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163 被引量:1,742H指数:22
相关作者:赵景波杨银科杜娟刘禹岳应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天文地球
  • 34篇农业科学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经济管理
  • 8篇水利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土壤
  • 28篇气候
  • 19篇灾害
  • 12篇含水量
  • 10篇土壤干层
  • 10篇气温
  • 9篇植被
  • 9篇水分
  • 9篇气候变化
  • 9篇清代
  • 9篇降水
  • 8篇树轮
  • 8篇土壤水
  • 8篇黄土
  • 8篇降水量
  • 8篇古气候
  • 7篇水分平衡
  • 7篇同位素
  • 7篇涝灾
  • 7篇旱灾

机构

  • 104篇中国科学院
  • 9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6篇长安大学
  • 11篇西北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山西师范大学
  • 6篇教育部
  • 4篇阜阳师范学院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西安地质矿产...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国家测绘局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作者

  • 92篇赵景波
  • 17篇杨银科
  • 12篇杜娟
  • 8篇刘禹
  • 8篇岳应利
  • 7篇邵天杰
  • 7篇郑国璋
  • 7篇李志忠
  • 7篇岳乐平
  • 6篇李瑜琴
  • 6篇王文科
  • 6篇王长燕
  • 6篇蔡秋芳
  • 6篇鹿化煜
  • 6篇罗小庆
  • 6篇顾静
  • 6篇靳建辉
  • 5篇安芷生
  • 5篇马延东
  • 5篇张小曳

传媒

  • 13篇干旱区资源与...
  • 11篇中国沙漠
  • 9篇第四纪研究
  • 7篇沉积学报
  • 6篇干旱区研究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山西师范大学...
  • 4篇水电能源科学
  • 4篇干旱区地理
  • 4篇盐湖研究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地理科学
  • 3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1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9篇2012
  • 12篇2011
  • 13篇2010
  • 20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14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代济南市洪涝灾害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清代济南洪涝灾害的时间特征、灾害的等级序列和灾害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清代268年间济南市共发生洪涝灾害110次,其中轻度涝灾41次,中度涝灾60次,大涝灾6次,特大涝灾3次;清代济南地区洪涝灾害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1644—1709年)和第3阶段(1780—1839年)为涝灾少发期,第2阶段(1710—1779年)和第4阶段(1840—1919年)为涝灾多发期;而且从早期到晚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洪涝灾害的成灾强度也呈现增强趋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年降水量明显增加,是该地区清代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合理改造和不科学的利用方式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及成灾程度.
张霞赵景波
关键词:洪涝灾害清代
西安高陵近代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被引量:9
2006年
根据高陵渭河河漫滩沉积剖面中105个样品的颗粒与有机质分析,Hg与CaCO3含量测定和史书记载的年代资料,研究了西安高陵渭河距今约120a来河漫滩沉积指示的洪水变化。结果表明,高陵渭河约120a来至少发生了16次大洪水,洪水规模存在一定差别,各次洪水一般代表了当年降水量的明显增加;高陵渭河河漫滩沉积中有机碳浓度、金属汞的含量、CaCO3含量变化显著,它们与颗粒大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沉积物粒度越细,其有机碳和重金属汞的含量越高,CaCO3含量越少。有机碳和重金属汞的含量变化能够间接指示洪水动力强弱变化和短暂降水量增加。汞含量变化表明,渭河汞污染发生时间相当晚。
赵景波蔡晓薇王长燕董雯
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岩石磁学空间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查明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岩石磁学空间特征,对取自黄土高原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4个末次冰期以来黄土剖面的全新世古土壤(S_0)和马兰黄土(L_1)样品进行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各剖面样品中磁性矿物均以磁铁矿为主,不同程度的含有磁赤铁矿和赤铁矿。S_0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含量高,磁晶粒度相对更细,高矫顽力矿物比例少;L_1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含量减少,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如赤铁矿)含量相对增多,磁晶粒度更接近于多畴(MD)。空间上,黄土高原磁赤铁矿的含量由西北向东南增加,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由西北向东南减少,磁性矿物的平均粒径由西北向东南减小。磁化率增强受气候因素和源区输入物质的双重控制,磁化率的增强程度有西北向东南增加。
强小科孙玉芳陈艇高新勃赵辉徐新文
关键词:黄土高原岩石磁学
关中平原420-350kaBP的古土壤与环境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对关中平原双竹村剖面、寇家坡剖面以及蓝田田家坡剖面、三官庙剖面、长安四府村剖面和宝鸡马家塬剖面黄土沉积中第4层古土壤的分析,发现西安、长安、蓝田和宝鸡中更新世中期发育的第4层古土壤已转变成为风化壳,厚度变化在3.5~3.7 m之间.它由4层组成,最上部的第1层是发育好的红棕色粘化层(Bts),第2层是具有铁质胶膜的风化淋滤黄土层(Cs),第3层是不含铁质胶膜的风化淋滤黄土层(C1),第4层是CaCO3结核层(Ck).对风化剖面中CaCO3含量、pH值、黏土含量,元素Sr、Fe2O3和A12O3分析,表明该风化剖面受到了较强烈的风化淋溶和黏土化作用,并指示当时的风化淋滤深度明显超出了土壤粘化层的厚度.粘化层中黏土胶膜具亚热带土壤胶膜特征,具超微晶粒结构,由新生的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微晶粒构成,明显定向排列,这是其具有光性的原因.风化壳型古土壤的发育表明,在距今42-35万年前后,黄土高原东南部盛行亚热带气候.这一古土壤剖面构型为Bts-Cs-Cl-Ck-C,它发育时的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分别约为16 ℃和1000 mm,比现代关中平原高约3℃和400 mm.
赵景波
关键词:关中平原古土壤风化剖面古气候
西安南郊不同人工植被下土壤CO_2浓度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利用红外CO2监测仪对西安南郊不同植被、不同深度条件下的土壤CO2浓度进行了多次昼夜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从早8:00到次日早8:00,土壤CO2浓度具有从低到高再到低的昼夜变化规律,这种变化特点与昼夜温度变化基本一致,但两者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同步;土壤CO2浓度从总体来看是白天和夜间很接近;松树林下的土壤CO2浓度大于草地土壤CO2浓度,草地土壤CO2浓度大于竹林下的土壤CO2浓度。
李艳花赵景波
关键词:土壤CO2植被
武威地区清代-民国时期干旱灾害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利用统计分析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对武威地区清代-民国时期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特征、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周期变化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威地区清代-民国时期共发生旱灾70次,平均每4.4年发生1次。干旱灾害以中度旱灾为主,占旱灾总次数的60%,其次是大旱灾,占旱灾总次数的20%,轻度旱灾和特大旱灾发生频率较低,各占旱灾总次数的14.3%和5.7%。清代-民国时期武威地区干旱灾害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旱灾在季节上以夏旱次数最多,其次为夏秋连旱。旱灾存在5~8a周期、8~10a周期、15a周期、20~25a周期、50a周期。清代-民国时期旱灾的发生是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爱芳赵景波
关键词:干旱灾害
陕西省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总产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对1978年以来陕西省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的变化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耕地资源数量呈持续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次为建设用地、灾毁等;粮食总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粮食总量年变化率与粮食播种面积年变化率、耕地面积减少量和因其导致的粮食减产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说明耕地面积的减少直接导致粮食产量的减少,耕地资源数量是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
马莉赵景波张掌权李美娟
关键词:耕地数量粮食产量变化粮食安全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近60年极端气温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用1955~2013年哈尔滨市、尚志市(县)和通河县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法、距平及累积距平法、Morlet复数小波、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11个常用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夏、秋、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升温极为显著,春季气温以0.60℃/10a的速度显著下降;年均气温、年均最低温、年均最高温均有所增加,年均最低气温升幅最大。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夏日日数、热夜日数、暖夜日数和暖日日数6个指标呈上升趋势变化;结冰日数、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日日数及气温年较差5个指数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及变化率较大的暖夜日数,均有28~30 a的第一主周期和17~18 a的第二主周期,冷夜主要有3、6和8 a的短周期。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高载荷的指数暖夜、冷夜和暖日这些相对指数的变化是哈尔滨极端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相关关系矩阵表明,相对指数间的相关性极为显著;各暖指标、各冷指标间呈正相关,暖指标和冷指标间呈负相关。Mann-Kendall检验得知,冰日、冷夜和冷日三个冷指标的突变发生在20世纪70s、80s,其他指标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990~1999年间。总之,哈尔滨平均气温以0.32℃/10a的速率增加,升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升温值0.26℃/10a,研究结果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刘丹赵景波
关键词:极端气温
咸阳附近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动态与水分平衡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样品采集和水分测定,对咸阳庞西村和庞南村10龄、12龄、15龄、17龄苹果林地下0-6 m深度范围土壤含水量及其水分恢复、水分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4种中龄苹果林下约4.1-6 m土层发育了轻度干层,2.1-4 m土层没有干层发育。该区2007年土壤含水量分布深度变化和干层分布深度均具有反常特点。资料表明苹果林地干层恢复的降水量是700 mm左右,也表明这样的降水条件已能满足人工林正常生长需要,而过去确定800 mm年降水量才能发育森林的标准明显偏高。从2002到2007年,随着该区年降水量从约400 mm到800 mm再到500 mm再到700 mm的变化,土壤水分平衡呈现由负到正再到负再到正的变化,土壤干层呈现从有到无再到有再到无的变化。
顾静赵景波周杰杜娟
关键词:苹果林地土壤含水量土壤干层水分平衡
新疆阿勒泰地区近50年来极端气温与降水变化被引量:12
2011年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六个气象代表站点1961~2008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近50年来阿勒泰地区的极端气温与极端降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近50年以来极端最高与最低气温、月与年最大日降水量、年降水强度、冬与夏季降水强度及大雨和暴雨和热月都呈上升的趋势,冷月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平均极端最低气温60年代最低,80年代开始上升,近10年(1999~2008年)较60年代上升了3.34℃。大雨和暴雨月集中出现在最近10年。冬季降水强度的上升较明显,降水日数60年代最少,近10年(1999~2008年)间的最多。气温和降水量都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阶梯型增长趋势。这说明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量的上升对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上升贡献较大,同样可以证明气候趋于极端化。
古丽扎提.哈布肯赵景波
关键词:最大日降水量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