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GZTR20060206)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彬彬周国华曾道明刘占元魏华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概念与方法被引量:7
- 2008年
- 河流水体中呈溶解态和悬浮物结合态的元素活动性强,具有生态环境意义,查明其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任务。通过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河流水体悬浮物的浓度及其矿物、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从沿海经济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实际需要出发,拟定了开展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水溶态和悬浮物结合态元素入海通量调查的基本框架。
- 周国华孙彬彬刘占元魏华玲曾道明
- 关键词:悬浮物活性物质径流量
- 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初步成果被引量:3
- 2009年
- 河流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查明陆地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选择了中国东部入海河流中主要的35条河流,分丰、枯水期系统采集了悬浮物、过滤水、底泥等样品,利用河流径流量参数,计算得到了各河流主要重金属及营养元素的年入海通量及陆地河流年入海总通量,确定了各元素水溶态及悬浮物态迁移入海量的比例,为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浅海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 孙彬彬周国华魏华铃刘占元曾道明
- 关键词:悬浮物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