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

作品数:711 被引量:7,197H指数:33
相关作者:王飞穆兴民朱建国朱健强蒋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5篇天文地球
  • 89篇生物学
  • 73篇农业科学
  • 7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0篇理学
  • 6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2篇经济管理
  • 41篇机械工程
  • 23篇电子电信
  • 22篇化学工程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建筑科学
  • 22篇水利工程
  • 20篇医药卫生
  • 13篇历史地理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核科学技术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电气工程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3篇气候
  • 36篇土壤
  • 33篇遥感
  • 31篇激光
  • 30篇气候变化
  • 22篇流域
  • 22篇光学
  • 20篇青藏
  • 19篇臭氧
  • 17篇降水
  • 16篇冻土
  • 15篇植被
  • 15篇河流域
  • 14篇青藏高原
  • 13篇地震
  • 13篇小麦
  • 12篇灾害
  • 12篇生态
  • 12篇丝绸之路
  • 1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439篇中国科学院
  • 272篇中国科学院大...
  • 56篇中国科学院研...
  • 47篇西北农林科技...
  • 32篇中国科学院遥...
  • 30篇中国科学院生...
  • 28篇中国科学技术...
  • 27篇中国科学院上...
  • 19篇西北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西...
  • 14篇中国科学院新...
  • 14篇中国科学院国...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10篇中国科学院上...
  • 9篇山东省水利科...
  • 8篇兰州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8篇王飞
  • 25篇穆兴民
  • 20篇朱建国
  • 16篇朱健强
  • 14篇蒋冲
  • 12篇胡胜
  • 11篇崔鹏
  • 11篇邱海军
  • 10篇李锐
  • 10篇吕永龙
  • 10篇曾青
  • 10篇肖体乔
  • 10篇欧阳志云
  • 9篇唐昊冶
  • 9篇刘钢
  • 9篇贺桂珍
  • 9篇孙松
  • 8篇宋友桂
  • 8篇谢祖彬
  • 8篇郑华

传媒

  • 20篇中国激光
  • 19篇遥感技术与应...
  • 19篇干旱区地理
  • 18篇科技导报
  • 16篇生态学报
  • 13篇海洋与湖沼
  • 13篇物理学报
  • 13篇第四纪研究
  • 12篇冰川冻土
  • 11篇光学学报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科学通报
  • 8篇环境科学
  • 8篇水土保持通报
  • 7篇人类学学报
  • 7篇海洋科学
  • 7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地球科学进展
  • 7篇燃气轮机技术
  • 7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6篇2023
  • 46篇2022
  • 46篇2021
  • 75篇2020
  • 69篇2019
  • 86篇2018
  • 63篇2017
  • 46篇2016
  • 30篇2015
  • 26篇2014
  • 52篇2013
  • 44篇2012
  • 32篇2011
  • 24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11篇2007
  • 15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7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季潮土氨挥发损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氨挥发是肥料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肥料种类、用量和施用时间等因素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试验采用间歇式密闭室通气法,对华北平原不同施肥处理(新鲜牛粪与尿素配施、堆腐牛粪与尿素配施和NPK单施)下,冬小麦生长季粘质潮土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土壤氨挥发总量占肥料氮用量的1.23%~1.97%,主要来源于追肥,占整个小麦生长季氨挥发总量的80%左右。不同施肥处理强烈影响氨挥发强度,新鲜牛粪与尿素配施处理氨挥发损失量最高,氮素损失率为1.97%,显著高于堆腐牛粪与尿素配施和NPK单施。基肥期氨挥发速率与气温密切相关,追肥期土壤含水量和NH^+_4-N浓度是影响氨挥发的主控因子。
肖娇樊建凌叶桂萍刘德燕阎静LUO Jia-faHOULBROOKE David J丁维新
关键词:氨挥发
一种高效率2.4 GHz CMOSE类功率放大器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IBM SOI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高功率附加效率(PAE)的E类功率放大器,由驱动级和输出级两级构成。驱动级采用E类结构,使输出级能更好地实现开与关。输出级采用电感谐振寄生电容,提高了效率。输出级的共栅管采用自偏置的方式,防止晶体管被击穿。两级之间使用了改善输出级电压和电流交叠的网络。仿真结果表明,在2.8 V电源电压下,工作频率为2.4 GHz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23.17 d Bm,PAE为57.7%。
郑岩李志强刘昱黄水龙张以涛
关键词:功率附加效率E类功率放大器输出级
武汉市“2016.07.06”暴雨洪涝灾害跨区域经济波及效应评估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为强调跨区域经济波及损失的重要程度,在已构建的灾害动态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融入多区域模块改进模型,定量评估武汉市“2016.07.06”暴雨洪涝灾害对湖北省、全国造成的波及损失。结果表明:(1)灾区外遭受的跨区域经济波及损失(24.30亿元)为武汉遭受直接经济损失(87.40亿元)的28%,是灾区武汉市遭受间接经济损失(5.55亿元)的4.4倍,其中湖北省(除武汉市外)受到的经济波及损失为15.57亿元,全国(除湖北省外)为8.73亿元;(2)灾区外制造业受到的波及损失最大,其中湖北省(除武汉外)受损6.52亿元,全国(除湖北省外)受损2.94亿元,分别占各自总波及损失的42%与34%。其他受损行业依次为农业、其他服务业、建筑业等。建议政府决策者保持对跨区域经济波及损失的关注,通过认清损失产生机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减小损失措施,开展更科学、全面的风险防范与灾后恢复重建。
张正涛崔鹏崔鹏李宁李宁黄承芳邹强
关键词:自然灾害
ICESat-1/GLAS数据湖泊水位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湖泊水位动态监测和调查对湖泊资源利用、水循环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ICESat-1/GLAS激光测高数据已经在全球陆地、森林植被和极地冰盖变化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湖泊、河流等内陆水体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利用GLAS数据,以及GLAS和其他卫星测高数据、光学遥感数据联合反演湖泊物理参数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数据在湖泊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如GLAS数据的精度评价、湖泊脚印点自动提取等,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即将发射的高分七号测绘卫星在水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葛莉习晓环王成Khun-Neay Khuon
关键词:GLAS多源遥感
两步互扩散法制备高性能CsPbCl_(3)薄膜紫外光电探测器被引量:3
2021年
紫外光电探测器无论在军用和民用上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CsPbCl_(3)作为钙钛矿家族中形成能最大,化学性能稳定的成员,在可见光盲区的紫外光电探测器中有着很大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CsPbCl_(3)薄膜难以制备的问题,发展了一种两步互扩散溶液法,通过控制前驱体PbCl2的形貌,成功地制备了CsPbCl_(3)薄膜。利用扫描电镜、吸收光谱和X射线表征技术,证实了制备出的薄膜表面平整无孔洞、晶粒饱满和吸光度强。通过瞬态荧光和变激发光强的稳态荧光,揭示了薄膜具有载流子寿命长、缺陷态少等优异性能。最终构建出了响应度为0.75 A·W^(−1)的横向结构紫外光电探测器,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高性能CsPbCl_(3)薄膜紫外光电探测器奠定了基础。
吴炯桦李一明石将建吴会觉罗艳红李冬梅李冬梅
关键词:紫外光电探测器两步法
近60 a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基于水文观测和遥感监测数据,获取近60 a巴尔喀什湖面积、水位变化信息,重建湖泊水量变化时间序列,探明巴尔喀什湖水量变化特征;依据湖泊水量收入(入湖径流、降水)支出(湖面蒸发)建立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模型,分析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要素变化特征,定量解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巴湖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以1987年为拐点先急剧减少后波动增加;入湖径流变化与湖泊水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年均入湖径流量约为14.04 km^(3)·a^(-1);湖区降水以0.28 mm·a~(-1)的速率波动增加;水体年均蒸发量约17.95km^(3)·a^(-1),其中,1987年最小为16.10 km^(3),2008年最高达20.30 km^(3)。(2)过去60 a年,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充,其中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地下水补给湖泊水量较多,补给量约为1.91 km^(3)。(3)在湖区尺度上,入湖流量与巴尔喀什湖水量显著相关,是影响湖泊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流域尺度上,气候波动对入湖流量长期变化的贡献率为71.67%,人类活动耗水的贡献率为28.33%;1970—1985年卡普恰盖水库蓄水及周边耕地扩张对入湖水量锐减的贡献率达47.47%,人类活动明显加剧了这一时期湖泊水位下降的进程。
王正黄粤刘铁刘铁昝婵娟钟瑞森
关键词:水量平衡蒸发水量内陆河流域
中国5类典型区域常用DEM高程精度评价被引量:8
2020年
探究常用的3种DEM在中国不同地貌区的误差分布特征,为3种DEM在不同研究区的应用提供支撑。选取中国5类典型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为研究区域,以ICESat/GLAS GLAH14点数据为参考高程,选取目前最常用的3种DEM数据,SRTM 1 Arc-Second Global(SRTMGL1),SRTM Version 4(SRTM V4),ASTER GDEM V2(ASTER V2)作为精度评价数据,结合地形要素和地表覆盖,对3种DEM在5类研究区域的高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5类研究区中,总体上SRTMGL1数据精度优于SRTM V4和ASTER V2,其中以塔里木盆地3种DEM精度最高,云贵高原精度最低。(2)不同坡度区间内,SRTMGL1的数据精度皆高于ASTER V2和SRTM V4,平原地区(<10°),SRTM两类DEM精度相近,可互为补充,高植被覆盖、大坡度区域,SRTMGL1数据精度一般为最优,ASTER V2精度优于SRTM V4。(3)坡向对于3种DEM的影响较小,误差分布较均匀。(4)3种DEM在耕地和人造表面覆盖区域的精度最高,在林地覆盖区域,DEM精度最低。(5)不同地貌对3种DEM的精度具有较大的影响。SRTMGL1精度最优且受地形和地表覆盖影响最小,其次,SRTM V4在平原地区精度较好,受地形影响最大,ASTER V2在植被覆盖的地貌复杂区域精度较好,两者互有优劣。
蒋广鑫谢元礼高志远周鹏
关键词:地形因子地表覆盖
单分散椭圆粒子体系的动力学和结构性质研究
与圆球体系相比,椭球体系在相变、玻璃化转变以及jamming转变上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因此,近几年有关椭球粒子体系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本工作中,利用事件驱动分子动力学(EDMD)[1]模拟,我们研究了二维单分...
王亮卢宇源安立佳
关键词:相变玻璃化转变
文献传递
高亚洲地区无云积雪遥感二值产品对比和精度验证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亚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积雪分布区域,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高精度的积雪遥感监测产品可更好地理解区域水和能量循环过程,提升气候、环境分析和水资源应用潜力,然而由于高亚洲地区地形复杂,高原局部气候变化快,当前所发布的积雪产品的算法各有所长,不同产品的精度评价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参考数据和精度指标不统一,这为积雪数据产品应用及评价带来挑战。选择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布的较为典型的IMS、MODIS无云积雪产品等3种数据,开展基于流域的时空交叉对比分析,并采用同一套地面参考数据集及综合性指标,进行了精度验证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数量的地面观测数据进行验证时,3种积雪产品表现都较为稳定,总精度都能达到85%以上,IMS和与微波观测相结合的无云(A-MODIS)产品召回率较高,而MODIS积雪产品的准确度较高,权衡参数F值较高;在积雪季初期3种产品积雪覆盖面积和趋势吻合,后期融雪期出现较大差异,IMS与A-MODIS产品相较于MODIS产品有高估现象,认为与云覆盖及微波数据的质量有很大关系,总体来看IMS产品与MODIS积雪产品精度相接近,但MODIS积雪产品数据质量较高。该项研究可为积雪遥感产品在高亚洲地区应用提供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于小淇邱玉宝阮永俭石利娟拉巴卓玛
关键词:IMSMODIS
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被引量:15
2018年
首先介绍光合作用在国际及国内研究现状,进而简介当前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范围及进展,提出我国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研究目前面临提高其研究系统性、与需求更紧密结合及提高支持力度等需求。鉴于光合作用对未来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维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未来发展需聚焦于已有光合作用系统优化、光合系统与光合同化产物利用途径协同、跨物种间光合系统重构、全新光合途径构建、光合系统与生物材料耦合等研究方向。
朱新广熊燕阮梅花刘晓徐健钟超
关键词:光合作用育种能源合成生物学粮食安全
共7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