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LJQ2011082)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曲秀娟刘云鹏赵明芳王妍张敬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鞍山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3篇胃癌细胞
  • 3篇细胞
  • 3篇癌细胞
  • 2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凋亡
  • 1篇调节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蛋白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伊立替康
  • 1篇预后
  • 1篇人胃癌
  • 1篇人胃癌细胞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鞍山市第四医...

作者

  • 5篇刘云鹏
  • 5篇曲秀娟
  • 2篇徐玲
  • 2篇杨向红
  • 2篇侯科佐
  • 2篇李智
  • 2篇张晔
  • 2篇赵明芳
  • 2篇滕月娥
  • 2篇张敬东
  • 2篇王妍
  • 1篇金波
  • 1篇张凌云
  • 1篇郑爽
  • 1篇刘静
  • 1篇陈颖
  • 1篇罗旭
  • 1篇王瑾
  • 1篇郭晓玉
  • 1篇汪茜

传媒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通过整合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得出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Pub Med数据库及手工搜索相关文献,制定文章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章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章进行分析,UGT1A1*6突变型较野生型发生粒细胞缺乏的风险率显著提高(OR=2.37,95%CI 1.58~3.55,P=0.001),其中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较野生型粒细胞缺乏发生风险率高,纯合突变型(OR=5.09,95%CI2.74~9.45,P〈0.001)较杂合突变型(OR=2.07,95%CI 1.37~3.13,P=0.001)风险率更高;而在腹泻方面,UGT1A1*6突变型较野生型发生腹泻的风险率高(OR=1.48,95%CI 0.86~2.55,P=0.153),但无统计学差异,而其中纯合突变型腹泻发生风险率显著增高(OR=3.51,95%CI 1.33~9.25,P=0.011),杂合突变型(OR=1.22,95%CI 0.68~2.22,P=0.503)腹泻发生风险率增高,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GT1A1*6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伊立替康的毒性,尤其是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
郭晓玉李智曲秀娟刘云鹏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伊立替康毒性META分析
β-榄香烯联合紫杉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联合β-榄香烯和紫杉醇对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β-榄香烯和紫杉醇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记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单药β-榄香烯作用SGC7901细胞24、48和72小时的IC50值分别为(52.56±6.26)、(28.69±2.36)和(13.33±0.64)μg/ml。单药紫杉醇作用24、48和72小时的IC50值为(7.23±1.98)、(1.72±0.76)和(0.22±0.19)μg/ml。选用低浓度药物(10μg/ml的β-榄香烯和2μg/ml的紫杉醇)联合处理SGC7901细胞24小时,与相应浓度β-榄香烯、紫杉醇单药组相比,两药联合组对SGC7901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强(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β-榄香烯和紫杉醇联合后,诱导了PARP裂解以及显著下调了Bcl-2与Bax的比值。结论:β-榄香烯和紫杉醇联合用药后,可能通过下调Bcl-2与Bax的比值诱导PARP裂解,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张晔赵明芳曲秀娟刘云鹏杨向红滕月娥张敬东
关键词:Β-榄香烯紫杉醇凋亡胃癌
MAPK/ERK通路影响人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MAPK/ERK通路对人胃癌细胞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奥沙利铂对人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MAPK/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上述两种细胞后,测定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p-ERK、ERK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π,GST-π)蛋白表达。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g/L-100mg/L奥沙利铂分别作用BGC823和SGC7901细胞,48h的IC50分别为24.26mg/L和18.44 mg/L;20μmol/L的PD98059预处理BGC823和SGC7901细胞,再加入奥沙利铂继续培养48h,IC50分别降至12.42mg/L和7.97mg/L,表明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显著提高。进一步检测发现PD98059处理BGC823和SGC7901细胞24h后,p-ER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GST-π蛋白亦显著下调。结论:PD98059通过抑制MAPK/ERK通路,下调GST-π蛋白表达,显著提高人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
张晔徐玲刘云鹏曲秀娟杨向红侯科佐滕月娥张敬东
关键词:胃癌奥沙利铂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一线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及化疗疗效的预测意义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84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20.0软件对一线化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与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疗疗效及生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疾病进展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20.17±22.54)和(97.17±21.67)g/L(P=0.017),有内脏转移的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15.66±19.05)和(109.11±17.73)g/L(P=0.012),有肝脏转移的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16.40±17.57)和(110.13±17.64)g/L(P=0.015)。未见血红蛋白变化与患者年龄、ECOG评分、病理分型、病灶位置和有无腹膜转移等因素相关。生存分析显示化疗前贫血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红蛋白降低与化疗疗效有关,化疗后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较差的疗效。化疗前无贫血的胃癌患者显示出较好的预后。
王妍刘云鹏曲秀娟赵明芳金波郑爽罗旭王瑾陈颖李馨
关键词:血红蛋白晚期胃癌预后
RANKL通过激活Akt及ERK介导胃癌细胞迁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能否诱导胃癌细胞迁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BGC823胃癌细胞中RANK的表达;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的变化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BGC823胃癌细胞中有RANK表达。Transwell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ANKL能够通过活化Akt和ERK诱导BGC823细胞迁移。RANKL诱导的胃癌细胞迁移可被骨保护素、PI3K抑制剂LY294002以及MEK抑制剂PD98059逆转。结论 RANKL可通过激活PI3K及MEK通路诱导胃癌细胞迁移。
王妍刘云鹏曲秀娟徐玲张凌云李智侯科佐汪茜刘静
关键词:胃癌细胞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