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137)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吴补领徐稳安陈佳婧吕晓琳陈秋月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牙髓
  • 7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4篇牙髓干细胞
  • 3篇血管
  • 3篇小鼠
  • 3篇根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祖细...
  • 2篇血管生成
  • 2篇人牙
  • 2篇人牙髓
  • 2篇镍钛
  • 2篇镍钛机动器械
  • 2篇祖细胞
  • 2篇磨牙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祖细胞
  • 2篇口腔
  • 2篇口腔健康

机构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4篇吴补领
  • 4篇陈婷
  • 3篇侯晋
  • 3篇陈秋月
  • 3篇徐稳安
  • 3篇吕晓琳
  • 3篇陈佳婧
  • 2篇陈广盛
  • 2篇伍婉翠
  • 2篇贺京军
  • 2篇赖玲芝
  • 2篇陈明
  • 2篇屈茜
  • 2篇刘斐
  • 2篇刘庆娜
  • 1篇许鹏程
  • 1篇闫文娟
  • 1篇陆笑
  • 1篇李心竹
  • 1篇高杰

传媒

  • 7篇牙体牙髓牙周...
  • 3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口腔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方法的研究
2015年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培养纯化绿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探求提高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效率的方法。方法:取4~6周龄GFP小鼠股骨全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融合至约80%,将细胞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消化传代。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荧光状态及形态学特征,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绿荧光蛋白表达率,体外诱导观察其成骨、成脂能力。结果:贴壁法获得数量较多,形态多样的原代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一致性不断增高。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法在不影响细胞增殖、分化潜能,不影响其GFP表达率的前提下,可以更早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胞。结论:改良法可提高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率,为其用于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陈秋月吴补领徐稳安陈佳婧赖玲芝刘庆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良法
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钛浓度对牙齿漂白效果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增加过氧化氢的浓度,及添加二氧化钛催化剂对诊室漂白系统TION GC疗效的影响。方法:牛前牙被浸泡于液体沸腾产生的红茶染色液中7 d,作为变色标本。用TION诊室漂白系统以每7天漂白3次的频率漂白该变色标本。对照组漂白剂为TION凝胶,实验组漂白剂分别为TION凝胶混合等体积的35%过氧化氢和TION凝胶混合二氧化钛。该过程每7天1次共重复4次。用色度计ShadeEye检测标本颜色。测量结果转换成CIE L×a×b×色彩模式,使用色彩分析软件,以△E×ab值代表漂白前后的颜色差异。对第1次漂白之前和最后一次漂白之后的颜色变化进行了测量。使用单向方差分析和Tukey检验(P<0.01)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2,第3和第4次漂白前后色差值△E×ab的变化小于6.0,第1次漂白前后过氧化氢添加组和二氧化钛添加组大于6.0。结论:对于TION漂白系统,添加过氧化氢使得漂白效果得到少许提高,而添加二氧化钛漂白效果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
鲁灵吉川一志山本一世罗傲翔吴补领
关键词:牙齿漂白过氧化氢二氧化钛
微创根管治疗术被引量:13
2017年
微创根管治疗术是指在根管治疗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多地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控制根管感染,治愈牙髓根尖周病。在过去的15年,微创概念在牙体牙髓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快速传播与发展,让根管治疗过程更安全、更精确、更高效。微创根管治疗术非常依赖于各种治疗器械与设备的发展,术前需要三维影像设备辅助诊断,术中全程需在根管显微镜或小型放大镜的视野下,配合超声根管荡洗技术、新型根管预备器械、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等来完成整个根管治疗。微创根管治疗是现代根管治疗术中重要的治疗理念,它将重新定义成功根管治疗的标准。本文根据根管治疗中的主要步骤,对完成微创根管治疗包含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吴补领陈明
关键词:牙髓病学微创根管治疗术手术显微镜
3D培养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悬滴法3D培养和2D贴壁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改良酶消化组织块法分离培养PDLSCs,分别行2D贴壁培养及3D培养(3D培养按不同细胞接种数分为2.5×104,5×104及1×1053组),培养96 h后分别用Live/Dead染色法分析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然后对2D、3D培养的PDLSCs进行矿化诱导,茜素红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情况以及矿化相关基因ALP和OP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D培养的PDLSCs可形成致密的细胞聚合物,2.5×104组PDLSCs细胞聚合物中心未见坏死现象,5×104组和1×105组则有较为明显坏死现象;3D和2D培养的PDLSCs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茜素红染色和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3D培养的PDLSCs形成矿化结节的数量及其矿化相关基因ALP OPN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2D培养的细胞(P<0.05)。结论:3D悬滴培养法是一种理想的PDLSCs培养方法。
罗傲翔吴补领侯晋吴靖漪胡娇李心竹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
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及牙髓血运重建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及去髓后血运重建模型。方法:20只小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行牙髓摘除术后进行牙髓血运重建处理;右侧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开放形成实验性根尖周炎;另取10只小鼠未处理磨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3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q RT-PCR分析。结果:牙髓血运重建组表现为根管腔缩窄,根尖部膨大,管腔内有血管化的新生组织长入,根尖部有骨样和软骨样组织沉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尖周炎组可观察到根尖周骨质破坏,根管内含大量坏死物质,根尖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IL-1β、IL-6、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及去髓后血运重建模型。
陈佳婧吴补领徐稳安陈秋月吕婉瑜易思屈茜吕晓琳
关键词:小鼠根尖周炎
不同低氧浓度对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是目前口腔医学领域在临床上除龋病外较为常见的疾病,牙髓受损后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学特征难以自行恢复。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针对这类患牙的治疗方式,是在无菌的前提下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患牙失去牙髓组织后...
宋词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
文献传递
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与自体骨骨修复能力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大鼠头盖骨骨缺损能力。方法:选用8周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自体骨组(n=12)、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组(n=12)与空白组(n=4)。自体骨组和材料组于术后4、6、8周3个时间点各处死大鼠4只;空白组大鼠在8周全部处死。分别进行mirco-CT扫描分析,HE、TRAP和ALP染色,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效果。结果:8周时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物和自体骨的骨体积分数分别为(69.7±3.95)%和(42.475±4.38)%(P<0.05);随着时间延长,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逐渐被吸收,同时骨缺损亦逐渐修复;自体骨缺损部在6周后出现大量破骨细胞,大面积移植骨与新生骨被吸收,而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骨缺损中较少发现破骨细胞。结论: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具有较好骨缺损修复能力,且材料易于吸收。
李佩祺吴补领高杰方一如松本尚之桥本典也廖文
关键词:自体骨
低氧预处理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表达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低氧预处理对人牙髓干细胞(h DPSCs)增殖及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h DPSCs,按常氧组(210 m L/L O2)和低氧组(30 m L/L O2)分别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MTT检测细胞增殖;Live/Dead染色检测细胞活性;q RT-PCR和ELISA检测VEGF的表达量。结果:h DPSCs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90表达为强阳性,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45及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表达均为阴性;低氧组与常氧组均未发生细胞坏死现象;低氧组h DPSCs增殖能力和h DPSCs的VEGFm 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同时低氧组h DPSCs培养上清中VEGF的浓度也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两组h DPSCs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m RNA表达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低氧预处理对SDF-1 m 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对h DPSCs的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并且可显著促进h DPSCs的增殖及VEGF的表达。
刘庆娜吴补领陈婷陈秋月赖玲芝
关键词:人牙髓干细胞低氧预处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新型镍钛机动器械预备椭圆形根管牙本质微裂比较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3种新型镍钛机动器械预备椭圆形根管后牙根牙本质微裂情况,比较不同根管预备器械对根管预备后牙根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65个具有椭圆形单根管的下颌前牙,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n=20)和对照组(n=5),试验组分别用自调节锉(SAF)、ProTaper Universal和ProTaper Next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不进行根管预备。离根尖3、6、9mm处横断牙根,体视显微镜下评估牙本质微裂情况。结果ProTaper Universal组根折发生率高于ProTaper Next组和SAF组(P<0.05)。ProTaper Next组和SAF组的牙根折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镍钛器械ProTaper Next和SAF根管预备后牙本质微裂形成少,能降低根管治疗后牙根折裂风险。
伍婉翠吴补领陈广盛
关键词:牙根牙本质根管预备
血管内皮祖细胞对3D牙髓干细胞的成牙本质向分化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对3D培养的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的成牙本质向分化的影响,为DPSCs运用于牙...
陈婷侯晋陈明李心竹吴补领
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牙髓干细胞共培养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