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1086)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叶岗更多>>
-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燕丹子》成书时代考论
- 2021年
- 关于《燕丹子》的成书年代问题,有"战国说""秦汉说""东汉说""唐以前说"等观点。《燕丹子》之"《汉志》无载"及与《史记》孰先孰后这两大问题,是探讨成书年代的关键。本文在对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作辨析和分析后,认为成书于汉初。探讨《燕丹子》的成书年代,还应包括记载荆轲刺秦事的五国史文,它们构成了秦亡之后文人论议和民间口传的历史基础,也作为刘向编校《战国策》和太史公编纂《史记》的战国材料。燕太子宾客在战国末期和秦初撰作《燕丹子》的可能性,极其渺茫。
- 叶岗
- 关键词:《燕丹子》成书时代汉初
- 战国秦燕史中《荆轲传》辨正三题
- 2019年
- 文章针对主要反映战国末期秦燕纠葛的《史记·荆轲传》中的三个问题作出论述,认为太史公排除"天佑说"隐含着对于燕国太子丹历史作用的否定性评价,并以夏无且之亲历来否定流行之"伤秦王说";《荆轲传》的史料来源主要是文字材料而非口传记录;从司马迁生年考证和《太史公自序》中的材料来看,《荆轲传》主要由其父司马谈完成。
- 叶岗
- 关键词:太史公曰司马谈《太史公自序》
- 《燕丹子》的文本整理、佚文考索和异文甄录
- 2022年
- 《燕丹子》文本整理,孙星衍贡献最大。在其任职翰林院编修期间,纪昀私授抄本于他。经十数年校勘,尤其在章宗源、洪颐煊合作下,终得善本,以《平津馆丛书》本为优。孙氏校勘,引唐宋及之前的古书8种,出校记97条,通过增补缺字、订正底本之讹、标注异常情况等方法以复原本之貌,并对成书情况和篇卷形制作出说明。然而,由于《燕丹子》流传已久,历史上仍有一些难可确考的佚文;与平津馆本对照,也有少量的古书引录明标出于《燕丹子》者的异文。
- 叶岗
- 关键词:《燕丹子》孙星衍佚文异文
- 《燕丹子》士子群像论
- 2021年
- 成书甚早的优秀小说《燕丹子》人物众多,层次不一,但以士子群像为主。他们在士节和士行等方面,表现出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殊别于那些竞逐富贵的战国游士。以士节而论,荆轲之临大利而不忘其义、樊於期之为复仇而不避其难、夏扶之忠于国事而舍生取义,他们的品节,体现出人类精神所可能达到的历史高度;其中,重信行义、以“吞舌而死”来推动抗秦大业的田光,更具有高度的道德感,充满着独特的魅力。以士行而论,作品中的群士以决烈的心志和迥异于常人的生命观念,争先恐后地投身于极其惨烈的抗暴活动,本欲以策士自效而之后慨然自任刺士的荆轲,以其悲剧英雄的风姿,卓绝地表现出士文化的实践性品格。
- 叶岗徐丹丹
- 关键词:《燕丹子》
- 《燕丹子》的主题意向与思想基础
- 2013年
- 《燕丹子》以行刺秦王为题材,意在展现一群仁人志士的精神力量,当燕国国势迫急之际,他们为信义而轻生死。这一主题,渗透了公羊学"以直报怨"思想的影响。历代评论,对作品主题多有误解。
- 叶岗
- 关键词:主题志士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