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SJB720012)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亓学太徐椿梁翟玉章郭广银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道德
  • 3篇元伦理
  • 3篇元伦理学
  • 3篇伦理
  • 3篇伦理学
  • 2篇哲学
  • 1篇道德律
  • 1篇语义
  • 1篇语义理论
  • 1篇语义哲学
  • 1篇哲学基础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普世伦理
  • 1篇情感
  • 1篇自然主义
  • 1篇西方伦理
  • 1篇西方伦理学
  • 1篇先验
  • 1篇消解

机构

  • 6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亓学太
  • 1篇郭广银
  • 1篇翟玉章
  • 1篇徐椿梁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道德与文明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达米特对本体论的语义哲学消解
2012年
达米特的研究纲领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赋予了新的解释,强调这种争论是关于所争议对象语言陈述意义的理论分歧,而不应当是本体论层面的纷争,由此对传统本体论进行了语言哲学的转化与消解。实在主义依赖于真值条件意义理论和背后的古典逻辑二值原则,但它无法解释不可决语句的意义。达米特提出的反实在论以可断言条件取代真值条件、以直觉主义逻辑取代古典逻辑,解决了不可决语句的意义性问题,克服了实在论面临的理论困境。
亓学太翟玉章
关键词:本体论语义理论达米特
观念与世界:洛克与贝克莱的分歧与回应
2011年
洛克的表征实在主义是实体实在论与经验主义表征认识论的合成体。一方面世界是由实体性的物构成的外在于我们观念的世界,而实体性的物本身又包括物的"质"和"物质"两重本体实在,后者支撑前者,因而在本体上更加根本。另一方面我们的观念是由实体的物所引起,观念通过与实体物的"相像"而对它加以表征。出于对洛克哲学隐含的怀疑主义的担忧,贝克莱从形而上学意义上对洛克的表征实在主义作了尖锐的批评,依靠纯粹的哲学思辨驳斥了洛克的诸多概念,并提出了其唯心主义立场。然而,贝克莱的诸多论证却存在严重的缺陷,为自身的哲学体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亓学太
关键词:洛克贝克莱
理由、情感与道德的规范性——西方伦理学与元伦理学的论争进路被引量:3
2010年
道德的规范性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道德责任奠定合理性的基础。从古希腊至启蒙时期,道德哲学体系围绕理由还是情感作为道德规范性渊源进行了探索。在当今的元伦理学争论中,虽然实践理由成为道德规范性问题的标准话语体系,但该体系下的争论仍然围绕理由与情感而展开。
亓学太
关键词:情感元伦理学
行为责任价值存在样式的几种演变
2012年
行为责任存在的演变经历了道德律、伦理性以及社会性等几种样式。道德律排斥了行为责任实践性的一面,将价值的产生归结于道德律,这意味着行为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性、自为性,行为责任价值的应然性取决于对道德律的服从。社会存在形式的去魅化,价值标准从终极型存在形式转化为实践中伦理应然性的存在。伦理的价值应然性要求行为主体将行为责任价值产生划归己有,重新回归行为主体实践价值之中,并通过主体自为性与行为主体之间理性价值关系得以确立。现代社会的价值要求,标准行为责任价值存在的真正实现必然要通过行为主体将行为责任的应然性委托于社会,并最终以社会价值的形式加以表达,应然价值的行为责任存在形式得以超越,实现自我价值存在的延伸即行为责任社会价值的真正实现。
徐椿梁郭广银
关键词:道德律伦理性社会性
道德的自然主义实在基础——康奈尔道德自然主义探微被引量:2
2011年
如何在自然主义的科学世界中为道德找到一处安身之所成为20世纪以来元伦理学关注和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60年代之后,随着自然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和语义学的兴起,道德哲学家开始求助于科学事业的哲学基础试图为该问题提供一个答案,康奈尔道德自然主义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亓学太
关键词:自然主义道德元伦理学哲学基础
普世伦理与道德的先验实在基础——兼与陈亚军教授商榷被引量:1
2010年
道德的本体基础是元伦理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学术界,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是主张普世伦理与价值的后验性,并基于认识论、语义哲学等理论对其做了论证。然而,道德后验主义一个致命的缺陷是其最终将滑向道德相对主义,从而自我否定道德这一实在命题。道德规范性约束的合法性、道德对话的根本可能性、道德的非主观性最终都归因于道德本身的先验实在性。先验的道德实在主义强调客观的规范性事实的存在,承认一个价值承载的世界的存在。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一个反科学世界观的本体论观点。在根本意义上,道德先验实在主义并不意味着坚持一个冗余的本体论,相反,道德价值的先验实在性能够同时从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主体性理论那里得到验证与辩护。
亓学太
关键词:普世伦理道德先验元伦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