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786006)

作品数:2 被引量:6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华芹蔡红屈文俊梅玉萍杜国民更多>>
相关机构: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定年
  • 1篇岩体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定年
  • 1篇锆石
  • 1篇锆石SHRI...
  • 1篇两棵树
  • 1篇南缘
  • 1篇花岗岩
  • 1篇基性
  • 1篇基性-超基性...
  • 1篇基性岩
  • 1篇基性岩体
  • 1篇二长花岗岩
  • 1篇阿尔泰南缘
  • 1篇RE-OS同...
  • 1篇RE-OS同...
  • 1篇SHRIMP

机构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作者

  • 1篇吕书君
  • 1篇杨富全
  • 1篇柴凤梅
  • 1篇张志欣
  • 1篇杜国民
  • 1篇梅玉萍
  • 1篇屈文俊
  • 1篇耿新霞
  • 1篇蔡红
  • 1篇刘锋
  • 1篇李华芹
  • 1篇姜丽萍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疆阿尔泰两棵树铁矿区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定年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3
2011年
新疆阿尔泰两棵树铁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克朗盆地,产于花岗岩体与地层接触带的伟晶岩脉中。应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该矿区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376.7±1.3)M a,属中泥盆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同时该年龄限定两棵树铁矿床为中泥盆世晚期成矿。它与同时代的花岗岩有相同的构造背景,即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姜丽萍柴凤梅杨富全刘锋张志欣耿新霞吕书君
关键词:LA-ICP-MS二长花岗岩阿尔泰南缘
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10号岩体SHRIMP U-Pb和矿石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意义被引量:51
2009年
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10号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前人根据岩体侵位地层的时代,间接推断出该岩体形成年龄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文章对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的10号岩体辉长岩和浸染状矿石分别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Re-Os定年和Sr-Nd同位素示踪研究,获得岩体的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信息比较分散,其表面年龄信息从古生代—新元古代—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均有显示,揭示了新疆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所获得的主体锆石的年龄为(289±13)Ma(95%可信度),与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的地质事实相吻合,可能代表了岩体形成的时间,而年龄信息(2559~2589Ma)暗示了北山地区可能存在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的结晶基底。获得浸染状铜镍硫化物矿石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413±20)Ma(95%可信度),该年龄不仅大于含矿超基性岩体(289Ma)的形成时代,而且也老于岩体所侵入的下石炭统红柳园组的地层时代,显然与宏观的地质证据相悖。Sr-Nd和Os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坡北岩带在约280Ma前成岩成矿时,岩浆在从地幔源区侵入到地壳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混染,致使浸染状矿石的Re-Os同位素体系呈二元混合体系,因此浸染状矿石Re-Os同位素体系确定的等时线疑为假等时线,其年龄不能代表矿床形成时代或不具有确切的地质意义。铜镍矿化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岩体的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又为岩浆熔离型矿床,表明坡北10号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岩成矿时间应发生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期间,是后碰撞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上侵的产物。
李华芹梅玉萍屈文俊蔡红杜国民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RE-OS同位素定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