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XW006)

作品数:20 被引量:285H指数:9
相关作者:单波陈正刘佩林如鹏姜可雨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文化传播
  • 5篇媒体
  • 5篇跨文化传播
  • 3篇新闻
  • 3篇受众
  • 3篇跨文化
  • 2篇应对策略研究
  • 2篇受众心理
  • 2篇他者
  • 2篇他者化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国家形象
  • 2篇FACEBO...
  • 1篇德国媒体
  • 1篇电视
  • 1篇电视节目
  • 1篇电影
  • 1篇对话性
  • 1篇新媒体

机构

  • 9篇武汉大学
  • 4篇国家教育行政...
  • 4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单波
  • 4篇陈正
  • 2篇林如鹏
  • 2篇刘佩
  • 2篇姜可雨
  • 2篇辛静
  • 1篇纪莉
  • 1篇张腾方
  • 1篇唐佳梅
  • 1篇李达

传媒

  • 4篇对外传播
  • 2篇学术研究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当代传播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图书情报知识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文化传播中的德国受众心理和应对策略研究
根据2011年7月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受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在被调查的22个国家中负面度较高。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依然以负面报道居多,涉华话题大多数集...
陈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受众心理
文献传递
论国家形象跨文化转向的可能性被引量:10
2017年
身处权力关系体系中的国家形象经历了一系列危机,它有实现跨文化转向的可能吗?多元文化主义曾试图建构开放、多元的国家形象,提供了一种跨文化转向的可能性。在互联互通的语境下,国家形象指向对话性,因为只有进入"我—你"对话关系之中,国家形象才能体现人的交流需要。世界主义突破了民族国家认同的单一性与民族国家想象的封闭性,把国家形象推向对话之境。现在,中国在国家层面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国家形象进一步推向跨文化语境。
单波
关键词:国家形象多元文化主义命运共同体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被引量:47
2015年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困境与挑战。新媒体拓宽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限制,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赢得了更多话语权,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与此同时,传播弱势地位明显、传播功利化娱乐化与同质化形式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资金人才缺乏形成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困境。加大投资、培养人才、加强监管、构建多元传播机制、缩小各民族与区域差距、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产业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出路。
李达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从众包新闻到众智新闻:国际报道的新闻创新及其发展被引量:6
2016年
传统国际报道生产模式面临预算缩减、内容同质化、本土中心主义等各种问题,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革新催生出众包新闻、众筹新闻和众智新闻等创新模式,通过获得国际报道捐助、增加报道选题与主体的多样性、建立共同生产机制、借力用户智慧等路径改变新闻生产模式,探索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机构化制约与内容偏向问题,为国际报道的良性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唐佳梅
关键词:新闻创新
德国受众社交媒体获取信息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2012/2013德国社交媒体消费者报告》显示,2012年社交媒体在德国已经成为主流信息获取方式,其中,FACEBOOK是德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该报告认为,德国青年受众群体呈现出主体意识、选择性需求和娱乐化心理增强等三大特征。但德国受众在因私和因公环境中对社交媒体选择的态度不尽相同,他们在公务活动中较少使用社交媒体。
陈正
关键词:媒体平台受众群体获取信息FACEBOOK信息获取方式罗兰贝格
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的知识分享与传播行为研究被引量:81
2015年
本文以新兴的知识问答与分享社区——知乎网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网络问答社区内用户的知识传播与知识分享行为并得出三个结论:首先是整体网呈现一个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关系,其节点呈幂律分布;其次社区成员参与讨论所扮演的角色鲜明,点入度较高的成员比较有声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和其讨论交流。点出度高的成员则习惯于阅读答案以及和其他人进行讨论提问,他们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和知识共享的受益者。最后从内容上而言,社交问答网站问题呈现更多元化,回答部分内容更加个性化以及偏重社交功能。
刘佩林如鹏
关键词:虚拟社群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分享知识传播
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以《来看吧—中国时间》在德国传播为例
2015年
从2001到2010年间,我国广播影视在海外传播力不断增强。2014年广电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45部中国电影走进4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达到14.14亿元,同比增长33.02%。
陈正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视节目广播影视
“全球本土化”的跨文化悖论及其解决路径被引量:13
2013年
"全球本土化"所呈现的核心问题涵盖了鲜明的跨文化意义,同时,它对于"超本土"、"跨本土"力量的寻求,对于全球与本土、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平衡力量的寻求,是充满悖论的。全球化不可能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挡住全球化的浪潮。但目前研究全球本土化陷入了"全球本土化"—"全球化"—"去全球化"—"本土化"—"去本土化"的思想轨迹。解释全球本土化的悖论要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寻求调适文化差距或文化冲突的策略,将跨文化传播内化为一种自我管理,调适"权力动力"的运作机制。同时全球本土化过程中要克服被技术倾向化的趋势,立足多元互动市场,培养文化互动的空间,实现跨文化转向,维护文化间互惠理解建构平衡的权力。既要注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同质性,也注重二者异质性,实现文化冲突的互动和谐。
单波姜可雨
关键词:全球本土化跨文化传播文化间性
试论“中国梦”在德国社交媒体的传播被引量:1
2013年
习近平主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梦”之后,不仅引发全国范围内学界、业界的积极学习、研究和畅想,同时也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中国梦与中国发展”,“中国梦与世界关系”等议题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国际社交媒体,中国梦所承载的新内容和新方向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德国,YouTube已经成为仅次于Facebook的第二大受欢迎社交网络平台,有38.7%的德国受众通过该平台获取信息,其中每天至少有41.60%的互联网用户登入到该平台’。本文试对中国梦在YouTube上的传播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德国受众对“中国梦”的认识。
陈正
关键词:传统媒体中国梦社交YOUTUBEFACEBOOK互联网用户
“一带一路”愿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形象传播的危机沟通策略被引量:10
2015年
本研究以2003-2013年间,国际主流媒体针对中国企业海外危机的673则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采用传播学量化、质化内容分析方法,探讨危机报道归因框架中危机类型、责任层级和危机簇三组变量的关联性,并结合危机情境沟通理论探讨中企海外危机沟通的应对战略。研究结果表明,责任层级与危机簇两组变量显著相关,五类新闻框架与责任层级间显著相关。而五类新闻框架与危机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合危机情境沟通理论,建议依据危机的严重程度,从否认、弱化、重建这三种应对方式选择应对策略。
林如鹏刘佩
关键词:一带一路走出去归因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