来源。
- 葛焕琦蔡寒青门秀丽许世清潘焕峰娄晋宁
- 关键词:胰腺干细胞糖尿病诱导分化胰岛移植
- 成体脂肪来源的Flk-1^+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治疗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为了探讨成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AD-MSC)移植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的可行性,从成年GFP小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在体外分别以成肌和成内皮诱导体系诱导AD-MSC的定向分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进行鉴定;经尾静脉移植AD-MSC到CTX肌肉损伤模型小鼠和mdx小鼠(DMD动物模型)体内,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供体细胞的分布和分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GFP小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Flk-1+MSC可以在体外分化为肌肉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细胞移植后,可在损伤肌肉部位检测到GFP阳性的肌纤维、血管内皮细胞和肌肉干细胞;mdx小鼠移植后肌膜上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表达部分恢复,骨骼肌中心核肌纤维比例也大大降低。结论:AD-MSC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供移植治疗DMD的干细胞,它不仅可以定向归巢到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参与肌纤维重建,而且能改善组织供血,缓解DMD病征,同时部分供体细胞以干细胞形式存在,可以代替原来肌肉干细胞的功能,不断修复损伤的肌肉组织。
- 刘艳宁闫曦孙昭韩钦赵春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
- 全身照射引起间充质干/祖细胞池缩小及成骨潜能改变被引量:1
- 2007年
- 为了研究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数量及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探讨BMMSC在辐射损伤中的反应及其与照射后造血和骨骼系统长期损伤的关系,用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TBI)小鼠模型观察TBI前后不同时间点小鼠骨髓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fibroblast,CFU-F)的改变及BMMSC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用Von Kossa染色法测定钙盐沉积,实时定量RT-PCR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及成骨转录共刺激因子TAZ(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TBI后骨髓CFU-F数量明显减少;TBI后3天较多的BMMSC进入细胞周期并且其成骨潜能明显增强,随后细胞周期分布恢复正常,但成骨潜能明显降低,同时伴有TAZ表达改变。结论:TBI能导致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祖细胞池的显著缩小并改变BMMSC的成骨分化潜能,TAZ表达的变化可能在其成骨潜能的改变中发挥一定作用。
- 马杰陈斌王宏兰李静史明霞李炳宗胡建立赵春华
- 关键词:全身照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潜能TAZ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造血干细胞的调控
- 2004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造血干细胞静息状态的主要调控者,在体外直接抑制干细胞的生长,直接并可逆地抑制具有长期再植能力的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骨髓微环境;通过调节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和细胞内的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进行细胞调控。TGF-β对造血干细胞的调节在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张玲赵春华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造血干细胞骨髓微环境
- 间充质干细胞与血液系统疾病被引量:1
- 2007年
-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一直是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以及强的免疫调节功能等生物学特性已被广泛认识,有关它在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间充质干细胞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逐渐被认识。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马杰史明霞赵春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血液系统疾病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治疗机制。方法采集人志愿者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 BMSC;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2 h 再灌注大鼠模型,根据神经损伤评分将符合标准的60只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BMSC 移植组,48只)和对照组(D-Hanks 液注射组,12只),24 h 后在脑缺血边缘区皮层分别注射 hBMSC 悬液和 D-Hanks 液;移植后第4天开始进行粘贴物移除实验、转棒实验及 Morris 水迷宫实验的循环测试至第32天;治疗组分别在移植后1、2、3及4周分批次处死大鼠,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动态追踪 BMSC 并检测细胞的迁移和分化。结果移植后第1、2周细胞大量存活并向病灶迁移,第3周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减少,第4周存活细胞极少;hBMSC 在大鼠脑内没有明确表达微管相关蛋白(MAP)2、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半乳糖脑苷脂(GalC)等神经细胞的特异蛋白。治疗后1周水迷宫平均逃逸时间,治疗组为(69±10)s,对照组为(120±0)s,P<0.05,至第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转棒实验(10 r/min)平均潜伏期,治疗组为(167±18)s,对照组为(37±19)s,P<0.05,至实验终期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3天粘贴物移除实验平均潜伏期,治疗组为(33±8)s,对照组为(84±13)s,P<0.05,至实验终期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SC 脑内移植可以显著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移植细胞在大鼠脑内可以向病灶周围迁移,但是细胞存活有一定时限性;BMSC 在大鼠脑内没有明确分化为经细胞。
- 魏俊吉曾立芬樊晓彤王裕马文斌李桂林窦万臣张振兴栗世方冯铭韩钦李照建张子衡康军孔燕国王任直赵春华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移植脑卒中大脑中动脉梗塞细胞分化
- 异基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BXSB小鼠T、B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BXSB小鼠T、B细胞增殖、活化及功能成熟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FACS法、ELISA等方法检测BMSCs对BXSB小鼠T、B细胞的影响。结果:BALB/c小鼠的BMSCs在不影响BXSB小鼠T细胞诱导活化的基础上抑制其诱导增殖;可降低由ConA诱导的CD4+IL-4+细胞的数量,而提高由ConA诱导的CD4+IFN-γ+细胞数量。对于B细胞,BALB/c小鼠的BMSCs可以抑制其增殖、活化及IgG的分泌。另外,BALB/c小鼠的BMSCs可以抑制BXSB小鼠B细胞上CD40L的异位表达。结论:异基因BMSCs对自身免疫病小鼠的T、B细胞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赵慧丰高燕杜涌瑞韩钦廖联名赵春华邓鸿业姚智邓为民
- 关键词:异基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活性细胞SLE
- 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研究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 5组 ,每组有Smad3基因剔除小鼠(Smad3 - - )和其同窝孪生的野生型小鼠 (Smad3 + + )各 1只。小鼠的造血功能用 14天形成的脾结节 (CFU S1 4 )、多系祖细胞 (CFU GEMM)、粒 单系祖细胞 (CFU GM)、红系祖细胞 (BFU E)测定及外周血象、骨髓象等实验血液学指标来确定。每组小鼠取尾血作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涂片作白细胞分类计数。将一侧股骨的骨髓冲出 ,制成单细胞悬液 ,计数其中有核细胞数 ,测定CFU GM、BFU E、CFU GEMM值。将每只小鼠的 4× 10 4个骨髓有核细胞 ,经尾静脉注入 3只 8~ 10周经致死量射线照射的同系雌性小鼠体内 ,测定 14天的CFU S。取一部分胸骨、肝脏、脾脏固定做病理切片 ,其余胸骨冲出骨髓 ,涂片作分类计数。结果Smad3 - -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Smad3 + + 小鼠 ,红细胞数无显著差异。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结果也表明粒细胞显著增高。骨髓有核细胞数无显著差异 ,CFU GM显著增高 ,BFU E无显著差异 ,CFU GEMM明显减少 ,CFU S显著减少。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以粒系为主 ,肝脾无显著差别。骨髓涂片分类表明粒系增多 ,粒系 :红系比例增高。因此得出结论Smad3基因剔除使小鼠造血干祖细胞数目?
- 张玲孙昭沈爱玲马丽姜学英马冠杰杨晓赵春华
- 关键词:SMAD3基因剔除小鼠造血功能信号转导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TGF-β1抑制T细胞的增殖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研究是否MSCs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SCs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分泌水平,应用抗TGFβ1抗体中和MSCs上清中的TGFβ1后,用3H掺入法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PH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MSCs上清减少活化的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它的这种抑制作用能够被抗TGFβ1抗体部分逆转。结论MSCs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
- 张伟葛薇李长虹尤胜国韩钦邓为民陈磊赵春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