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062204)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凡王正良夏晶晶柴陆军韩春春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中国石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田
  • 2篇原油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油藏
  • 1篇原油采收率
  • 1篇原油降解
  • 1篇生化
  • 1篇生化特征
  • 1篇生物表面活性...
  • 1篇生物采油
  • 1篇提高原油采收...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研究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采油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微生物提高原...
  • 1篇本源

机构

  • 2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王正良
  • 2篇张凡
  • 1篇佘跃惠
  • 1篇舒福昌
  • 1篇苏超
  • 1篇韩春春
  • 1篇柴陆军
  • 1篇夏晶晶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油田化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庆油田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长庆油田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为实施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长庆油田延9油藏三口不同油井(柳28-46、柳28-47和柳27-45)的油水样品建立16S rDNA克隆文库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柳28-46、柳28-47和柳27-45油井样品的微生物基因克隆文库,其分类操作单元(OUT)数分别为21、20和20个;序列分析比对表明,3口井的共同的优势微生物菌群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分别占各文库的32.8%、32%和42.9%,它是最常见最主要的采油功能菌之一。此外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细菌也处于优势地位,它们是原油开采中的有害菌。结论: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和其潜在功能的分析为开展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韩春春佘跃惠张凡柴陆军苏超王正良舒福昌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低渗透油藏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驱油本源菌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从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中分离培养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本源菌,并对其代谢特性,生化特征和原油降解降黏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本源菌XDS1,XDS2和XDS3,均为短杆状,属芽孢杆菌类;培养试验表明3株菌发酵液排油圈大于4.5 cm、表面张力30 mN/m左右。这3株菌在45℃较优条件下培养,6小时即达到高峰期;3株菌对大庆5个原油样的降解率均达50%以上,最高达84%,三株菌按体积比1∶1∶1的混合菌XDS123降解率高达90%。3株菌中,XDS3作用于307号原油后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到25.3 mN/m,XDS1作用后的306号原油黏度降低23.6%,发酵液pH值均小于7,说明产出了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3株菌及代谢物与307号大庆原油协同作用后乳化较好,表现出较好的驱油应用潜力。
佘跃惠夏晶晶黄金凤王正良张凡王文军王洪志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生物表面活性剂生化特征原油降解大庆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