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382)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6
相关作者:陈东风王军熊吉王斌魏艳玲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脂肪
  • 15篇脂肪性
  • 15篇酒精
  • 15篇酒精性
  • 14篇非酒精性
  • 13篇非酒精性脂肪
  • 13篇非酒精性脂肪...
  • 13篇非酒精性脂肪...
  • 12篇肝病
  • 11篇脂肪性肝病
  • 10篇酒精性脂肪性...
  • 9篇细胞
  • 9篇非酒精性脂肪...
  • 8篇应激
  • 8篇内质网
  • 7篇内质网应激
  • 6篇蛋白
  • 6篇肝细胞
  • 5篇脂肪变
  • 5篇脂肪变性

机构

  • 2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作者

  • 22篇陈东风
  • 10篇王军
  • 9篇王斌
  • 9篇熊吉
  • 7篇魏艳玲
  • 6篇陈潇迪
  • 5篇王涛
  • 5篇李青
  • 4篇樊丽琳
  • 4篇赖姝婕
  • 3篇牟歌
  • 3篇颜綦先
  • 3篇陶林
  • 3篇李砚
  • 3篇冯吉
  • 2篇孙文静
  • 2篇雷增杰
  • 2篇王春华
  • 2篇刘琴
  • 2篇王晓敏

传媒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重庆医学
  • 2篇肝脏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CWCC1蛋白在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ZCWCC1蛋白在人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中加用500μmol/L的油酸处理L02肝细胞,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体外模型,采用油红染色评价脂质蓄积程度,采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ZCWCC1蛋白在L02肝细胞脂肪变性时的表达改变,以Western blot对其进行半定量评价,并使用赖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thylmaleimide,NEM)及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ZCWCC1蛋白表达变化的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油红染色及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测定证明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体外模型成功建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ZCWCC1蛋白主要定位在胞核内,其荧光信号随油酸诱导时间延长而减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ZCWCC1表达水平也随油酸诱导时间延长(0、3、6、12、24、48 h)而降低[(56 283±303)、(56 753±539)、(55 561±996)、(56 257±326)、(48 339±712)、(43 022±2 198),P<0.01]。NEM处理可使ZCWCC1降解增加,MG132处理可逆转ZCWCC1在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下降趋势。结论 ZCWCC1蛋白在L02肝细胞的脂肪变性过程中表达下降,可能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有关。
王涛雷增杰王斌李青王春华熊吉赖姝婕刘琴陈东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变性L02肝细胞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013年
近年来,由于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可影响物质代谢途径中的许多环节,故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和影响作一综述。
王涛陈东风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过表达MORC2通过下调p53含量抑制L02肝细胞脂肪变性
2015年
目的研究过表达MORC2对人L02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在L02肝细胞中过表达MORC2,q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过表达效果后,对L02肝细胞进行脂肪变性诱导,测定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并比较过表达前后L02肝细胞的脂肪蓄积程度;利用芯片技术对过表达MORC2前后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与Pathway分析,筛选过表达MORC2时发生变化的通路并选择对脂代谢有调控作用的p53进行研究;Western blot检测在L02肝细胞脂肪变性诱导时过表达MORC2对p53蛋白含量的影响;在过表达MORC2的基础上对L02肝细胞过表达p53,q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p53过表达效果后,通过TG测定观察过表达p53对过表达MORC2改变的L02肝细胞脂肪蓄积程度产生的影响。结果 qRT-PCR及Western blot证明过表达MORC2成功;过表达MORC2的L02肝细胞在脂肪变性诱导后TG含量较MORC2正常表达的L02肝细胞明显降低(P<0.01);基因表达谱芯片及Pathway分析显示脂代谢调控相关的p53通路在过表达MORC2后发生变化;Western blot显示过表达MORC2后,L02肝细胞中p53蛋白水平在脂肪变性诱导前后均降低;q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p53过表达成功,且过表达p53可部分解除MORC2对L02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缓解作用。结论过表达MORC2可通过下调p53从而缓解肝细胞脂肪变性。
王涛雷增杰王斌李青王春华刘琴魏艳玲王军陈东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变性L02肝细胞P53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途径在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及其介导的凋亡途径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酒精混合液喂养);模型组又分为4、8、12、16周4个时相点(各8只);采集标本后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对肝脏脂肪变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及肝组织中GRP78、SREBP1-c、Caspase-3蛋白表达及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8周时肝组织中GRP78、SREBP1-c、Caspase-3蛋白表达开始升高,于16周时达最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GRP78、SREBP1-c、Caspase-3等相关调控因子介导的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反应途径参与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并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
陈潇迪王军熊吉牟歌陶林王斌陈东风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GRP78
NASH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3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指肝脏兼具脂肪变性及炎症/纤维化的生化和组织学改变,而非酒精引起的肝病。它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病因。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进一步诱发炎症反应、变性坏死及肝纤维化的"二次打击"学说是目前关于NASH发病机制广为接受的理论。近年来,许多新的研究发现免疫学机制在NASH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在NASH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与Toll样受体(TLR)、核苷酸寡聚结合域(NOD)样受体(NLR)和自然杀伤T(NKT)细胞有关的研究现状。
魏艳玲陈东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免疫学
化疗药物所致肝损伤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点,为有效降低DILI发病率,减少病死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版《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128例化疗药物所致DILI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化疗药物种类,出现DILI的时间、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共128例,男性46例(30.51%),女性82例(69.49%),其中最小年龄24.0岁,最大82.0岁,平均(53.2±5.4)岁。使用化疗药物到发生肝损伤时间从2.0~30.0 d,平均(16.3±2.4)d。引起DILI的化疗药物主要有紫杉醇、铂类、环磷酰胺、阿霉素等,联合使用化疗药物可增加肝损伤的发生率及程度。本组患者中DILI的程度:1级(轻度肝损伤)74例(57.81%),2级(中度肝损伤)44例(34.38%),3级(重度肝损伤)8例(6.25%),4级(肝衰竭)1例(0.78%),5级(死亡)1例(0.78%)。治疗方式根据2007年版《急性药物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1级肝损伤患者继续使用化疗药物,同时应用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2级肝损伤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3级肝损伤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丁二磺腺苷蛋酸注射液静脉滴注,必要时使用激素及血浆置换。4级、5级除患者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外,适时给予激素及血浆置换。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治愈117例(91.40%),死亡1例(0.78%),慢性化发展为肝硬化2例(1.50%),放弃治疗8例(6.25%)。结论化疗药物所致DILI并不少见,接受化疗的患者常规监测肝功能,及时发现DILI并积极有效处理,绝大多数化疗所致DILI可治愈且预后良好。
金明贵刘凯军文良志王斌孙文静崔红莉陈东风颜綦先
关键词:化疗药物药物性肝损伤
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在NAFLD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网膜脂肪、皮下脂肪中巨噬细胞数量及不同表型,以及其与NAFLD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4~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住院的NAFLD伴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27例(NAFLD组),以及同期单纯性胆囊结石但排除NAFLD及其他一切肝病的肝功能正常的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28例(非NAFLD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腹围、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游离脂肪酸(FFA)进行比较。使用CD68标记巨噬细胞、CD11C标记M1亚群巨噬细胞,CD206标记M2亚群巨噬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网膜脂肪组织、皮下脂肪组织的巨噬细胞及M1亚群,M2亚群数量。结果 NAFLD组和非NAFLD组的年龄、性别、腹围、血糖、ALT、AST、总胆红素(TB)、F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胰岛素、HOMA指数、TG在NAFLD组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AFLD组中,网膜脂肪M1亚群、皮下的脂肪M1亚群及M2亚群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高,与非NAF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者与NAFLD活动度积分(NAS)评分呈正相关(r=0.465、r=0.657、r=0.496,P<0.05)。其中网膜及皮下均以M1亚群巨噬细胞增高明显(P<0.01)。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的M1/M2在NAFLD组中较非NAFLD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NAS评分相关不显著(r=0.168、r=0.242,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紊乱,网膜脂肪及皮下脂肪中的巨噬细胞数量及其表型转换可能参与了NAFLD的疾病进展。
邵小娟王晓敏王斌熊吉李青陈东风
关键词:巨噬细胞表型转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脏再生过程中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肝干细胞属于专能干细胞,为肝内胆管系统源性具有多分化潜的细胞群。肝干细胞既可以向肝细胞分化,又可以向胆管细胞分化,是肝脏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自体肝干细胞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故肝脏干细胞移植理论上可以成为终末期肝病细胞治疗的理想来源,有效解决肝脏供体严重缺乏的临床现状。本文就肝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脏损伤再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综述如下。
张霹雲王军陈东风
关键词:再生过程肝干细胞移植胆管系统肝细胞分化终末期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现状与未来被引量:6
2013年
我国多个地区的肝硬化病因分析发现,隐源性肝硬化的比例达到2.86%~4.07%,但是否为NASH所致,并未进行深入调查。因此,NASH的诊断和治疗是防止NAFLD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重中之重。
陈东风熊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沉默PKCδ表达对L02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δ亚型(protein kinase Cδ,PKCδ)与肝细胞脂肪变性、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混合脂肪酸构建人正常肝细胞L02脂肪变性模型,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G)试剂盒检测细胞脂变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KCδ、Bip、XBP-1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通过siRNA瞬时转染技术沉默PKCδ在L02细胞中的表达后观察上述指标表达变化。结果油酸和棕榈酸酯2∶1混合比例能够成功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与对照组单个细胞脂变面积(14.47±9.28)和TG含量(2.30±0.62)μg/mg相比,脂肪酸16 h组脂变面积(333.06±42.36)和TG含量(30.86±6.24)μg/mg均显著增加(P<0.05)。脂肪酸组肝细胞PKCδ、Bip、XBP-1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具有时间依赖性。在相同脂肪酸诱导液处理的条件下,PKCδsiRNA转染组细胞脂变程度(30.92±1.29)%较对照组(55.32±6.58)%明显减轻(P<0.05),且PKCδsiRNA转染组Bip、XBP-1s的表达较对照siRNA转染组明显降低。结论 PKCδ在NASH形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沉默PKCδ能够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
赖姝婕王军王斌魏艳玲熊吉李青李砚樊丽琳陈东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蛋白激酶C肝细胞脂肪变性内质网应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